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會的開場的優美句子、早會分享簡短一句話
我住的小區正對著一個創意產業園,每天清晨7:30左右,總會從產業園那里傳來整齊哄亮的“好,很好,非常好,越好越好”的口號聲。一來二去,才知道原來是一家直銷公司每天開晨會的聲音。
還有一個朋友,經營了一家電器電商公司,他們公司每天早上也會開晨會,主持采用”輪流制“,每月設計一個PK游戲,輸了的人給贏的人擦桌子。他們公司90后小伙子居多,這個方式可謂是一石二鳥,既解決了晨會枯燥問題,又讓辦公室清潔衛生得到保障。
我去企業做輔導的時候,有時候也會特意去看看各部門的晨會情況。有一次,在一個企業的制造中心觀摩晨會,站在最后一排,聽到兩個員工在吐槽:“MD,又在重復昨天的故事,浪費時間”、“一大早的又開罵,我都不想干了” ”又在這里說一大堆廢話,晚上又要加班“。
從各大企業的晨會情況來看,晨會有點讓人“又愛又恨”。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開晨會?晨會效果不明顯,但企業還是一定要召開?
我從實際看過的大約100個中基層管理者開過的晨會,發現一個有趣又無耐的現象,管理者不喜歡晨會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不知道要怎么開。我給大家列舉一下,看你的領導屬于哪一種?
- 文采好,有激情的管理者的晨會通常是“詩歌朗誦型”。
聲調激昂、抑揚頓挫地宣讀今日任務要求和安全提示,讓員工懵圈,不知道此處是何地,今夕是何年。
- 彪悍精干的管理者的晨會通常是“潑婦罵街型”。
眼里盡是問題,將參與晨會的員工挨個兒批評一通之后,散會。讓員工一肚子不服和厭惡。
- 沒激情、優柔寡斷的管理者晨會通常是“完成任務型”。
這類型的管理者開晨會時眼神是不敢與員工直視的,或側仰45度角,或低頭看腳尖,將固定臺詞快速讀完,有些員工還在游離狀態就已經散會了。
一、晨會是強調組織的一致性,不是討論會,不是批評大會,是鼓勵表揚大會去年熱映的《美國工廠》紀錄片,里面有一個關于開晨會的橋段非常具有觀摩和對比性。
因為福耀玻璃工廠在美國投產不久,聘請當地的美國工人因習慣不同,產量一直沒達標,管理人員壓力很大。
借著年末尾牙機會,曹德旺安排美方幾位核心管理人員到中國來參加尾牙,順便參觀中國的工廠管理是如何進行團隊管理的。其中,他們就看到中方工廠每天早上車間主管一定要給員工開晨會。
儀式從站隊、報數、問好,瞬間整個班組的精神氣勢就出來了。過程中只做簡短通知當日生產要點、強調安全意識,最后感謝,各員工精神飽滿地上崗工作去了。
這一段行動流水的動作瞬間讓美方管理人員目瞪口呆。回到美國后,他們也效仿組織美國工人晨會。從鏡頭我們看到,美國工人因為平時的松散習慣了,美方管理人員組織開會的時候,召集了大久10分鐘,都沒有集齊,加之沒有統一著裝,高矮胖瘦、五花八門的打扮,像極了打敗仗的散兵游勇。難怪他們沒辦法按時完成產量指標了。
本章小結:晨會的高效組織方法
先模擬、后演練。古語言:處事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急 。負責晨會的人員先認識到晨會的意義,再思考通過哪些行動來執行。
流程設計要簡單易操作,根據團隊成員的喜好來設計,比如:都是年輕人,那么晨會可考慮模擬游戲的方式進行;如果都是”老油條“就可設計輪流以教代學方式。
二、晨會大多數是單向溝通,解決具體問題還需要面對面的雙向溝通我們去一家企業輔導,有一個員工來反映:她經常會在每天晨會開始時前變得煩躁,因為她總感覺浪費早上最寶貴的時間,如果不開會多休息一會再開始工作不是更好嗎?
而且每天都要喊口號和做游戲,讓她感覺很不自在,像被擺上舞臺表演的小丑。
- 我聽她說完,問她:”那你對我給你們組織的晨會反感嗎?“
- 她說:”好像不會哦。“
- 我:”細想一下,這是什么原因呢?“
- 她說:”好像是我覺得你是輔導老師,講的東西會對我有用,你的方式是新的,我沒接觸過,好奇想知道,所以,我愿意參與了。“
看,答案出來了,其實員工不想開晨會,但又不得不參加。領導也不想開晨會,但又覺得不開嘛,每天這么忙,就早上這個時間人比較齊,方便做溝通的確認,不然團隊協作能力更差了。
要解決這個矛盾,就必須找到雙方的共性,領導與下屬應該互相視為客戶,從解決客戶問題的角度來制定解決方案,晨會做團隊需要統一執行的信息發布,具體的各崗位問題,管理者需要會后一對一地進行溝通幫助解決,更容易達成雙方滿意。
本章小結:如何找出團隊成員的共性,制定大家都喜歡的晨會方式
不記名問卷調查:晨會是一定要開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建議?
頭腦風暴法,集中思想,迅速引發更多新知與創意。
召開祼心會,在特定的氛圍與引導下讓每位成員吐露心聲,從而得到最真實的想法與期望。
三、晨會是流傳2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產物,是具有皇家儀式感的平時我們看宮廷劇,會發現劇里的皇帝都是開晨會的,(古語叫早朝),常見的場景:大臣們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凌晨3點到達午門外等候,5點上朝。
我翻閱了一下史料,早朝從秦始皇開始已盛行,各朝代根據當時國家局勢、興衰而定上朝頻率和時間,發展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代勤政愛民的英主是天天坐朝聽取大臣做報告的。
繁榮昌盛時期的朝會一般也沒啥事可以說的,有時朝會只聽到皇帝說一句:各位愛卿,有本奏來,無本退朝。
你看,就算這么威嚴的皇朝晨會,都如此簡練高效和持續的。再看看我們經常參加的公司晨會,是不是有點拖沓啰嗦、模糊不清呢?
所以,一個有意義的晨會、讓員工都喜歡的晨會,不一定要內容多,而是儀式感要足啊。
本章小結:晨會的儀式感設計辦法
開會通知聲音設置固定音樂鈴聲,提前2分鐘在會議室進行播放,以提示參會人員迅速到達;如果不在會議室外,則配置一個可移動音箱即可。
每個人晨會的站位/座位是固定的,便于確認準時到會人員,激發個人榮譽感。
主持人必須開頭問候,結尾表示感謝全體同事。
晨會標準時間5-10分鐘,不超時是對參會人員最大的尊重與愛護。
晨會,作為一個公司運營管理的工具之一,目前仍是職場中最為普及適用的,所以,作為公司,要不斷優化方式方法,更貼合員工需求,又更突顯意義。
作為員工,參加晨會一定會比沒有參加強。因為晨會是你的”業務知識補充站“,”查缺補漏的檢測站“,”鼓舞士氣的加油站“。
職業發展過程就如棋局,總得先入局,再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