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握手為題寫一篇作文600字、以握手為話題寫作文
文/張貴堂 圖/牧風攝影
今年春天,我回老家參加村里舉辦的老人餃子宴活動,遇見了我的老師桂豐哥。
桂豐哥今年七十多歲了,他和我的大哥年紀差不多。桂豐哥是我們家族的近支,正如農村人所說的,還沒有出五服。
桂豐哥兄弟兩人,還有四個姐妹。桂豐哥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現在都已成家立業,兒孫滿堂。
那天我還見到了桂豐哥家里的大嫂,多年不見,大嫂依然是當年的脾氣,說話穩重,辦事妥貼。那天大嫂和村里的很多婦女幫忙包餃子,搟皮子。
我問大嫂桂豐哥還沒來?她說,他去麥地里澆水去了,估計上午十點多就回來啦。果然,不到十一點,桂豐哥就從地里回來了。
我和桂豐哥高興地握了握手,坐在一邊說了許多話,一起回憶了過去的歲月。共同感嘆時光歲月如白駒過隙,就如村前的大沙河的流水一去不復返。如今,我亦已過天命之年,桂豐哥也已是古稀之年,雙鬢斑白,不過,桂豐哥的精神身體狀況倒是挺好的,只是耳朵聽力有所減弱。
桂豐哥最初是民辦教師身份,后來通過國家考核、考試,轉正為公辦教師。
桂豐哥是在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教我語文。那時他大約是三十歲左右,瘦瘦的,黑黑的皮膚。那時,他是民辦教師,家里有責任田,有妻子老小,他每天下班后,需要到地里幫家人種地、收莊稼,干許多農村人要做的農活。有時甚至還要起早摸黑,兩頭擠時間忙碌家里的農活。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記得有一年,麥收季節,那時學校放麥假。我見到桂豐哥用地排車拉著收割后的麥子,運輸到村莊后的打麥場。只見桂豐哥拉著地排車很吃力地往前走,車子上的襻繩勒在瘦瘦的肩膀上。車子裝了很多麥棵子,地排車咯吱咯吱地行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車子東扭西歪的,有幾次車子上的麥子都險些歪倒在路邊的溝里。這時,只見桂豐哥汗流浹背,上衣都被汗水濕透了。這一幕,永遠印在我的腦海里。從那以后,我深深知道農民種地的辛苦,“筋力苦疲勞,衣食常單薄”,正如那些唐詩句子也永記在我心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桂豐哥給我們上課文課。教室是兩間小屋子,窗戶很小,光線暗一些,他站在靠窗口的地方,給我們范讀課文,文章內容是哪一篇文章,也許是《小英雄雨來》,現在已是記不清啦。只記得桂豐哥手捧書本,抑仰頓挫地飽含激情地讀著文章內容,我們聽完后要跟隨老師再讀一遍,然后是學生們自己誦讀課文。一時間,教室里充滿了孩子們朗朗讀書聲,聲音傳送到校園外的青紗帳,久久回蕩在田野里……
如今,我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到老家,也很少見到家鄉的父老鄉親,包括桂豐哥。但在工作之余,閑暇之時,總是會想起老家的人和事,想起桂豐哥。愿桂豐哥在今后的人生歲月里,身體康健,快樂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晚年時光里。
作者簡介:
張貴堂,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青作協會員,菏澤市作家協會會員。喜愛用寫作、攝影來記錄生活和人生。
壹點號鄆州牧風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