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火焰杯讀書筆記—哈利波特與火焰杯讀書筆記200字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設定懸念、解釋情節方面其實做得都還算不錯,但還是存在一些情節會讓細心的觀眾感到困惑,也許只有讀過原著的人才能理解。
《哈利波特》的宇宙系列的最近電影是《神奇動物在哪里3》,最然這部電影并不成功,但這并不會影響《哈利波特》系列的影響力,相反,它促使了華納在尋求魔法世界的突破方面有了新的思路。雖然還不清楚他們最后將以何種形式繼續這個宇宙,但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了,魔法世界的故事將會繼續。
就《哈利波特》電影的本身而言,在改編原著的主要情節點方面做得不錯,確保觀眾理解發生了什么以及為什么會發生。但畢竟魔法世界比較龐大,不可能面面俱到,更由于刪減了原著中的細節,導致電影中有一些情節和事件變得不解,只有讀者才能理解。
哈利為什么要回到德思禮家?
整個《哈利波特》故事的主線告訴觀眾,哈利在霍格沃茨期間的每個暑假都會回去和德思禮一家待在一起。由于他在那里的生活有些悲慘,很多觀眾都不理解他為什么每年都要回去,尤其是后來,他其實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比如可以和羅恩或小天狼星在一起。
原作曾解釋說,和德思禮一家住在一起對哈利的生存安全至關重要。《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揭示了莉莉·波特在哈利死后給他下的保護咒,只有在他和他唯一的血親德思禮一家住在一起時才有效。這個細節在電影中是沒有的,所以很多觀眾都不理解,為什么哈利必須忍受那么糟糕的生活條件。
斯內普為什么是混血王子?
斯內普是一個復雜的角色,他在電影有很多精彩的表現,深受觀眾矚目。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他就是那個“混血王子”,但電影并沒有透露他獲得這一頭銜的原因。
事實上,電影把斯內普的大部分背景故事都刪了。原著揭示了斯內普母親的娘家是普林斯純血統家庭,她嫁給了麻瓜托比亞·斯內普,所以斯內普成為了混血,也因此他給自己取名:混血王子。沒有看過原著的電影觀眾對此可能不太清楚,在電影沒有任何說明的情況下,觀眾只是簡單地接受了斯內普就是混血王子的設定,因為這個其實并不影響其它情節。
鏡子碎片是什么?
在《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中,觀眾看到哈利帶著一塊神奇的鏡子碎片,而且它最終把哈利引向了阿不福思。如果不看原著,電影觀眾就會好奇這個碎片是什么,哈利是怎么得到這個碎片的。
在原著中,哈利是從小天狼星那里得到了一面鏡子,這是一種雙面鏡,通過這面鏡子他可以看到擁有另一面鏡子的教父。哈利在教父死后不小心打碎了鏡子,但他保留了這塊碎片,沒想到,這塊碎片在馬爾福夫婦抓住三人組后救了他們一命,因為阿不福思后來得到了小天狼星那面鏡子。這些在電影中都沒有出現過,也使得小天狼星的死實際上成為了一個沒有結束的《哈利波特》故事線。
芙蓉和比爾的愛情是怎樣的?
芙蓉和比爾的關系在電影中很少被提及,因為比爾直到第七部才出現在電影中。因此,不了解原著的電影觀眾對他們的關系是如何發展的也一無所知。
芙蓉和比爾的關系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有很好的解釋,讀者在書中可以讀到比爾自從三強爭霸賽相遇后再次遇到芙蓉,成為同事并開始約會。不僅如此,原著還表明了韋斯萊家的其他成員(除了羅恩)和赫敏都不喜歡芙蓉。金妮甚至給她起了個難聽的外號。這些背景和關系的建立都沒有出現在電影中,如果粉絲們想要了解這段關系是如何形成的,就只能靠讀小說了。
小巴蒂·克勞奇如何逃離阿茲卡班的?
在《火焰杯》中,最讓觀眾困惑的就是小巴蒂·克勞奇究竟是如何從看似逃不掉的阿茲卡班監獄中逃出來的。電影中沒有任何細節說明,但原著中有。
在書中,鄧布利多審問了小巴蒂·克勞奇,小巴蒂透露,他和他的母親在阿茲卡班通過交換位置欺騙了攝魂怪,因為攝魂怪不能像正常生物那樣通過眼睛看東西,而是靠嗅覺,他母親臨死的時候和他在阿茲卡班的不健康狀態類似,這讓攝魂怪沒有分辨出來,小巴蒂才得以逃脫。這些在電影中都沒有提到,所以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都不知道小巴蒂是如何逃出來的。
掠奪者都有哪些人?
《哈利·波特》原著和電影中最令人惱火的差異之一,就是電影沒有透露掠奪者都有哪些人。因此,觀眾不得不在每部電影中尋找線索來弄清楚這一點。
從小說中可以了解到,掠奪者是萊姆斯·盧平、小矮星彼得、小天狼星布萊克和詹姆斯·波特,他們又被稱為穆尼、蟲尾巴、大腳板和尖頭叉子。這些信息在電影中也沒有人傳達給哈利,雖然盧平曾在有些場合暗示過,但并不明顯。在電影中,蟲尾巴提到了彼得,小天狼星也有幾次被稱為大腳板,但這些綽號都沒什么實際作用,哈利也不知道代表什么。
哈利什么時候想要當傲羅的?
哈利·波特實際上在整個系列中做了很多不智的決定,但他決定學習成為一名傲羅的選擇或許是對的,只是電影觀眾不知道哈利是什么時候產生這種想法的,他又是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
為了理解這一點,粉絲們必須閱讀《鳳凰社》這本書,哈利在一次職業顧問會議上向麥格教授透露了他的想法。盡管書中這個場景很搞笑,最后還變成了麥格和烏姆里奇之間的一場爭吵,但這一情節卻沒有出現在電影中,也讓哈利想成為一名傲羅的愿望被電影完全忽略了,但因為它對情節的重要性而被強行塞進了《混血王子》。
麗塔·斯基特如何快速獲取信息?
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可以看到嗅覺敏銳的記者麗塔·斯基特,只要有熱門新聞發生,她就會出現。她能如此快速地反應,并且能如此輕松地掌握信息,是有一個非常具體的原因的,但這一點在電影中沒有解釋。
在書中,麗塔·斯基特秘密地擁有變成甲蟲的阿尼馬格斯能力,這能幫助她獲得最新的消息。后來赫敏知道了,在原作的結尾,赫敏抓住了她,并要求麗塔幫助哈利傳播伏地魔的消息。這個重要的情節點,以及麗塔的重要性,被電影刪除了,使麗塔成為了一個普通的角色,沒有什么真正的影響效果。
克利切為什么為哈利服務?
克利切是一個苦命的家養小精靈,它被迫為小天狼星工作。在電影中小天狼星死后,克利切直到第七部才再次出現,當時他已經開始為哈利服務了,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并不清楚這其中的原因。
原作中說,小天狼星死后,他通過遺囑把一切都留給了哈利,包括克利切。哈利責怪克利切害死了教父,把他打發到霍格沃茨的廚房去了,但克利切別無選擇,他只能為哈利服務。直到后來,哈利把雷古勒斯的掛墜盒給了他,他才開始變得忠心。這些細節在電影中都沒有出現,觀眾只是被電影告知,克利切現在是哈利的侍從。
斯內普怎么知道哈利的位置的?
在第七部電影中,斯內普將格蘭芬多寶劍偷偷放進冰凍的湖里,讓哈利去尋找,但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不知道斯內普是如何知道哈利在那里。
答案在原著里,是菲尼亞斯·奈杰勒斯·布萊克的校長畫像向斯內普報透露了他的位置,因為赫敏隨身帶來這副小畫像,而這幅活畫像可以轉移到鄧布利多辦公室的另一幅畫上。這個角色也在電影中刪除了,使斯內普在迪恩森林中找到哈利的情節變得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