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田園雜興 意思-四時田園雜興意思
翻開五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第一課是《古詩三首》,第一首就是南宋詩人范成大所寫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看到“其三十一”這4個字,我們不難發現,《四時田園雜興》是一組超大型的田園詩,這一組詩有60首。
那么,《四時田園雜興》描述的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田園生活,是不是每個季節都是15首呢?非也,這一組詩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這5個部分,每一部分的內容均為12首,由此可以看出,范成大對春天的熱愛確實可圈可點,畢竟單單春天這個季節的田園風光內容就占了四成。
有人可能會說,范成大所屬的時代應該特別安逸,應該不會出現我們現在這種“全民坐月子”的奇葩現象。雖然范成大的田園詩氤氳著那一種恬靜、閑適的韻味,但這并不意味著范成大當時生存的環境比我們好到哪里去。
范成大出生于哪個時間段?公元1126年的六月初四:那一年,宋徽宗趙佶把北宋的皇位讓給了兒子宋欽宗趙桓。范成大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國滅掉遼國后揮兵南下,北宋國土瞬間呈現兵荒馬亂的態勢。隨后,金兵勢如破竹攻入北宋首都汴京(如今的河南開封)。不出意外,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雙雙被俘,連同被抓的還有北宋的皇親國戚、北宋當朝大臣三千余人。
什么是靖康恥?這就是靖康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飛所寫的《滿江紅》當中的12個字,足以說明當時的社會環境到底動蕩到了何等程度。皇帝全家被抓,滿朝文武“萬馬齊喑”,老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國仇家恨是當時宋朝社會的“主旋律”,而范成大的田園詩就如同位于亂世之中的一朵奇葩,詮釋著老范超一流的心態。
如果換做我是那個時代的文人,我是絕對寫不出如此優哉游哉的詩句:“晝出耘田夜績麻”的安逸自在,“村莊兒女各當家”的有條不紊,“童孫未解供耕織”的鮮明畫面,還有那“也傍桑陰學種瓜”的天真浪漫,誦讀著這種似乎能夠治愈人心靈的詩句,鄉土氣息濃郁到撲鼻而來,稚童的天真可愛躍然紙上。
范成大所寫的詩句,讓我想起現代作家冰心。冰心雖然是女士,但是她的心態和范成大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同樣處于亂世之中,冰心卻能寫出正能量滿滿的內容,在冰心的筆下,大部分事物都是美的,她所寫內容的幾乎都是完美的“正能量”的文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所謂的“正能量”的文章,魯迅說冰心“太過愛惜羽毛”,從未給過她好臉色;張愛玲看不慣冰心,甚至不想讓自己的名字和冰心同時出現在同一張報紙上;林徽因挖苦她,徐志摩、沈從文等大佬也孤立她......
那么問題來了:同樣在亂世中寫“正能量”詩句的范成大,其人際關系又是怎樣的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