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無孝子出處)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就是說所有善念中孝字在首,孝講就心中有孝才有行孝道,講究有孝心,反之為父母做出什么表面行為不叫孝老叫做敬老,如果以表面行為稱為孝那么貧窮的人中沒有一個是孝子。很多時候許多人在父母不在后大辦白事,對于這樣的人如果在父母在時行孝事奉孝道,父母不在后為父母送后行敬事,那么這樣的人是孝敬父母的人,但如果父母不在后才行孝道辦敬事那么這樣的人叫敬子不為孝子。所以有言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得悲鳴。
看過一段話:
何為孝
貧窮的父母,錢到為孝。
病弱的父母,出力為孝。
孤單的父母,相伴為孝。
脾氣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
勤儉持家的父母,勤快為孝。
病患的父母,多份照顧為孝。
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父母對你的期待,你能讓他們如愿就是盡孝。
我們都會慢慢變老,趁現在還能孝順父母,請盡心盡力!
小編認為話糙理不糙,當今時代行孝道的行為是很單純的小編認同百善孝為先,但孝字如何先行?
常回家看看就是孝先行,念父母恩就是孝先行,工作再遠再忙也時常給家里打電話就是孝先行,四季更替念父母冷暖就是孝先行,接受父母的關心與念叨就是孝先行等等星星點點零零碎碎的小事都是孝為先的行為。
“孝”,從造字的角度是這樣理解的: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代表是父母老了,孝字下面是個“子”字,所有孝從字型上看寓意當父母老了,我們做兒女的要做父母的支撐做家中的頂梁柱,要贍養父母,要善待父母讓父母老了之后有所依靠。這就是您養我小,我撫您老。
碼字不易希望您能給小編一個關注,您的關注與每一次的分享轉發都是對小編的支持與鼓勵,謝謝關注和支持樹角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