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病句答題技巧—語文病句答題技巧總結
辨析病句,語文知識點及考點大匯總,中學生要掌握,尤其中考生!
近日,老師隨手翻開多年前買來的一本書——《中國人最常見的病句》,當看到這個故事時,依然捧腹大笑:
由于這個糊涂縣官不認字,所以鬧出了這個十分荒唐可笑的笑話。而我們先撇開縣官讀錯字不談,就他兩句話的語法結構來看,假設其內容不錯的話,也存在缺主語的毛?。耗闶且l上來?又是要誰下去?表意不清,讓人捉摸不透,當然有關的人無法執行了。這便聯系到了今天要進行的專題研究——辨析與修改病句。
辨析與修改病句在中考語文考試中能力層級要求為D,需要從語言規范的角度來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真題&解析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地中考是如何考查病句的: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病句的修改,B項病句類型為搭配不當,“描繪”和“勾畫”都不能和“新思路”搭配。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A項“顯示出市民對傳統戲劇的熱情可見一斑”,句式雜糅,可刪掉“可見一斑”;B項“可以有效改善發展中國家人們營養不良”成分殘缺,在“營養不良”后加上“的狀況”;D項“是否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講的是兩個方面的內容,而“當務之急”是一個方面,的內容,搭配不當,可刪掉“能否”。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A項語義重復,刪掉“大約”或“左右”;C項成分殘缺,刪掉“通過”;D項成分殘缺,“推進醫療技術合作和醫療投入質量”后面加上“的進程”。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a項成分殘缺,刪掉“通過”或“使”;B項“瞄準”與“槍聲”搭配不當,把“槍聲”改成“”;D項“能不能”是兩面,“是成功創建文明城市的關鍵”是一面,兩面對一面,前后不對應。
方法&技巧
從上面所列舉的廣東各地中考語文試題中,我們不難發現,中考語文主要圍繞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義重復、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病句類型進行辨析病句的考查。那么,我們如何準確地辨析語病呢?
1.語感審讀法
在審讀的過程中,調動語感,感知病因,即按習慣的說法看是否別扭。如別扭,則注意分析比較,明辨原因,加以辨析或修改。
例1: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
【解析】例句中的“不管……都……”不合表達習慣,“不管”后面跟的情況是不確定的或未然的,而“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是一種確定性的或已然的。因而此句有語病,可將“不管”改為“盡管”。
2.結構緊縮法
先將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補語)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語、謂語、賓語),檢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的語??;如果主干沒語病,再檢查附加成分,看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的搭配有無毛病,修飾語內部是否存在語序不當的問題。像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等病句,都可以用此法去辨析。
例2: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來不屬于某一生態系統,但通過某種方式被引入到這一生態系統,然后定居、擴散、暴發危害的物種。
【解析】運用提取主干法,將主干變成“‘生物入侵’是‘物種’”,由提取的主干可知,該句的主語和賓語不搭配。
3.邏輯分析法
有的病句從語法上不好找毛病,只得從事理上進行分析,這就是邏輯意義分析法。即從概念的使用、判斷、推理等方面去考慮是否得當,語句的前后順序、句間關系是否合適。
例3:該市有人不擇手段仿造偽劣產品,對這種坑害顧客騙取錢財的不法行為,應該給以嚴厲打擊。
【解析】產品可以偽劣,但劣質產品絕對沒有人會去仿造,所以“仿造偽劣產品”是不合事理的,可改為“制造偽劣產品”或“仿造名牌產品”。
4.標志識記法
識記病句的常見標志詞,通過多做題,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癥狀,找出病源的出現規律。 數量詞是病句中常見的標志,若句子出現數量詞,便可考慮是否犯搭配不當、前后矛盾或贅余、表意不明等語病。
例4:他每天騎著摩托車,從城東到城西,從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醫院、照相館、出版社等單位的廢定影液一點一滴地收集起來。
【解析】句中“180多家醫院、照相館、出版社等單位”表意不明,數詞“180”產生歧義,它是指醫院有180多家,還是指“醫院、照相館、出版社”共有“180”家,不明確。如果改為“醫院、照相館、出版社等180多家單位”,便可消除歧義。
5.造句類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時拿不準,這時仿照原句的結構造日常用的句子,經過比較問題就清楚了。
例5:這個經驗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視。
【解析】原句結構復雜,先壓縮化簡為“這值得他們的重視”。再比照它的結構造句:“這值得他們的學習”?!斑@值得我們的參觀。”這三個句子和日常說法相比多了一個“的”字,原句要將“教師的重視”中的“的”刪去。
拓展&延伸
除了掌握以上方法以外,我們還可以重點關注這幾類詞語,快速辨析病句。
1.兩面詞
句子中出現兩面詞,應考慮是否兩面與一面搭配不當。
(1)是否,成敗,優劣,好壞,能否等,要注意前后句對應是否恰當。
(2)注意一些本身就具有兩面意義的詞語。
(3)即使句子前后都是兩面,也要考慮是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例:能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能否”與“具有重大的意義”前后不對應,應去掉“能否”。)
2.否定詞
否定不當是常見的語病,需要注意:
(1)出現多重否定應注意是否存在否定不當的問題。
例:無時無刻不忘 不能不說不是
(2)四字固定短語“不……不……”“無……無……”不屬于雙重否定。
例:“不明不白”“不疼不癢”“無窮無盡”“無時無刻”
(3)反問句本身就是一重否定。
(4)還應特別注意一些含有否定意味的詞。(禁止、切忌、杜絕、防止、避免等)例:防止不再發生事故 切忌不可
(5)被動句,把字句的否定。這兩種句式的否定詞應放在被和把字之前。
例:我們把老虎沒打死。
3. 介詞
常見介詞有:由于、通過、經過、 為了、使、在、跟、與、根據、依據、關于、對于、鑒于、當……時、從……中(上)、自……以來、以……為……等。介詞使用不當,極易造成成分殘缺、主客倒置等語病,需要注意:
(1)句首有介詞,首先審視是否缺主語。
例:經過班主任的再三教育,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2)句中有“對”“對于”“關于”“與”等,看主客是否顛倒。
例:在那個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
(3)有些介詞是成套使用的,是固定搭配。
例:他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
(4)介詞殘缺,這種病句的錯誤比較隱晦。
例:我去年在上海和我一起上大學的小王見面了。
4.并列詞
句子中出現并列關系的詞語時容易產生以下問題:
(1)句子中的并列詞之間如果不是同類并列,而是存在包含關系往往會產生并列不當現象。 。
例:婦孺和年幼之人
(2)句子中的并列詞之間的關系如果不符合邏輯順序,就會造成語序不當。
例:任何一種文明的發展都是與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過程。
(3)當句子中出現并列詞時,往往會出現搭配不當現象。
例:在各大城市中,隨著城市人口和部分家庭住房條件的改善,房屋租賃已成為房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4)當句子中出現并列詞時,注意表意不明。
例:近日新區法院審結了這起案件,違約經營的小張被判賠償原告商貿公司經濟損失和訴訟費三千余元。
5. 關聯詞
關聯詞使用不當,常見以下語病類型:
(1)層次顛倒:多見于遞進關系和因果關系中。
例:誠信不僅關系到國家的整體形象,而且體現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
(2)搭配不當:關聯詞一般都有固定搭配,如果隨意改變,就會出現搭配不當。
例: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了為什么人的問題,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3)強加關系:多表現為錯用關聯詞,強加因果、強加轉折等關系。
例:王華因為成績優秀,所以對班級工作總是認真負責。
(4)語序不當:常見關聯詞與主語的位置錯位。(注意看前后分句主語是否一致)
例:他不但會唱歌,而且會跳舞。
不但他會唱歌,而且她也會。
6.數量詞
句中表數量、程度或范圍的詞與其他詞語搭配常易出現以下語病:
(1)使用“降低”、“減少”、“縮小”等詞語時不能用倍數,可以用分數或百分數。
例:電視機的價格下降了一倍。
(2)用數字表達時,注意前后不能矛盾。
例:六門功課平均都在90分以上
六門功課至少都考到90分以上
(3)出現集體概念的名詞不能與具體的數字搭配 。
例:3個莘莘學子
500多個歲月
(4)數量詞作修飾成分時,容易出現歧義。
例:全國幾十個報社的記者
7.特殊詞
出現了文言詞語、書面語,可能是重復贅余:
例:過早夭折 過分溺愛 衛冕桂冠 令寒舍蓬蓽生輝
大多以……為主 目的是為了
總結
綜觀歷年各地中考語文病句辨析試題,其所選的病句錯誤類型都是十分“典范”的,雖然通過各種措施增加迷惑性,但總體來說,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規律可尋,如果掌握上述這些辨析語病的方法,順藤摸瓜,加以甄別,就能快速、準確地辨析病句了。
中小學家長都喜歡關注的微信,我們等著您!
搜索微信公眾號:名校資訊, mingxiaozixun <--長按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