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職教風采 > 正文

    楊絳先生100歲感言原文,楊絳一百歲感言全文,楊絳主要作品介紹

    楊絳曾說:

    “歲月贈予女人的,不只是風塵暗、朱顏改,還有豐富的閱歷與成熟的智慧。而女人所收獲的是從奔放的夢想到寧靜的心靈,是從源源不斷的熱情到淡定從容的情懷,是從貧瘠的內心到豐盈的靈魂。

    “歲月,讓女人讀懂了愛,讀懂了生活,更讀懂了自己的內心。”

    歲月是一本無字的大書,讀懂它幸福一生。

    楊絳先生100歲感言原文,楊絳一百歲感言全文,楊絳主要作品介紹

    讀懂愛:

    一生只愛一個人

    詩人木心在《從前慢》中寫道: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不論從前還是現(xiàn)在,每個人最理想的愛情,都是得一知心人、相愛到白頭。

    可是,于千萬人之中,不早不晚遇到一人相守一生,即使是被譽位“伉儷情深”的錢鍾書、楊絳夫婦,也是不易。

    1932年2月,燕京大學古月堂,楊絳與錢鍾書初識,兩人一見傾心。

    但楊絳家居蘇州,錢鍾書求學清華,隔著數(shù)千里。

    彼時,費孝通也喜歡楊絳,而錢鍾書已在家人的安排下有一未婚妻,只是自己不同意。

    二人之間隔著誤會。

    雖然后來楊絳借讀清華,空間阻隔暫時沒有了,二人也彼此表明心意誤會消除,但更大的阻礙卻擺在眼前。

    錢鍾書到蘇州楊家拜訪,楊父對于要將女兒終身托付給只是有才但前途渺茫、家世一般的錢鍾書,頗為擔憂。

    楊絳懂得父親沒說出的擔憂,事后寫信給錢鍾書:

    “現(xiàn)在吾兩人快活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

    愛就是你向我走一步,我向你走一步的回應。

    兩個人的愛,從來不僅僅只關系到兩個人。

    從愛情到婚姻,更關乎兩個家庭的認可和融合。

    1933年夏天,錢鍾書與父親上門求親,兩個自由戀愛的年輕人,最后依據(j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規(guī)矩訂婚。

    楊絳說:

    “我由寬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錢家做‘媳婦’,從舊俗,行舊禮,一點沒有‘下嫁’的感覺。叩拜不過跪一下,禮節(jié)而已,和鞠躬沒多大分別。

    “如果男女雙方計較這類細節(jié),那么,趁早打聽清楚彼此的家庭狀況,不合適不要結婚。”

    從1935年兩人成婚,到1998年錢鍾書離世,他們一起走過了63年。

    錢鍾書一直欣賞楊絳,寫下許多真情流露、洋溢深愛的詩文,更贊楊絳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讀懂了這份愛。

    “我與錢鍾書是志同道合的夫妻。”她用堅定有力的話語,表達對錢鍾書愛的回應。

    她總是在為他考慮,萬事以錢鍾書為先。

    楊絳在《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一文中說:

    “(我)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件事終生不改:我一生是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實苦。但苦雖苦,也很有意思,錢鍾書承認他婚姻美滿,可見我的終身大事業(yè)很成功……”

    錢鍾書去世后,楊絳過上了寡居生活。

    昔日的追求者之一費孝通產生了重續(xù)前緣的想法,被楊絳拒絕了。

    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中有言: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楊絳說:“我相信這個世界,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愛,在見到的第一次,就注定要羈絆一生,就注定要像一棵樹一樣,生長在心里,生生世世。”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或許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可能遇到很多美好的人,但只要用心好好與一人相愛,此生已是足夠。

    讀懂生活:

    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

    但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糟

    法國小說家莫泊桑在長篇小說《一生》中,講了雅娜的故事。

    少女時期的雅娜滿心向往的是像神話傳說般純潔永恒的愛情,當遇到高大英俊、穩(wěn)重沉靜的德·拉馬爾子爵于連后,雅娜自以為找到了理想中的完美愛人,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

    但成婚之后,現(xiàn)實卻一次又一次使她的希望幻滅。

    莫泊桑在書中寫道: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fā)現(xiàn)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夫妻倆一起生活一輩子,不只靠愛情維系。

    激情過后,是柴米油鹽,是同度困厄,是相伴無常,是共守平淡。

    婚后,楊絳與錢鍾書遠赴英國留學。

    異國他鄉(xiāng),為了讓錢鍾書安心學業(yè),楊絳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承擔起家庭事務。

    讀書、學習、照顧孩子、料理家務,日子從最初的雞飛蛋打,到后來的游刃有余。

    回國后,楊絳一樣親力親為打理家中事務。

    有一次,遇到煤廠有煤沫子賣,楊絳買了300斤回來,用這些煤沫子摻上煤灰自制成煤球,做完了才感到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為了節(jié)省煤球,楊絳把煤爐膛用泥重新改造,把腰身改得細細的。煤球用完的時候,就用木頭取暖。瘦弱的楊絳還學會用斧頭劈柴,粗粗的木頭,楊絳也能有技巧地劈開。

    生活中柴米油鹽的困頓瑣碎,雖事小,但如長流水,最是消磨人。

    但楊絳哪怕是千難萬險,也甘之如飴,生活再困難也不再覺得難。

    1966年,楊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厄運。

    她被安排負責掃廁所,別人都覺得打掃廁所是個苦差事,楊絳卻沒有一點猶豫地投入工作中。

    她每天把廁所打掃得干干凈凈,她把這里當成書房,干完活兒就躲在里邊看書。

    生活遭逢厄運,放棄很容易,活著才最難。積極面對厄運,能夠堅持樂觀地活下去才是強者。

    1969年,錢鍾書被下放到河南省羅山縣五七干校,那時他已經是60歲的老人了。

    次年,楊絳啟程去五七干校,被分到菜園。

    楊絳問錢鍾書:

    “給咱們這樣一個棚,咱們就住下,行嗎?”

    錢鍾書想了一下說:“沒有書。”

    對楊絳和錢鍾書這對學者伉儷來說,要的只是彼此在一起,一起讀書、一起寫作,哪怕是住在一個風雨飄搖的小窩棚,也不覺著凄苦。

    張愛玲曾說:“感情原來是這么脆弱的,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

    現(xiàn)實紛擾,很多感情都是如此分崩離析。但對于錢鍾書和楊絳而言,平凡的生活不會覺得難挨,因為彼此深愛。

    愛,讓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也讓離別的時刻變得痛徹心扉。

    1997年3月3日,女兒錢瑗走了。

    1998年12月19日, 錢鍾書離世。

    一個人承受著這巨大的打擊,送別至親,楊絳堅強地生活著,一如往昔。

    鐵凝回憶說:

    “從‘我們仨’的失散到最后相聚,楊絳先生獨自一人又明澄勇敢、神清氣定地走過近20年。這是一個生命的奇跡,也是一個愛的奇跡。”

    經受了困厄,親歷了無常,才會讀懂生活,珍惜平淡日子的幸福。

    讀懂自己的內心:

    世界是自己的

    與他人毫無關系

    古希臘哲學家特萊斯有句名言: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

    王季玉先生要在上海開振華女校,讓楊絳幫忙。楊絳少時在振華念書,多得季玉先生照顧,只好答應,沒想到結果卻是讓她做校長。

    推脫不了,楊絳走馬上任,把學校管理得有聲有色,內心卻從未放棄自己的文學夢。

    看著學校步入正軌,楊絳便辭去校長職務,專注自己的路。

    在清華為師,她被尊為“先生”,知足恬淡、潛心學問、勵志修身。

    清華請她做專職教授,但她只愿意當一名兼職的“散工”。因為如此,她便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

    她忠于自己的內心,名利、榮譽如浮云,終究會散。她淡泊心志,不為名利所累。

    楊絳翻譯的《堂吉訶德》獲得了西班牙官方的認可,西班牙政府決定給她頒發(fā)大獎,由西班牙駐華大使館出面邀請楊絳出訪。楊絳幾次婉言謝絕。

    《錢鍾書手稿集》出版,楊絳將她與錢鍾書該年上半年所得的72萬元稿費和之后出版作品獲得的報酬都捐獻給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為那些寒門子弟可以好好讀書提供經濟上的幫助。

    《楊絳文集》出版,邀她講座,她拒絕,她說: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再多的誘惑,依然安心行我路,不為名與利。

    她深居簡出,不露人前,對于媒體的采訪請求,多數(shù)都是拒絕的。

    在百歲生日來臨之際,楊絳接受了一次書面訪談,由《文匯報·筆會》的主編周毅執(zhí)筆,對她進行了專訪。

    楊絳的百歲感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我今年100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凈這100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哲學家周國平曾言:

    “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著全部最寶貴的收獲平靜地上路。”

    人們常常想尋得內心的平和,其實它一直都在,無須尋覓。

    當你從為欲望而終日勞役忙碌中靜下來時,讀懂自己、忠于內心,自然會感到它的存在。

    正如楊絳說: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中國社科院老院長陳奎元曾這樣評價楊絳:

    “楊絳先生最令人欽佩的是,無論時代變幻、人世浮沉,她永遠知道自己是誰。”

    認識自己,讀懂自己的內心,不為外物所累,葆有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才能有所成事,得其完滿。

    寫在最后

    讀歲月的大書,讀懂愛、讀懂生活、讀懂自己的內心,這是我們且行且要為之的修養(yǎng)。

    不斷提升這一自我修養(yǎng),我們定會幸福一生。

    最后,把楊絳先生這段話送給你:

    “一個人總在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卻發(fā)現(xiàn)自己正被別人仰望和羨慕著。幸福這座山,原本就沒有頂、沒有頭。

    “不要站在旁邊羨慕他人的幸福,其實幸福一直都在你身邊。

    “只要你還有生命,還有能創(chuàng)造奇跡的雙手,你就沒有理由當過客、做旁觀者,更沒有理由抱怨生活。

    “你尋找到幸福了嗎?”

    作者:丁玥讀書。教師,作家,有聲演播師,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女性向上生活美學踐習者,對生活多1℃熱愛的斜杠姐姐。本文首發(fā)公眾號:讀者讀書會。《讀者》雜志官方閱讀交流平臺,在這里,看見世界,讀懂生活。本文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色午夜|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欧美aaaaaa|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理论片| √天堂资源最新版中文种子| 日本邪恶全彩工囗囗番3d|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67194在线看片| 妲己丰满人熟妇大尺度人体艺|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免费在线你懂的|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97人人超人超人国产第一页|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大片aw|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舔舔小核欲成欢|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欧美三级免费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国产aⅴ一区二区| 鲁啊鲁啊鲁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 99热在线播放| 好爽好多水小荡货护士视频|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