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觀后感70字一年級、建國大業觀后感200字小學生
4月1日起,北疆衛士號有序推出了黨史系列影片,并面向廣大官兵、軍屬以及社會各界所有愛軍人士持續征集影評作品。今天,小編將收集到的78集團軍的官兵們在觀影后,用真情實感記錄下了對黨的了解、對黨的熱愛的觀后感分享給大家。
《建國大業》觀后感
李大釗曾經說過:“把人類社會的生活整個縱著去看,便是歷史;橫著去看,便是社會。”《建國大業》就是這樣一部縱向概括中國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建立偉大新中國的歷史影片。
影片以抗戰勝利后建國前期為背景,主要講述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和建立的過程。其中還重現了重慶談判、雙十協定、三大戰役、政治協商、開國典禮等對新中國的建立有著重要作用的歷史事件。影片中,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國人民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聞一多為代表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1949年10月1日,群眾歡聚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個蓬勃向上、充滿朝氣的國家從此屹立于世界東方,她的名字叫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的堅強領導下,中國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中國逐漸富起來,也強起來了。而我作為人民軍隊的一員,定將繼承老一輩員的遺志,堅決貫徹和追求“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軍目標,實現國家的強軍夢。
——集團軍醫院少校:張 昭
《赤峰號》觀后感
近日觀看了電影《赤峰號》,越是經典的電影,越是能顯現當時無私的奉獻精神。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用生命點亮的光,永遠都要銘記歷史。
1954年,盤踞在浙江沿海的幾個島嶼上的蔣軍,經常派出艦隊破壞我航運,我漁船,弄得周圍漁民終日惶恐不安。其中敵艦中最狂妄的就是裝備先進,戰斗力極強的“太字號”。“赤峰號”艦長鐵海雄和戰士們連夜開會討論,終于設計出一個方案,將敵人“太字號”軍艦引誘到埋伏著我軍快艇的羊角海島海區,然后四面埋伏,一舉殲滅。然而事實不如想象中順利,先輩面臨各種艱苦奮斗,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描繪出了新生的中國,譜寫了一曲瑰偉壯麗的贊歌。
這次觀影不僅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還對我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學習了革命烈士的精神。我們今天的一切都離不開先輩們的犧牲與奉獻。雖然硝煙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今天的美好是無數人用生命換來的,作為新一代的革命軍人,我們有義務與責任將共產主義事業進行下去,為祖國的明天而奮斗。
——某合成旅列兵:李嘉偉
《黨的女兒》觀后感
這個電影講述了一位名叫王杰的老同志在觀看演出時,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他對妻子和女兒的回憶。演出結束后,他就到后臺去找這位唱歌的小同志。果真,那個小同志就是他的女兒——小妞。他和女兒相認之后,一起痛哭。我看了這感人的一幕,也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
原來,紅軍的隊伍為了北上抗日,撤離了根據地。過了不久,就來到了瑞金。由于叛徒的告密,黨員大部分犧牲了,山坡上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可惡的還把員的尸體吊在樹上。幸好小妞的媽媽玉梅沒被打死,玉梅歷盡了艱險和困苦,她終于找到了黨組織,說出了叛徒的罪行,并在黨的領導下,成立了黨小組,與敵人斗爭。后來她為了掩護交通員小程同志,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現在的我們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而自豪。因此,我們必須把對祖國強烈的熱愛轉化為實際行動,扎扎實實的訓練,努力學習知識,為強軍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某特戰旅中士:黃 威
《沖破黎明前的黑暗》觀后感
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八路軍在冀中人民群眾的幫助下共同消滅了敵人,壯大了武裝力量。該片淋漓盡致的詮釋了人民群眾是抗日戰爭勝利最深厚的偉力,是八路軍矢志打贏的堅實力量。
1942年5月,以崗村寧次為首的日寇對我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八路軍在掩護主力部隊轉移中遭受敵人的包圍夾擊。排長閻志剛在突圍中身受重傷,在尋找組織的途中被李大娘救下。李大娘和兒媳鳳霞對其悉心照料,閻志剛的傷情得到了恢復。上級要求拔除劉家營據點,閻志剛出謀劃策,依靠冀中人民發明的地道戰,齊心協力拔除據點,壯大了武裝力量,為迎接大反攻奠定了基礎。
在和平年代,我們不僅要緬懷先烈,還要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魚水關系,植根于人民,與人民心連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而不懈奮斗!
——某工化旅上等兵:陳 杰
《解放石家莊》觀后感
通過觀看北疆衛士號發布的《解放石家莊》這部影片,在重溫那段斗智斗勇、奮勇殺敵的解放史的過程中,革命先烈們的英雄形象深深鐫刻進了我的腦海中,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的無屈無畏、勝利果實的來之不易。
影片講述了解放前夕,解放軍為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民主自由而晝夜行軍、調虎離山、圍點打援、轉戰攻堅、斗智斗勇,最終取得解放石家莊勝利的感人故事。影片中,一個個英雄形象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難以忘懷。年輕戰士張喜子身負重傷、生命垂危,仍高舉紅旗為炮兵指示目標,掩護后續部隊順利通過;連長潘有財被彈擊中,不顧渾身火焰,抱起包,沖向敵坦克;旅長鐘天民,身先士卒,端起,猛掃敵軍……槍林彈雨,血流成河,革命先烈用生命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生活。
在這部電影里,我看到一個個錚錚鐵骨、威武不屈的身影。為了中國的解放、民族的統一,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的寶貴生命。作為一名軍人,我們要加倍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更加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某合成旅上尉:陳家運
主 管:陸軍第七十八集團軍政治工作部
主 辦:政治工作部宣傳處
來 源:北 疆 衛 士 號
總 監:楊軍艦
總編審:張 勝
總 編:楊再新
責 編:丁 鼎
編 輯:陳 野
郵 箱:bjwsh_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