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帶來的啟發和感悟、讀書帶來的人生感悟
整理了部分讀書思考感悟,摘錄一波,分享給你,希望能讓你有所啟發。
1、《反脆弱》一書中提到過三個概念:脆弱、韌性、反脆弱。
所謂脆弱就是不堪一擊,遇到一點困難就把你打倒。
比如有的人因為一點小事就各種緊張兮兮,茶不思飯不想,甚至睡不著覺等等,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內心脆弱,但是往往還不自知,屬于典型好了傷疤忘了疼。
韌性比脆弱好一些,遇到了挫折,愿意去面對,愿意去抗爭,去爭取自己的利益,維護自己的核心等等。
但是這種人往往僅僅是面對當前境遇去改變,而并沒有從自身去做起,未來遇到問題可能還會繼續走這種路子。
而反脆弱就是一種彈性能力,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能力。
擁有反脆弱能力的人,打擊越大,困難越大,可能越能激發他的潛力,讓他變得更強壯。
就像健身鍛煉肌肉一樣,通過逐步增加負荷,讓肌肉承受的痛苦逐漸變大,為了應對這種痛苦,肌肉開始瘋狂變粗變裝,最終可以應對一些困難。
在當下這種形勢下,只有這種能力才能真正讓自己認清現實,不被困難擊倒。
那應該如何擁有這種能力呢?
找到自己的優勢,去深耕并且逐步發光發熱,同時去發展一個其他的業務和能力,去抵抗未來的不確定性。
在還沒有過渡窘迫的時候,就要去學習一些其他技能,以免在自身主業受到威脅的時候,不至于餓死,也就尋找自己的第二曲線。
現在越來越討厭有人說,想干副業,但是不知道干啥。
這是典型的逃避心態。
如果你真的相干,就沒有干不了,而且只要相干,就必須馬上行動,而不是等著計劃做的完美再去開始,這永遠不可能。
一定要認清楚自己的現實,這個世界不等人,世界就是不公平的,除了自己去努力,別無他法。
2、寫作從來不是看會的,永遠都是練會的。
練習寫作的過程,就像打籃球投籃一樣,需要先用一個姿勢一個手法去練習到足夠的程度,才能接著換下一個姿勢下一個技法。
而不是用這個姿勢練一次,再換下一個姿勢練一次。
這樣做可能會讓自己感覺到新鮮,但是卻無法積累足夠的打球技巧。
一個能力的訓練需要千百次的重復和刻意練習,一個人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如果每次都換著花樣勢必會導致什么都不精通。
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
方法并不難找,各種書籍和文章中都提到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是如果看這個方法好就用這個,還沒用熟練呢就又看到別的方法,這樣循環往復,導致自己一直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李小龍說,我不怕會1000種腿法的人,但是我怕一種腿法練習1000遍的人。
會1000種腿法,必定不會精通,很容易找到破綻,而一個方法練習1000遍,肯定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是非常聚焦和致命的。
其實任何事情都一樣。
聚焦在一個點上,先不管其他方法,就用這個方法進行大量反復練習,才能最終形成質變,這是聚焦的意義,也是刻意練習的意義。
練習寫作,知道多少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方法能否運用到非常熟練,能否快速用這個方法寫出一篇文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3、只有當你在持續行動和持續思考中,對于之前看過或者聽過的一些道理和感悟,才會理解的更加透徹,也才更能讓這些感悟進入到自己的生命,成為自己人生哲學的一部分。
通過持之以恒地行動,慢慢讓自己的身材和狀態想法發生了改變,再去看到別人對于個人成長方面的論述,感到非常的親切和接地氣。
這就是行動帶來的力量,因為通過行動,才會讓自己一點點發生著變化,在這種變化中,感受會變深變強烈,這是光看書所無法體悟的感受。
就像我讀一本書,第一遍讀不懂,毫無感受。
但是隨著讀書的越來越多,持續不斷增進自己的思考和思維結構,待過段時間再回頭讀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切都變得明朗起來。
以前那些復雜難懂的概念和解釋,也突然變得生動和妥帖,這就是行動的力量。
更加靠近事物原理的本身,通過持續行動,持續改變,也持續精進了自己的思維和心智。
看到好的方法、想到好的點子、需要處理的事項等,計劃或者想出后,馬上行動,盯緊這件事直到完成。
通過這個過程來加速自己對于理論的認知,這是知行合一最大的內涵和意義。
4、一個人的成長和成績,跟一個人付出的時間和努力程度,并不是嚴格的線性關系,而是一個凹口朝上的曲線。
一開始,增長非常緩慢,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實現指數級增長。
做一件事都有成本,如果低于成本線,那么再多努力都不會實現快速增長。
只有達到了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達到里程碑,只有達到了里程碑,才會迎來指數級增長。
在前期努力的階段,因為反饋非常少,成長非常慢,會讓人開始懷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
這個階段就是增長懈怠階段。
看不到奮斗的希望和價值,看不清未來的路怎么樣,終究導致大多數的放棄。
實際上,只要多堅持一下,定會出現大的改變。
蓮花覆蓋一半池塘需要29天,從只覆蓋了一半池塘到覆蓋全部池塘,只需要1天。
也就是說,前面29天的努力,只為了最后一天的爆發。
這是荷葉覆蓋池塘帶給我們的思考。
一開始看似緩慢的成長,實際是未來爆發的初始積累階段,但是這個階段還非有不可。
不經歷開始的低谷和折磨,怎么能迎來后面的躍遷?
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必須要有長期主義。
先堅持把這件事做下去,持續努力、持續付出,后面就一定會收獲復利對自己的改變。
5、寫踐行清單,寫夢想清單,實踐這些清單,是走向成功,最快的捷徑之一。
《巨人的工具》《巨人的方法》,其實本質就是采用了這種方式。
把各種牛人的觀念、方法、路徑、思想等等,通過問答的形式記錄下來,進行統一整理,總能找到一些共性。
而這些共性,決定了一個普通人走向成功的密碼。
通過對這些路徑的學習,一定可以有所突破。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智商并不是阻礙成功的主要因素,更多是性格素質方面。
其實,我們可以通過社群或者網上調查等形式去采訪了解牛人的經歷,獲取他們的觀點、人生經驗和認知,提煉出態度和踐行清單,通過匯總和實踐,去發現去改善。
通過對比他們的想法和觀點,可以發現普通人和牛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差距更多應該是表現在一些自身素質上,尤其是堅韌、自律、習慣、正能量等性格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