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水污染調查報告范文,水污染調查報告3篇范文
一、監測概況
蘭州市地表水水質監測于10月9日、10日進行,共監測9個地表水斷面(含2個聯合監測斷面),其中黃河干流監測斷面為扶和橋、新城橋、包蘭橋、什川橋;一級支流湟水河監測斷面為湟水橋和民和橋(國控點水站);一級支流莊浪河監測斷面為界牌村;二級支流大通河監測斷面為享堂和先明峽橋。
聯合監測斷面共2個,包括一級支流莊浪河界牌村斷面;二級支流先明峽橋斷面。界牌村和先明峽橋均為與武威市界聯合監測斷面。
民和橋(國控點水站)、享堂、界牌村和先明峽橋斷面各設一個監測點,其余斷面各設左、中、右三個監測點,所有斷面共采集水樣19份,分析項目25個(含水溫),共獲取監測數據467個。
二、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
(一)現場質控
采樣桶、采樣瓶經過嚴格洗滌,均達到監測規范分析要求。現場采集20.0%平行水樣。
(二)實驗室質控
樣品分析過程中依據相應標準方法和監測技術規范,進行了空白測定、平行樣測定和密碼樣測定。其中室內平行雙樣達到21.8%,平行樣質控率為28.3%,平行樣合格率為100%;密碼樣質控率為84%,密碼樣合格率為100%。
三、評價方法及評價標準
地表水水質評價方法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試行)》,評價指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中除水溫、總氮、糞大腸菌群以外的21項指標,糞大腸菌群作為參考指標單獨評價。
依據“十三五”《甘肅省水污染防治方案》地表水監測斷面清單所要求的水質類別,扶和橋和新城橋斷面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Ⅱ類水質標準評價;包蘭橋、什川橋、享堂、界牌村、先明峽橋斷面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水質標準評價;湟水橋和民和橋(國控點水站)斷面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Ⅳ類水質標準評價。
四、數據來源
本月上報9個地表水監測斷面的數據,均采用蘭州市環境監測站監測結果。
五、監測結果
黃河干流監測的四個斷面所有指標中,石油類、汞、鉛、鋅、硒、鎘、六價鉻、、LAS和硫化物共10項指標均未檢出;新城橋除上述10項指標外,揮發酚和銅也未檢出,扶和橋和包蘭橋除上述10項指標外,揮發酚也未檢出;其余項目均檢出。新城橋和扶和橋所有參評項目濃度值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Ⅱ類水質標準。包蘭橋和什川橋斷面所有參評項目濃度值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水質標準。單獨評價指標糞大腸菌群均超標,新城橋和扶和橋斷面濃度分別為3.1萬個/L和1.4萬個/L,分別超Ⅱ類標準14.5倍和6倍;包蘭橋和什川橋斷面濃度分別為4.1萬個/L和7.9萬個/L,分別超Ⅲ類標準3.1倍和6.9倍。
一級支流湟水河監測的2個斷面所有指標中,石油類、汞、鉛、鋅、硒、鎘、六價鉻、、LAS和硫化物10項指標未檢出;其余項目均檢出。湟水橋和民和橋所有檢出項目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Ⅳ類水質標準。單獨評價指標糞大腸菌群民和橋斷面為54萬個/L,超標26倍;湟水橋斷面為32.7萬個/L,超標15.4倍。一級支流莊浪河監測的界牌村斷面所有指標中,石油類、汞、鉛、鋅、硒、砷、鎘、六價鉻、、LAS和硫化物11項指標未檢出,其余項目均檢出,所有參評項目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水質標準。單獨評價指標糞大腸菌群為5.4萬個/L,超標4.4倍。
二級支流大通河監測的2個斷面所有指標中,石油類、揮發酚、汞、鉛、鋅、硒、鎘、六價鉻、、LAS和硫化物11項指標未檢出;其余項目均檢出。所有參評項目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水質標準。單獨評價指標糞大腸菌群先明峽橋斷面為0.17萬個/L,達標;享堂斷面糞大腸菌群為9.2萬個/L,超標8.2倍。
六、水質評價結果
黃河干流監測的四個斷面均達標,新城橋和扶和橋均為Ⅱ類水質;包蘭橋和什川橋均為Ⅲ類水質。單獨評價指標糞大腸菌群四個斷面均超標。
一級支流湟水河監測的兩個斷面均達標,湟水橋和民和橋(自動站)斷面均達到Ⅲ類水質,單獨評價指標糞大腸菌群均超標。莊浪河界牌村斷面達標,達到Ⅱ類水質,單獨評價指標糞大腸菌群超標。
二級支流大通河監測的兩個斷面均達標,均達到Ⅱ類水質,單獨評價指標糞大腸菌群享堂斷面超標,先明峽橋斷面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