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驗收單表格范本(工程竣工驗收單表格)
1 基檢
1.1 形式
基檢師,給予客戶一對一的服務。
1.2 目的
根據客戶居室墻面和木器的實際面積和情況,應做出匹配的施工方案,并應給客戶提供該方案的報價。
1.3 重點
入戶測試實際施工面積和勘察基層情況,并應給出具對應的施工方案。
1.4 步驟
1.4.1 基檢師入戶后應首先了解客戶此次翻新的訴求,并在隨后施工方案中給予相應的解決方案。
1.4.2 首先勘察基層情況,宜根據現場條件,選擇相應的基層處理方案。
A、基層基本牢固,有毛細裂縫、或者有些許空鼓、裂縫的情況宜給予相應修補方案;
B、基層整體不牢固或無法修復的問題時,應采取鏟除舊基層,重新做新基層的鏟除滿批方案;
C、使用測濕儀測量基層含水率高于10%時,應做相應的防潮處理方案;
D、應使用測距儀測量實際施工面積。
1.4.3 確定分色方案。
1.4.4 確定涂裝方案。
1.4.5 應將上述方案合并為一個全面解決方案,并報出該方案造價,并請客戶確認。
2 家具搬移
2.1 形式
施工隊入場,提供施工服務。
2.2 目的
應確保施工便利,防止家具污損。
2.3 要求
搬移過程中應確保不損傷家具、地板、電器等室內物品并能恢復原狀。
2.3.1 要點
家具搬移的要點如下:
A、宜將放置在室內的家具、電器等物品集中起來放置,宜盡量縮小體積和占用地面面積,以便留出施工距離和空間;
B、家具堆放時應杜絕安全隱患,應確保重物在下,輕物在上,堆放穩妥,無滑落風險;宜堆放方正,上端形狀在地面投影不應超出底端所占區域;
C、貴重家具、易碎物品宜由客戶自行負責。
2.3.2 主要流程
家具搬移的主要流程如下:
A、確定搬移明細-應根據施工項目的位置確認需要搬移的家具物件,特別注明不便移動的物品(例如古董家具、紅木家具、鋼琴、易碎品、卡槽插板衣柜等);
B、檢查破損-檢查家具物品原有的磕碰、破損,檢查地板原有的劃傷,應與客戶確認;
C、搬移方案-宜根據家具的類型(大小、可移動性)制定搬移順序、路線(宜向房屋中間搬移),以方便施工為原則、應避免磕碰;
D、搬移實施-宜使用特定的搬移工具,按照搬移方案進行,搬移過程輕抬輕放,家具離地挪動。
2.3.3 家具搬移的標準
A、宜根據家具的大小、長短、高低合理擺放在中間,預留足夠施工空間,應注意避讓需要有頂部施工的位置,給頂部施工留開距離,或宜先將頂部需要處理的部位提前處理。暖氣和空調等壓力密封設備應保留原處不能動;
B、貴重家具、飾品、電器、玻璃器皿宜客戶自行移動,如客戶提出要求,應先同客戶提前澄清如有意外損壞服務方不承擔責任,同時應要求客戶在施工單上做出說明并簽字則可協助客戶移動;
C、家具移動需要重疊時,應首先征求客戶的同意,然后小心擺放,在大件家具重疊時應在兩層家具中間墊保護材料防止家具表面劃傷;
D、所有家具、電器等物品在移動時應整體離地挪動,如果個別大件物品抬起時,宜使用地墊協助挪動;
E、在搬移家具前先宜要求客戶將內部物品收納好避免挪動時損壞;
F、家具挪移過程應要先確認家具結構,對于分層結構的家具,在搬動時應從底層整體挪動;
G、家具、物品等挪動前應先檢查是否完好,如發現問題應提前與客戶確認;
H、抽屜柜門應預先封閉以免搬移時滑落物品。
2.3.4 對特殊家具搬移的建議
A、靠墻定制的大型卡槽插板柜因自身結構不穩定,且滿遮墻面,可將其與固定柜視為一類家具,不必移動;
B、搬移大柜應事先清空內部物品,可四角放置保護角墊,抬起一邊,將搬移帶塞入,兩人一起抬起平移挪動,注意地板不要被劃傷;
C、對于窗簾桿,如果膨脹螺絲基礎處牢固,可拆下,待施工后裝回;
D、多層家具應分層搬移或推移,家具上的活動附帶裝置(抽屜或柜門等)應封閉;
E、平板電視應從卡槽上取下,插口及線路先做好標識,以便恢復原狀,對顯示屏加強保護并有明顯易碎品標識,應放置到安全位置。
3 遮蔽保護
重點:應先清理后保護,應遵循先下后上,先里后外的原則,使用標準遮蔽保護物料將室內所有的非施工部位用遮蔽保護材料進行包裹隔離,使之不被沾污。
3.1 遮蔽保護材料
A、不小于70克/平米規格的地膜(用于遮蔽地板、家具和進戶門正面);
B、50mm寬透明膠帶(用于粘結無殘膠潔凈要求的基面、地膜和地膜之間搭接處);
C、和紙膠帶(用于有殘膠潔凈要求的保護薄膜各部位搭接處);
D、易撕膠帶(用于粘結有潔凈和強度要求的基面和粘結地膜等厚質保護膜);
E、2200mm和紙保護膜(用于室內門、窗、大柜和空調柜機的保護);
F、1000mm和紙保護膜(用于吊燈和桌椅和進戶門背面等物品的保護);
G、550mm和紙保護膜(用于空調掛機、門窗套的保護);
H、300mm和紙保護膜(用于踢腳線、開關、吸頂燈、電箱等處的保護)。
3.2 地板遮蔽
A 應使用地膜遮蔽地面,使用300mm和紙保護膜連帶保護踢腳線并與地膜緊密粘結;
B 應用易撕膠帶固定四周;
C 中間接縫搭接應不小于10cm,搭接處用50mm寬透明膠帶粘結牢固密實;
D 針對需要鏟墻的房間,宜建議增加一層防撞擊的保護材料層。
3.3 門套、窗套遮蔽
A、門、窗遮蔽保護前應先除塵;
B、進戶門應用地面保護膜全幅保護,四周用易撕膠帶封邊,門把手用易撕膠帶封閉保護;
C、門框、門、窗框、窗扇等位置應單獨保護,便于開啟;
D、和紙宜離墻面保持1mm左右距離,避免貼在墻面影響最終效果;
E、保護應密封、服貼,接縫處粘接牢固。
3.4 家具電器遮蔽
A、應自帶潔凈毛巾或者棉布,對需要遮蔽保護的物品先行除塵;
B、對于不做基層鏟除的工地應使用2200mm和紙保護膜整體遮蔽保護,接縫處用透明膠帶全密
封粘結,防止粉塵進入;
C、對于做基層鏟除的工地宜使用地膜做整體遮蔽保護,接縫處用透明膠帶全密封粘結,防止粉塵
進入和落渣穿刺和砸碰。
D、宜提醒客戶有需要使用的物件事先取出;
E、整體封閉保護,立式空調不能大幅度移動,防止銅管破損;
F、入戶大門應用地膜類厚質材料遮蔽保護,并在大門外側張貼施工告知單。
3.5 面板電箱保護
面板和電箱除塵后要使用和紙膠帶在其肩部封邊,中間用薄膜遮蓋,四周和紙封邊。應與墻面預留1mm分離縫。
3.6 延伸保護
A、對大門外樓道等受到施工波及的公共區域用地膜遮蔽保護出一條通道,用易撕膠帶在地面封邊;
B、對衛生間和廚房等非施工區域地面也要做保護,用易撕膠帶在地面封邊。
3.7 燈具遮蔽
A、對于吊燈,宜使用1000mm和紙保護膜從燈座處粘貼和紙,將和紙保護膜放下展開,將吊燈置于和紙保護膜形成的囊中,用和紙膠帶粘貼側面和底部,收口;
B、對于吸頂燈,應取下燈罩,然后宜使用550mm和紙保護膜從燈座處黏貼和紙,將和紙保護膜放下展開,將保護膜收緊粘貼收口;
C、對于射燈和筒燈,宜使用和紙從燈座處粘貼一圈,中間放置保護膜,四周收緊粘貼收口。
3.8 注意事項
A、建筑垃圾應及時清理,防止保護材料的破損及破壞地板;
B、地膜如有破損應及時進行更換;
C、遮蔽材料宜做到橫平豎直,整潔美觀;
D、和地板、地磚的連接處,應用易撕膠帶,避免撕除后留有殘膠;
E、燈具的遮蔽及使用應注意安全,避免引起火災;
F、遮蔽保護不斷電的冰箱時,后面的散熱網處應露出散熱,以消除安全隱患。
4 基層
4.1 重涂服務中常見的基層種類
A、舊漆膜(整體完好、牢固);
B、舊漆膜(局部開裂、起殼);
C、舊漆膜(整體粉化);
D、舊漆膜(發霉);
E、水泥毛坯墻(毛坯房);
F、舊瓷磚(整體完好、牢固);
G、舊瓷磚(局部破損、脫落);
H、舊基層(滲水)等。
4.2 理想基層狀況
4.2.1 基層應牢固,無開裂、無掉粉、無空鼓、無起砂、無剝離、無爆點等情況,如有舊漆層也應牢固。基層的強度與基層的種類及本身的質量有關,基層強度過低可能影響涂料的附著性。
檢測方法分兩步。第一步目測觀察是否有空鼓、脫落現象。第二步使用空鼓錘逐一輕輕敲擊,可聽見與其他部位聲音不同的空響,此處應為“空鼓”。
4.2.2 基層該平整,基層不平整可能影響涂料最終的裝飾效果。
A、墻面、頂面應達到普通抹灰平整度,1.5m靠尺≤4mm誤差;
B、陰陽角應方正順直,方尺≤4mm誤差。
檢測方法:1.5m靠尺測量。
4.2.3 基層應清潔,無灰塵、無油漬、無煙漬、無霉漬、無鹽析、無銹斑等問題。清潔的基層表面可提高涂料的附著力。
檢測方法:目測觀察。
4.2.4 基層應該干燥,基層含水率應小于 10%。
檢測方法:宜使用針式測濕儀測量,兩個觸點插入基層后,讀數小于10%即可,可以測試窗臺下、衛生間背面墻、臨外墻體的陰角處及正中處,高度取在50cm以下。
4.2.5 基層應中性,基層 pH≤10。
檢測方法:潤濕所要檢測墻面,將pH試紙粘貼在墻面,等待1分鐘左右,取下試紙和后附顏色對比卡對比,選擇最接近的一個顏色,其對應數值即為酸堿度數值。
如果施工室內的舊基層不能達到施工標準,應采用打磨、修補、找平直至鏟除舊裝飾層重新做裝飾基層等方式先行處理舊基層,直至達到8.2.1~8.2.5中描述的基層理想狀態再進行涂裝施工。
5 材料
施工中使用界面劑、防水材料、找平材料、遮蔽材料、施工工具、底漆和面漆產品都應配套,均應有產品名稱、執行標準、技術要求、施工標準、使用說明、注意事項和產品合格證。材料中有害物質限量應滿足表1的要求。
表 1 材料中有害物質限量要求
材料 有害物質限量
內墻涂飾材料 應符合GB/T 9756中一等品及以上的要求和GB 18582的限量要求
水性木器涂料 應符合GB 24410—2009的要求
溶劑型木器涂料 應符合GB 18581的要求
內墻膩子和內墻水性涂料 應符合T/CNCIA 02001—2017 中甲醛釋放量的要求
6 施工準備
6.1 施工材料、設備入場后應集中碼放于地膜上,周圍宜使用黃黑警示膠帶在地膜上做方形警示區域,以確保施工現場安全。施工前應與客戶共同驗貨并簽字。
6.2 施工材料按種類集中擺放,物料碼放應不超過 0.8 米。擺放應橫平豎直,保證行走通暢。
6.3 涂料的存放區溫度應在 5℃~40℃。
6.4 需要分色的區域施工前應予以確認。
6.5 需要處理的基層,應按照不同的處理方案確認區域。
6.6 應確定用水用電位置,施工時間,垃圾清運點等。
6.7 應清理搬移家具后的灰塵。
7 施工
7.1 舊基層處理
對舊基層重涂前應先進行舊基層處理。
A、舊漆面牢固,基本符合理想基層狀態的,應使用專業打磨工具對墻面進行打磨,去掉浮塵和松動顆粒后完成基層處理。
B、舊漆層有裂紋、起皮,小磕碰或者小面積空鼓時,應進行裂縫修補、膩子等或鏟除松脫處后再使用膩子等產品維修工藝,干透后使用專業打磨機打磨,完成基層處理。
C、對于無問題的毛坯房應使用膩子或其他已經證明同樣適用的材料找平收光,待干透后使用專業打磨機打磨,完成基層處理。
D、對于空鼓、松脫、粉化、漬的墻面應先鏟除問題舊基層,然后對于無問題的基層應找平和批刮處理后待干透,干燥后使用專業打磨機打磨,完成基層處理。
E、對于滲水基層應由客戶負責隔絕滲水源,然后鏟除水泡裝飾基層材料至水泥砂漿層,涂刷界面劑,干燥后涂刷防水材料處理,防水材料干燥固化后使用膩子或其他已經證明同樣適用的材料找平收光,干燥后使用專業打磨機打磨,完成基層處理。
F、對于有霉漬舊基層,應鏟除霉變區域原裝飾層,然后使用除霉劑清洗殺菌,干燥后重批使用底層找平材料和面層膩子找平收光處理,干燥后使用專業打磨工具打磨,完成基層處理。
G、對于需要加強防裂的墻面可以采用掛網的方式做基層抗裂處理。
H、對于木器舊漆層,充分打磨后應使用水性原子灰或透明膩子處理,水性板材宜封閉底漆處理。
7.2 涂裝施工
對于4.1中闡述的經過處理后已經達標的基層可進入涂裝工序。
涂裝工序的要求如下:
A、內墻對處理好的基層進行涂裝,可進行底漆和面漆處理。
B、涂裝時應從一個陰陽角開始到另一個陰陽角截止,連續施工。
C、對光澤要求較高的或者墻面較大的面漆宜安排兩人共同施工,一人涂布,一人收光,連續施工至一個陰陽角處。
D、對于高處應備好施工工作梯,對3.5米以上施工,應提前準備好登高作業梯。
E、輥涂時應充分蓋底,表面均勻。
F、噴涂時應控制涂料粘度、噴槍的壓力,保持涂層均勻、不露底、不流墜、色澤均勻。
G、深色顏色涂裝視顏況可能要3~5遍才能蓋底。
H 、分色和藝術漆的施工按相應施工工法處理。
I、水性木器漆涂裝,先進行基層處理,然后再涂裝底漆和面漆。
8 撤除保護
8.1 要求
應遵循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原則具體實施;
不能對新墻和家具的磕碰,不能因為撤除過程中的動作過大,而導致對墻面造成二次污染。
8.2 撤除遮蔽保護材料步驟
A、應先拆除頂面一層的遮蔽材料(燈、空調掛機等);
B、其次應拆除墻面一層的遮蔽材料(面板、門、窗和家具等);
C、最后從應里面至外面拆除地面一層的遮蔽材料。
8.3 整理清潔
A、撤除遮蔽保護步驟應遵循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的原則;
B、拆除時所有的遮蔽材料應盡量把建筑垃圾卷在保護膜里并清理出去;
C、對于流掛問題導致的漆膜和和紙聯結處,宜使用美工刀劃開連接處,然后使用工具按住劃開處再拉扯;
D、對因為施工而導致污染的位置應進行及時清理;
E、將撤除下來的遮蔽材料應放入垃圾袋中,送至指定建筑垃圾清運點。
8.4 剩余材料處理
剩余材料應留給客戶便于今后的修補和追色,對于客戶明確放棄的剩余工具和化學材料,應帶回施工單位集中無害化處理。
9 家具歸位
9.1 要求
家具應復位到施工前的位置。
9.2 家具歸位注意事項
A、家具歸位前,應注意對家具存放位置的地板進行清潔;
B、應將撤除保護后的家具,按照原來的位置歸位;
C、家具歸位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新施工的墻面;
D、歸位家具與墻面應留有1~2mm的縫隙,以免碰壞漆膜。
9.3 家具歸位后提示
家具歸為后,應提示客戶:
A、注意對新粉刷墻面的保護;
B、注意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C、日常墻面維護的方法和技巧。
10 驗收
應針對施工環節中的每個施工項目做驗收,每一步驟按標準確認驗收結果,并與客戶簽字確認,應按《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中相關標準執行。驗收標準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