個人普法心得體會200字;普法 心得
平安
以普法手記的隨筆形式
將普法過程中的
所思、所感、所悟
落筆成行、分享于眾
講普法中見聞
講好法治故事
在微言之間彰顯法治大義
弘揚法治精神
讓我們一同走進
我身邊的法治故事
……
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
他們不是學生
卻時常要上課
他們不是員工
卻定期要報告個人情況
他們也在服刑
只是不在監所
他們是“社區矯正對象”
他們曾是法律的破壞者
如今
他們恪守“高壓線”
主動學習法律
帶頭遵守法律
用心宣傳法律
成為普法戰線上活生生的“宣傳冊”
Part1 抗拒與轉變
經過七個小時的車程,葛姐揉揉腰桿,窗外雨聲淅瀝,霧氣蒸騰,車轱轆在黃泥巴里深一腳淺一腳蹣跚著,不遠處,一座小鎮在雨中漸漸清晰。
作為普法隊的一員,葛姐足跡遍布景谷縣6鎮4村,她今天和司法所的同志一起到威遠社區,參加社區矯正對象集中教育學習活動。
“吳某,今天要開展社區矯正集中教育學習活動,請你按時參加。”“我們家今天殺豬,親戚朋友太多,沒法參加今天的集中學習了。”
起初,“不知道、認不得”成為他面對司法所的常用話術,“不參加、不接受”是他的日常做法。
這樣的場景在司法所監管社區矯正對象的過程中時有發生,他們有的因年齡較小,存有叛逆心理,對司法所的監管要求置若罔聞;有的因常年混跡社會,性情狡猾,經常和司法所玩“貓和老鼠”的游戲。據調查,幾乎所有社區矯正對象在剛開始進行社區矯正時,都會存有一定的戒備心理或僥幸心理,他們為了逃避監管,會出現撒謊、故意抵抗等行為。而歸根到底,是不信法不懂法,才會不守法不遵法。
面對他們
專項普法正當其時
專項普法隊依托司法所每月開展的社區矯正對象集中教育學習活動,每日走訪入戶兩家,通過談心談話等方式對他們開展“輪番式”“入腦式”的普法,并為他們提供技能培訓,穩定其經濟來源,他們的觀念慢慢得以轉變。
普法點上,小吳一邊發放普法宣傳手冊,一邊對葛姐說:
“剛開始我產生了恢復自由生活的錯覺,于是開始放縱自己,有了一種‘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還不是照樣和正常人一樣’的錯誤觀念,不想服從司法所的管理。直到你們對我開展了多輪的法治宣傳教育和談心談話,才慢慢意識到實行社區矯正的嚴肅性。我要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將所學的法律知識講給周圍群眾聽,讓他們也能遵紀守法,不要走我的老路。”
Part2以身普法
“司法所所長每次都讓我領讀《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節選內容,在這個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一名‘普法者’,并為之感到自豪。”
社區矯正對象羅某驕傲地說道。
“一次,司法所安排我們到街上發放普法宣傳單,當時我腦子里在想——讓我們去發放普法宣傳單,讓我們向來往群眾普法,誰會接受,誰會聽取?萬一遇到熟人,還不笑掉大牙。于是我開始反感這樣的做法。后來發現,戴上口罩,我們就成為了‘普通人’。我們一家一家地向商家發放法律宣傳手冊,向街上來來往往的群眾宣講法律知識,每當有人接過傳單,聽取宣講,我就感到非常激動,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名‘普法者’,這和別人是一樣的。”
社區矯正對象李某開心地回憶道。
“那天我們發放了幾百份宣傳單,并向來往的群眾認真開展普法宣傳,總之我覺得這樣做很有意義,很有價值。我會向親戚朋友普法,提升自己的價值,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社區矯正對象王某自信地說道。
座談會上,社區矯治對象們神采奕奕。是法律鏈接了人性與制度,溝通了行為和態度,轉化了一批“悟已往之不諫”的人們。
“小羅和小李,打架斗毆;小王,交通肇事。”葛姐看著面前的年輕人們說道,“知錯識錯、認錯改錯。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普法具有特殊性,針對他們的普法行動,不能只是普法,關鍵在幫扶。通過延長普法鏈條,普法前深入了解普法對象的情況和需求,普法時一人一策,普法后時時監測,定期回訪,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就是這樣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本屬于普法“重點對象”,但是在一次次學習法律知識、參與各類社區矯正活動后,主動轉變觀念,化身為普法“宣傳者”,將所學的法律知識傳播給其他群眾,并大聲向社會宣布“我也是普法宣傳者”。
Part3普法永遠在路上
故意傷害、交通肇事、尋釁滋事、危險駕駛,這群曾經因為違反法律而坐在一起的人,在法律的感召下,主動融入社會,重新煥發生機。
“破法者”們
如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
“尊法者”們
穿行在田間阡陌、城市街道,用腳步丈量著祖國邊疆的壯美。他們帶“法”而來,迎風而行,用赤子之心,以自己熹微的光,促成一個家庭、一個鄉村、一座城市的人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只要還有遠離“法”的群眾,普法隊就會孜孜不倦,送“法”上門。
今年以來
省七所充分發揮戒毒機關的職能作用
和行業特點、專業優勢
建設普法工作人才庫
選派業務骨干參與全省專項普法行動
選拔政治過硬、經驗豐富的
場所法律人才和業務骨干
錨定重點人員
堅持分類施策
一人一策、惠及群體
不斷提升幫扶質量和管理質效
為服務全省普法工作大局
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云南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