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繁星》評課稿(四年級下冊繁星評課稿)
1.認識“漫、濤”2個生字,會寫“繁星、藤蘿”3個詞語。
2.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背誦課文。
3.能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難點)
教學過程
1.解題:繁星
2.瀏覽三首短詩,你發現了什么?
3.介紹詩集和作者。
4.朗讀三首短詩,注意讀準字音。
5.提點生字詞:藤蘿、波濤、膝上、漫滅
6.學習第一首詩
(1)指名讀詩
(2)哪些事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3)三組短語,就像畫,你腦海里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4)我們從詩中讀出了畫面,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5)從“永不漫滅的回憶”讓我們體會到作者對母親的怎樣的情感?【板書:永不漫滅 思念】
(6)反復朗讀,練習背誦。
7.學習第二首詩
(1)指名讀,思考:為什么老師調換順序,把這首詩和第一首詩放在一起學?
(2)這首詩中“風雨”出現兩次,它們的意思一樣嗎?
(3)結合冰心經歷理解“躲”,深入體會情感
(4)引發思辨:成年人要勇敢面對困難,為什么作者遇到風雨要“躲”呢?
(5)理解“只”。
(6)指導朗讀、背誦。
8.學習第三首詩
(1)指名讀
(2)讀詩,感受作家的情感。
改成陳述句。對比讀一讀,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
(3)為什么作者對大海情有獨鐘?與學生合作講述冰心與大海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9.完整背誦三首短詩
(1)指名背誦,總結方法
(2)選擇音樂,配樂背誦
10.布置作業。
《短詩三首——繁星》評課
王老師首先向孩子們介紹詩集的背景和題目的深意,再對這三首詩進行分類,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在課堂上,通過讀詩、疑詩、猜詩、悟詩、背詩、品詩等環節,把孩子們一步步走進文本,理解文本的意境和詩人的情感,體會現代詩之美。
——程英
北京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王文麗老師執教《短詩三首》,王老師基于本課詩歌的特點,以讀代教,通過描述畫面、抓關鍵詞句、創設情境等方法,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理解并感悟冰心對母愛的贊頌。并讓學生選擇音樂,配樂背誦,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詩意的世界。
—— 福州大學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