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課心得體會_大學生心理課心得體會200字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20日訊(記者毛茵 通訊員肖洪)針對中國高校心理健康課程建設工作,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聯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民心理衛生素養及其提升機制與對策”項目組共同主辦的“新思路,新探索”第二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論壇近日在線上召開。論壇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專家學者,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探索和成果進行分享交流。湖北東方明見心理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
華中師范大學桂岳卓越教授江光榮老師和華中師范大學副教授于麗霞老師在《聚焦課程的心理健康教師培訓:以“領航計劃”為例》的匯報中,為大家傳達了一個重要觀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只著眼于他們的當前,更應著眼于明天;不應只著眼于防病,更應著眼于培養心理健康素養!
北京師范大學臨床與咨詢心理學院院長樊富珉老師在《用好教材講好課,心理健康育人才》的匯報中,引用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的“心理素質決定著各種素質的質量水平,甚至于決定著學生最終能否成才”,強調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戰場。因此,這也對心理健康教師提出要求,一名好的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浙江大學馬建青教授提到:課程思政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三全育人縱深發展的關鍵環節,切實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師的思政意識、思政素養、思政能力和思政情懷,真正實現“教書”與“育人”的有機統一。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理應成為課程思政建設的表率。實現“育心”與“育德”統一。華中科技大學章勁元老師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只有走到學生身邊,才能做出真實、樸素、有用的心理課堂。
閉幕式上,馬建青教授匯報了本次論壇的主要成果,歸納為“三新”。“一新”是擴大內容范圍。本次論壇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新增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體系建設、高校輔導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等新的主題。關注不同的院校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建設的差異性,以及幫助輔導員群體發揮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中的優勢與特色;“二新”是豐富會議形式。在兩天會議議程基礎上,新增會后圓桌專家論壇,為廣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機會;“三新”是擴展參會人員。本屆論壇邀請了5位來自不同高校的在校大學生一起探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建設,同學生一起共創課程體系,使課程更加體現以學生成長為中心!
江教授說,“本論壇發起的初衷是希望提供一個平臺,聚焦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建設,吸引全國的心理健康課程建設者在平臺上展示成果,交流經驗,切磋發現。使論壇成為一個國內交流和分享課程建設成果的平臺和渠道!”
會后還開展了一場以“中國文化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圓桌討論,首次嘗試以專家互相提問與參會者答疑結合的形式開展,參會人員積極參與、熱烈互動,共收到超過500條評論。
本次論壇共組織了18場活動,共計76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及專家學者做了分享。吸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實踐者、愛好者超過1.3萬人次參會,分別來自全國32個省市,論壇各會場觀看人次近9萬。
【編輯:余麗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