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詩選摘抄1000字,艾青詩選摘抄1500字
9、《艾青詩選》
一、作者簡介
艾青(1910年-1996年),原名蔣正涵,字養(yǎng)源,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當代文學家、詩人。1928年中學畢業(yè)后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lián)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fā)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后陸續(xù)出版詩集《火把》(1941)《向太陽》(1947)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建國后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彩色的詩》《域外集》《雪蓮》《艾青詩選》等。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1985年,獲法國藝術最高勛章。其詩作《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
二、原著主要內容
《艾青詩選》(北京燕山出版社)分4輯。收入作者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共53首(篇)。艾青早期的詩歌,注重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來捕捉和選擇意象以凝結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詩歌藝術顯著的特征之一,如早期的《蘆笛》、《巴黎》、《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戰(zhàn)時期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愛這土地》、《北方》、《吹號者》、《火把》、《向太陽》,他以敏銳的觀察力,現(xiàn)實主義手法,描摹出了當時歷史背景下祖國和人民遭受的苦難,同時他的詩篇也激勵了千千萬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為神圣的國土而英勇斗爭;新時期的《光的贊歌》、《魚化石》等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艾青詩選》是一部集歷史性、思想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詩集,高度濃縮了作者的思想,蘊含著強烈深沉的情感。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通過對乳母大堰河的回憶和追思,歌頌了貧苦婦女勤勞、善良的美好品質,描寫了她的悲慘命運,并詛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劇命運的黑暗社會。
《復活的土地》詩人將一個受盡凌辱的偉大民族正在覺醒奮起的姿態(tài)和精神,以及詩人自己“拂去往日的憂郁”與蘇醒的大地一起迎接戰(zhàn)爭的歡欣和誓言,如銘刻碑文似的簡潔而深刻地構勒了出來。預言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即將來臨,也體現(xiàn)了詩人對解放的向往與愛國之情。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詩人描繪了一幅幅發(fā)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生活畫面,構成了一種悲劇場景。那“蓬發(fā)垢面的少婦”,那“年老的母親”,還有那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墾殖者”,他們都是中國大地上的一些普通人民,甚至是一些下層人民。表達了詩人對民族苦難的同情及深厚的愛國熱情。
《北方》悲嘆北方的貧瘠落后以及戰(zhàn)爭給北方民眾帶來的苦難,又謳歌北國民眾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具有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懷。
《我愛這土地》作者借一只飽受磨難,拼盡全力用整個生命去歌唱的鳥的形象,表達了對祖國深沉而真摯的愛,愿為祖國獻出一切的決心。
《黎明的通知》這首詩熱情歌頌了光明、幸福的象征——黎明,抒發(fā)了詩人期待革命勝利的強烈愿望,傾吐了作者對新生活的向往之情。
《太陽的話》詩人用太陽象征光明和希望,詩歌傾訴著民族的苦難,歌頌了祖國的戰(zhàn)斗,滲透著時代的氣息,以滿腔的熱情喚起民眾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斗爭中,改變現(xiàn)狀,為中國開辟光明美好的未來前程。
《向太陽》作者以太陽來象征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希望,采用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抒發(fā)抗戰(zhàn)高潮到來之時的激奮之情。
《火把》是一首展現(xiàn)抗戰(zhàn)時期青年生活道路的青春歌曲,它是一部以寬廣生活為背景,描述了一個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在人民群眾的集體行動中接受教育、堅定信念的故事。詩歌主要是通過正確理解人生、愛情的意義,表現(xiàn)主人公對革命的渴望、猶豫和轉變。
《魚化石》是一首哲理詩,是詩人艾青“歸來”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獨具特色的歌,作為詠物詩,它借助對一種生物被無故塵埋的血淋淋的事實的描述,抒發(fā)了對逝去生命的祭奠與悼惜之情。他從魚化石中獲得了從親歷的特殊體驗中所總結的慘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并且通過象征手法,用鮮明生動的意象、樸素平凡的語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光的贊歌》贊美“光”這一神奇的物質,贊美“光”帶來的社會文明,以及“像光一樣堅強”的社會正義,詩歌飽含著睿智哲思。
《礁石》作者采用旁觀者的敘述視角,描繪了無數(shù)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以及礁石面對浩瀚的海洋屹立不動的畫面。
三、主要內容評析
艾青的詩歌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現(xiàn)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與追求。艾青從對農(nóng)村勞動人民的熱愛和接近他們的要求出發(fā),一直向他們呈獻著自己最真切的詩情。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xiàn)實的、富于戰(zhàn)斗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以精美創(chuàng)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fā)展的重要收獲。
艾青詩歌具有獨特的意象和主題,其中心意象是太陽和土地,主題則是愛國主義。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愛這土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向太陽》、《吹號者》等。
“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對祖國和人民的最深沉的愛。艾青他“我始終是曠野的兒子”(《曠野(又一章)》),“我愛這悲哀的國土”(《北方》)。當“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時,他滿懷深情地寫到:“中國,/我在沒有燈光的晚上/所寫的無力的詩句/能給你些許的溫暖嗎”。更寫出了“游動于地心的熱氣”、“土地——農(nóng)民”的復活:“我們的曾經(jīng)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復活了”;寫出了“土地——農(nóng)民”的翻身與解放。這正是對于土地的痛苦、復活與解放的描繪,真實地寫出了中國農(nóng)村現(xiàn)實的靈魂。正因為他深沉的摯愛祖國,才對苦難現(xiàn)實憂心如焚;縱然無力正乾坤,他也要用這愛的火花,愛的熱力給祖國帶來一點溫暖。這里袒露的是一個多么忠實的靈魂啊。
“太陽”的意象表現(xiàn)了詩人靈魂的另一面:對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熱烈的不息的追求。詩人幾十年如一日地熱情謳歌著:太陽,光明,春天,黎明,生命與火焰,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題”。如他寫的《向太陽》和《黎明的通知》。
艾青的詩歌凝聚著詩人對祖國命運的深沉憂患意識。在抗日戰(zhàn)爭的炮火中,艾青四處漂泊、流浪,看到“那上面,合著霧、雨、雪一起,占據(jù)了大地的,是被和封建主義搜刮空了的貧窮”。為此,他心里極為悲憤和不安。他在許多詩中,懷著不盡的憂郁,抒發(fā)著對國土淪喪、主權旁落的悲痛心緒和對與土地和而為一的廣大勞動人民命運的關切和探索。他在矚望著“平凡、單調、簡陋/與卑微的田野”以及“徒然而無終止的勤勞”,“不可逃避的貧窮”的同時,還痛心于“而寒冷與饑餓,/愚蠢與迷信啊,/就在那些小屋里/強硬地盤著……”。當他注視著“古老的鄉(xiāng)村”、“鄙陋的村莊”與“長久的被蒙蔽,欺騙與愚弄”的村民的時候,他的“微微發(fā)痛的胸中”,“永遠地洶涌著生命的不羈與狂熱的欲望”,以及“難于抑止的憂郁”。他懷著“痛苦的激情”追問:“要到什么時候我的可憐的村莊才不被嘲笑呢? /要到什么時候我的老實的村莊才不被愚弄呢?”這種詩緒既是中國歷史和現(xiàn)實所賦予的,也是詩人心靈折射苦難現(xiàn)實而凝聚成的審美結晶。他的詩歌總是充滿“土地的憂郁”,詩歌中主要意象“光明”把新詩推向一個新階段。如《向太陽》《火把》,借助太陽、索求火把,表達了驅逐黑暗、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詩人也因此被稱為“太陽”和“火把”的歌手。
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對祖國和人民的最深沉的愛。太陽的意象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熱烈的、不息的追求。愛國主義是艾青作品中永遠唱不盡的主題,詩人通過意象表達了一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種感情在近代中國人民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四、藝術特色
《艾青詩選》收集了艾青詩歌的主要作品,這些詩歌注重通過描寫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引起感覺、發(fā)揮聯(lián)想、捕捉和選擇意象以凝結成形象自,形成了他詩歌藝術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樸素、凝練、想象豐富、意象獨特、講究哲理,是艾青詩歌的一貫特點。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現(xiàn)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與追求。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
1.具有獨特的意象和主題。其中意象像是土地與太陽,主題則是愛國主義。在艾青詩歌中,“土地”意象、“太陽”意象在他詩中多次出現(xiàn),“土地”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深愛、對人民的深愛。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對祖國和人民的最深沉的愛。在《我愛這土地》:“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這里“土地”象征著生“我”養(yǎng)“我”但又多災多難的祖國,《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不僅是生命養(yǎng)育者的象征,更是人類母親的象征。用真實而樸素的詩句,說出了詩人內心深處永恒的土地情結,這里表達的是一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太陽”意象則表達了詩人對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向太陽》中日出意味著新時代的誕生,“我看見日出,比所有的日出更美麗”,因為這是多災多難的祖國的日出。在《黎明的通知》中黎明是“白日的先驅,光明的使者”,黎明是抗日艱苦時期人們?yōu)橹畩^斗的勝利,是人們渴望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2.具有憂郁的詩緒。艾青式憂郁的詩緒,是他獨有的,“憂郁”是滲透了詩人的靈魂,永遠擺脫不掉的,是構成艾青詩歌藝術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這種憂郁里,浸透了詩人對祖國、人民的極其深沉的愛,更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的忠實和深刻的思索。如《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因幼年時期被父母冷落,少年時期飄泊異鄉(xiāng),三年的因徒生涯,人世間的不公,祖國的危難..這些自然而然的注入她的字里行間,形成了沉郁的底色。他用樸實的感情、深重的情感、細膩的筆觸敘述了自己的身世與乳母深切的情感,以及乳母省錢的凄苦與死后的悲哀。但艾青的憂郁并不是消極的,其所給予讀者的是一種“深沉”的力量,表現(xiàn)的是他對美好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和堅強的信念。如《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乞丐》寫出了土地——農(nóng)民受蹂躪的痛苦;《復活的土地》 寫出了土地——農(nóng)民的復活;《春雨》 寫出了土地——農(nóng)民的翻身和解放。通過這種描繪,艾青的詩真實而生動地寫出了中國農(nóng)村現(xiàn)實的靈魂,和土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和土兵的生活和斗爭。
3.散文化了的詩情律動。艾青不僅以詩人飽滿的情懷去感受生活,表達自由解放的理念,在他樸素的詩行里,他又獨特地運用他曾作為畫家的眼睛,從散文和繪畫當中汲取詩美藝術之精華。他的散文式的詩句常以長短相間,自由活潑地表現(xiàn),無拘無束;加上鮮活樸實的口語,力求一種隨詩情而產(chǎn)生的“內在旋律美”,與詩行內在節(jié)奏、音律與意象相一致和融合的色彩感受;他的詩,意象愈發(fā)豐滿,顯得那般絢麗;詩體自由的新詩創(chuàng)作追求,亦是他一生詩歌事業(yè)的偉大貢獻。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shù)、行數(shù)的整齊劃一。但是又運用有規(guī)律的排比、復沓,造成一種變化中的統(tǒng)一。如《獻給鄉(xiāng)村的詩》和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都顯示了這一特色。他熟練地描繪出鄉(xiāng)村的山水:“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你的關閉了的故居檐頭的瓦菲/你的被曲押了一丈平方的園地/你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詩中有畫,畫中有情。其寫景繪形繪神,飽和著詩人深切的思念與痛楚回憶,詩節(jié)前后的間接反復和詩行排比的形式使散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約束, 仍保持詩的基本特征,開創(chuàng)了散文與詩的滲透和融合。
他的詩歌,以現(xiàn)實主義為主體,汲取了象征主義的養(yǎng)分,風格樸素清新、深沉雋永,明朗并不直露,時有含蓄也不晦澀,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
五、精彩片段賞析
原文一:
我愛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賞析:這首詩寫于抗戰(zhàn)初期,它集中展現(xiàn)了艾青對土地的一片赤誠之愛。
全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xù)寫出歌唱的內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后魂歸大地,最后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心。
詩以假如開頭,顯得新奇,富有獨創(chuàng)性,便于化人為鳥,把詩境推向虛擬的藝術境界。接下來,詩人便向我們敘述他要歌唱的對象。從句式上看,用的是排比句;從方法上看,用的是類似電影蒙太奇式的特寫鏡頭,向我們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這些都是博大的自然或宇宙意象,但詩人選擇了這幾種典型的形象,極其簡潔、鮮明,卻又能讓我們產(chǎn)生豐富的想像和聯(lián)想,弓|起深刻的沉思。值得指出的是,詩人在土地、河流、風、黎明前都特意加上了帶有感彩的形容詞或修飾語,使它們一個個都轉化成了富有象征意味和暗示力的畫面,既暗示了祖國多災多難的命運,也暗示著人民的不屈與抗爭,以及大地上仍然在生長著的希望,同時還暗示著詩人要竭盡全力,與其共命運,為他們而歌唱;即使死了,也要埋進這片土地,用自己的身軀去肥沃這片土地。從構思的角度看,到這里,詩人仍然緊扣鳥兒這個虛擬的形象(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讓其生前與死后形成強烈的對比,于對比中表現(xiàn)出鳥兒對土地的執(zhí)著、赤誠之愛,從而也藝術地塑造了一個土地忠誠的歌者形象。詩的結尾詩人巧妙地宕開一筆,寫下了兩行形象突出、感情進一步升華的結尾。令人讀后怦然心動,過目難忘,吟誦不已。
全詩的感情是強烈而內在的,基調是深沉而憂郁的。可以說,時代的投影與真實的感受相結合,使得這首詩的感情顯得極為真誠,更有感染力,更能撥動讀者的心弦。
原文二:
盼 望
艾青
一個海員說,
他最喜歡的最起錨所激起的那
一片潔白的浪花……
一個海員說,
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fā)出的
那一陣鐵鏈的喧嘩……
一個盼望出發(fā)
一個盼望到達
一九七九年三月 上海
【賞析】《盼望》是一首精致凝煉的抒情短詩。
首先,詩作構思新穎奇特,詩人僅僅選擇了海輪起錨準備開航、返航時準備拋錨的兩個瞬間,表達了船員的心情和愿望——“出發(fā)”和“到達”。詩人選取了兩位海員看來是相反的愿望,卻表達了同一種心情,即對航海事業(yè)的無限熱愛之情。
其次,詩人在結構上作了精心剪裁和巧妙布局。第一個海員對起錨是“喜歡”,第二個海員對拋錨是“高興”,他們所關注的焦點都是船上的鐵錨。但第一個是視覺形象,是“起錨所激起的那一片潔白的浪花……;第二個是聽覺形象,“拋錨所發(fā)出的那一陣鐵鏈的喧……。兩組意象并列,語言組合長短對等,音律節(jié)奏相同,只不過在動詞和形容詞上有所不同,既有浪花的色彩,又有錨鏈的聲音,生動鮮活,給讀者以視覺和聽覺的感受,完成了詩人刻意追求的藝術感染力和審美作用。
這首詩也是一首意蘊深刻的富有哲理的象征詩。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一個追求目標達到了,又要去追求另一個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盼望》不就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藝術寫照嗎?每一個人都是海員,每一個人都希望“出發(fā)”和“到達”。因此,《盼望》這首詩給讀者的啟迪是豐富多義的,藝術審美效果是高尚強烈的。
六、中考典題
一、選擇題
1、(2022年四川南充)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著名詩人艾青重回詩壇之后,詩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作品總是充滿“土地的憂郁”,《我愛這土地》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B.要保證口罩的合格生產(chǎn),熔噴布質量是重要條件。(“ 質量”一詞本身包含好與壞兩方面,句中“合格生產(chǎn)”與“質量”犯了一面對兩面的語病)
C.閭,居民聚居處。古代以二十五家為一閭,貧者居住周左,富者居住周右,故以“閭左”來指代貧苦人民,
D.新聞特寫與消息都是新聞體裁。兩者差異在于,新聞特寫往往描繪新聞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則主要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
2、(2021年貴州黔東南)請你從下列詩句中,選出不是艾青創(chuàng)作的一項( )
A.所有的葉是這一片/所有的花是這一朵/繁多是個謊言/因為一切果實并無差異。
B.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她是童養(yǎng)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C.中國的路/是如此的崎嶇/是如此的泥濘呀/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
D.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3、(2021年貴州黔東南)你將朗誦艾青的詩歌《毛澤東》,下面是詩歌節(jié)選,你認為選擇哪種語氣語調來朗誦,才能表達出作者對毛主席的愛戴、敬仰之情。( )
毛澤東在哪兒出現(xiàn)/哪兒就沸騰著鼓掌聲——/ “人民的領袖”不是一句空虛的頌詞/他以對人民的愛博得人民的信仰!
A.沉痛、傷感 B.憂愁、哀婉 C.激昂、深情 D.惆悵、婉轉
4、(2021年江蘇宿遷)下列有關名著的表述正確的兩項是( )( )
A.《駱駝祥子》中虎妞難產(chǎn)而死后,雖然小福子愿意與祥子過日子,但祥子因負不起養(yǎng)她兩個弟弟和一個醉爸爸的責任,狠心拒絕了她。
B.《西游記》第七十六回中,悟空故意不扯救命索,讓八戒被二魔象怪卷走,氣得三藏大罵悟空無情無義,這體現(xiàn)了悟空自私狹隘的面。
C.法布爾的《昆蟲記》是研究昆蟲的科普巨著。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關于人類社會與人生的思考。語言平實,通俗易懂,但缺少幽默感。
D.《艾青詩選》主題鮮明,意象豐富。其中“土地”凝聚著詩人對祖國母親最深沉的愛,“太陽”表現(xiàn)了詩人對光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E.《水滸傳》善用“穿針引線”的方式構思情節(jié),如晁蓋派吳用報恩,引出宋江殺閻婆惜的故事:宋江避難柴進莊園,又引出武松的故事。
5、(2020年山東濰坊)下列關于文學作品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海底兩萬里》中的尼摩船長是獻身科學的探索者,也是反對壓迫和殖民主義的戰(zhàn)士。作者通過他表達了對科學、社會正義和人類平等的不懈追求。
B.《長征》中既有對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領袖濃墨重彩地描繪,也有對眾多無名紅軍戰(zhàn)士細致入微的刻畫,展現(xiàn)了紅軍歷盡艱險轉戰(zhàn)大半個中國的歷史。
C.《愛艾青詩選》常借“太陽”表達對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我愛這土地》中,詩人化身為鳥,抒發(fā)了對自己對土地深沉的眷戀之情。
D.《飛向太空港》這部長篇小說全面詳實的記錄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天人成功的用“長征三號”火箭將美國“亞洲一號”衛(wèi)星送入太空的過程。
6、(2020年四川成都)如果要編一本《愛與痛的詩行——艾青詩選》,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哪兩首更適合入選?( )
A.《魚化石》 B.《北方》 C.《刈草的孩子》 D.《我愛這土地》
7、(2020年黑龍江齊齊哈爾)下列對名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艾青詩選》中收錄了著名詩人艾青的大量詩作,這些詩作的特點是力量雄渾,語言直截了當,意象強烈鮮明。
B.《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它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長駕駛著自己設計制造的潛水艇“諾第留斯號”,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C.《水滸傳》中宋江的綽號“及時雨”、吳用的綽號“智多星”、林沖的綽號“行者”。
D.《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芒的長篇小說。主人公保爾身上凝聚著那個時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質——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8、(2019年廣西梧州)下列關于名著內容闡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尼摩船長常能運用科學知識帶領大家脫離險境,如當鸚鵡螺號遭遇土著人圍攻時,尼摩船長將電通到船的鐵梯扶手,土著人觸電后嚇得魂飛魄散退走了。
B.《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說的是為了促成孫、劉聯(lián)合大業(yè),諸葛亮跟隨周瑜來到江東,與江東眾謀士展開舌辯,駁得眾人無話可答。
C.“我是大火中的一點火星,趁生命之火沒有熄滅,我投入火的隊伍、光的隊伍,把‘一’和‘無數(shù)’融合在一起,為真理而斗爭。”出自艾青《光的贊歌》
D.傅雷關注孩子的成長,在孩子遇到困難意志消沉時,用克利斯朵夫的例子來啟發(fā)他,希望他能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
9、(2019年浙江杭州)根據(jù)你對艾青詩歌的了解,選出不是評論艾青詩歌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長詩,用沉郁的筆調細寫了乳娘兼女傭(“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歡《大堰河》。——茅盾
B.歸真返璞,我愛好他的樸素、平實,愛讀他那用平凡的語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寫出的激動人心的詩篇。——唐弢
C.他的詩把我們從懷疑、貪婪的罪惡的世界,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里去……它能使我們在心里重溫著在海濱以貝殼為餐具,以落葉為舟,以綠草上的露點為圓珠的兒童的夢。——鄭振鐸
D.在國難當頭的年代,詩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動人的力量,而詩人那種不斷轉折和強化的抒情方式,當然也是和充滿險阻坎坷的時代相吻合的。——孫光萱
10、(2019年吉林)下列關于名著內容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了主人公奧斯特洛夫斯基從不懂事的少年最終成為一名鋼鐵般戰(zhàn)士的故事。
B.《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寫給父母的家信摘編。
C.《格列佛游記》以主人公格列佛的四次航海冒險經(jīng)歷為線索,揭露并批判了日本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
D.《艾青詩選》涵蓋了詩人艾青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艾青的作品主要描寫土地、太陽、火把、黎明等具有象征意味的事物。
11、(2019年湖南長沙)下列關于名著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艾青作品里常出現(xiàn)的“光明”是中國必勝信念的象征,埃德加斯諾的傳記小說《紅星照耀中國》向全世界宣告:毛澤東就是那顆給全中國帶來光明的閃亮紅星。
B.吳承恩根據(jù)玄奘出游的傳說虛構了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儒勒凡爾納把潛水艇想象成“諾第留斯號”船,虛構了它在大海航行中遭遇種種驚險的故事。
C.《簡?愛》中的簡?愛和《駱駝祥子》中的虎妞都經(jīng)歷了生活中的磨難,但是依然人格獨立,心靈強大,具有強烈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與平等。
D.《儒林外史》的諷刺手法很有特點它將諷刺的鋒芒隱藏在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中,通過夸張的描寫,鞭撻丑惡,揭露虛偽。
12、(2019年湖北孝感)選出下列對作家作品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 )
A.法國作家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向往遠航探險。正是由于凡爾納無限的好奇
心和豐富的想象力,《海底兩萬里》才得以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B.《儒林外史》中作者吳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為全書的“楔子”, 是以王冕為例,揭示功名利祿對讀書人靈魂的毒害,表達對封建科舉制度的批判。
C.當我們讀到《艾青詩選》中” 當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時候,田野是多 么新鮮”這樣鮮活的詩句時,我們不僅驚嘆其非凡的想象力,還從內心激起了對“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D.法布爾的《昆蟲記》為我們展示了許多昆蟲的另一面:勤勞的螞蚊竟然是殘暴的掠奪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蟲,竟是個能工巧匠;看似惡毒的朗格多克蝎,卻對自己的孩子關愛有加……
13、(2018年福建)下列文學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又稱為“詩三百”。
B.冰心和巴金都是現(xiàn)代詩人,代表作分別為《繁星》和《我愛這土地》。
C.戲劇往往在矛盾沖突中展現(xiàn)人物性格,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形象。
D.海倫?凱勒是美國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
二、填空題
14、(2022年四川廣安)名著閱讀
九年級二班最近開展了名著閱讀活動。同學們閱讀名著后,從圖書館或網(wǎng)上搜集了一些資料,分小組對不同的作品進行了探究:
第一小組舉行了關于《艾青詩選》的問答賽。
問題一: 20世紀30年代,艾青詩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 ”和“太陽”;問題二:艾青的成名作是《_________》。
假如你是該小組成員,請作答。
15、(2021年浙江杭州)閱讀名著,要有合適的關注點,如下表所列。參照示例,選擇一項舉例分析。
序號
作品
關注點
①
《朝花夕拾》
“回憶中的我”和“寫作時的我”兩種敘述視角表達的不同情感
②
《名人傳》
傳主的典型事例反映的精神品質
③
《艾青詩選》
意象的鮮明特點及其表達的情感
16、(2020年吉林長春)
閱讀下面的詩句,按要求填空。
饑饉的大地,
朝向陰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顫抖著的兩臂。
中國的苦痛與災難,
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摘自《艾青詩選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人民文學出版社)
艾青的詩歌創(chuàng)作在20世紀30年代達到了岷峨高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所選詩句借助 這一意象,抒發(fā)了
的情感。
17、(2020年江蘇揚州)欣賞艾青的詩《礁石》,從下列兩個任務中選擇一個完成。
任務一:簡析《礁石》中象征手法的作用。
任務二:以“荷”為題,運用象征手法,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不超過四句(不含題目)。
礁石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18、(2019年甘肅天水)閱讀名著片段,回答問題。
它以難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它去
當它來時,我聽見
冬蜇的蟲蛹轉動于地下
群眾在曠場上高聲說話
城市從遠方
用電力與鋼鐵召喚它
詩中的“它”指的是 , 本詩蘊含著詩人艾青對 的向往和追求。
19、(2019年貴州貴陽)下面詩歌片段分別節(jié)選自艾青的作品《①____》和《②_______》
三、簡答題
20、(2022年江西省中考題)給艾青詩歌《刈草的孩子》做一個批注。
夕陽把草原燃成通紅了。/刈草的孩子無聲地刈草,/低著頭,彎曲著身子,忙亂著手,/從這一邊慢慢地移到那一邊……
草已遮沒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叢里我們只看見:/一只盛草的竹簍,幾堆草,/和在夕陽里閃著金光的鐮刀……
21、(2022年甘肅武威市)有人說艾青這兩首詩中的“煤”和“礁石”都象征著中華民族,請你簡要分析。
22、(2022年江蘇揚州)從下列三則片段中任選一則,結合內容,自選角度(如形象、情感等),說說你從中獲得的“美”的感受。
片段一:
“還有一件要緊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別太大,把整個封面都占滿了:兩次
來信,一封是路名被郵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我的姓名被貼去一只角。因為信封上實在沒有地方可貼郵栗了。你看看我給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樣才合適。”
(摘自《傅雷家書》,1954年9月4日傅雷給傅聰?shù)男?
片段二;
“坐了半日,日色已經(jīng)西斜,只見兩個挑糞桶的,挑了兩擔空桶,歇在山
上。這一個拍那一個肩頭道:‘兄弟,今日的貨已經(jīng)賣完了,我和你到永寧泉吃一壺水,回來再到雨花臺看看落照!’”
(摘自《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諸葛佑僧寮遇友杜慎卿江郡納姬》)
片段三;
“我懷念那:同著伙伴提了篾籃/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擷豆英的美好的時
刻啊一我常進到最密的草叢中去,讓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漿也濺滿我的褲管,這是自然給我的撫慰,我將狂歡而跳躍……
(摘自《艾青詩選?黎明》)
23、(2022年浙江舟山)學習部長建議把《艾青詩選》《紅星照耀中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三部名著組合起來,進行專題探究。請你參照示例,設計一個合適的探究專題并寫出具體的探究思路。
24、(2020年四川眉山)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民族所表現(xiàn)出來的深情大愛,《艾青詩選》和《傅雷家書》都體現(xiàn)了這一主題。請在兩部作品中任選一部,結合作品內容分析是如何體現(xiàn)家國情懷的。要求:《艾青詩選》舉出具體篇目(不少于兩首);《傅雷家書》結合具體內容。100字左右。
25、(2019年呼和浩特)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請你從《艾青詩選》中列舉出三首以“土地”為意象的詩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詩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26、(2019年浙江嘉興、舟山)徐志摩“完全詩意的信仰”,讓他最終等到了彩虹;保爾為人類解放而斗爭的信仰,使他成為了鋼鐵戰(zhàn)士。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同學們在紅船邊重讀經(jīng)典,開展以“信仰”為主題的閱讀活動。
請你從下列名著中任選一部,說說你從作品中讀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樣的信仰,并結合名著的特點和相關內容闡述你運用了怎樣的閱讀方法。
A.《艾青詩選》 B.《紅星照耀中國》 C.《西游記》
27、(2019年江西)班級擬開展“走進名著,與作者對話”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從下面“專題探究”中選擇一個專題,以“一位忠實的讀者”的名義,給作者寫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數(shù)200左右。
[專題探究]
專題一:孫悟空的“不變”《西游記》
專題二:跟法布爾學觀察《昆蟲記》
專題三:探討詩歌的意象《艾青詩選》
四、閱讀題
28、(2019年廣西百色)名著導讀。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嘗到飯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補好了兒子們的為山腰荊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兒被柴刀砍傷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兒們的村衣上的虱子一顆顆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顆雞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
(1)選文出自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著名詩人___的成名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
(2)結合以上詩句,簡要談談如何品讀現(xiàn)代詩歌。
29、(2019年浙江麗水)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語境完成后面的題目。
吹號者從鋪散著稻草的地面上起來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濕的泥地上,
他輕(jié)____地綁好了裏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過了臉,
他看著那些發(fā)出困(fá)____的鼾聲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攜去了他的號角;
門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沒有到來,
那 醒他的
是他自己對于黎明的
過于殷切的想望。
(節(jié)選自《艾青詩選?吹號者》)
(1)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輕(jié) 困(fá)
(2)加點字“埋”在文中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
A.mái B.mán
(3)填入文中 正確的一項是( )
A.驚 B.警
30、(2023年安徽蕪湖模考)閱讀《黎明的通知》中的選段,回答問題。
①為了我的祈愿
詩人啊,你起來吧
②而且請你告訴他們
說他們所等待的已經(jīng)要來
③說我已踏著露水而來
已借著最后--顆星的照引而來
④我從東方來
從洶涌著波濤的海上來
⑤我將帶光明給世界
又將帶溫暖給人類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請帶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類
和遠方的沉浸在苦難里的城市和村莊
⑧請他們來歡迎我——
白日的先驅,光明的使者
(1)用文中原話回答。
“黎明”的任務是:
詩人的任務是:
(2)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來理解③④兩節(jié)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顆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來的 ,“東方”“海上”則具體說明了“黎明”到來的 ,“洶涌著波濤”則說明了“黎明”歷經(jīng) 而來的情狀。
(3)簡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類/和遠方的沉浸在苦難里的城市和村莊”的含義。
9、《艾青詩選》
七、中考典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充滿‘土地的憂郁'”和《我愛這土地》是前期的特色和作品)
2、A(不是,這是聶魯達的詩句。BCD是艾青的作品。)
3、C(毛主席是令人敬仰、愛戴的偉大領袖,要表達對主席的這種敬仰之情,朗讀詩歌時自然是激昂、充滿深情的語氣語調。)
4.AD(《西游記》 第七十六回中,當八戒要去和二魔象怪較量時,行者暗笑道“也是捉弄呆子一番!”由此可以看出悟空喜歡搞惡作劇。因此B項中“體現(xiàn)了悟空自私狹隘的一面”表述有誤。《昆蟲記》的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有趣,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情趣和詩意,同時兼具人文精神,人性與蟲融,知識、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散發(fā)著濃郁的文學氣息。因此C項中“缺少幽默感”表述有誤。《水滸傳》中晁蓋派劉唐帶著黃金和感謝信給宋江,結果被閻婆惜發(fā)現(xiàn),閻婆惜趁機要挾,宋江怒殺閻婆惜。因此E項中“晁蓋派吳用報恩”表述有
誤。故選A、D兩項。)
5、D(《飛向太空港》是報告文學)
6.BD(考查主題是“愛與痛”,情感要求熾烈,直抒胸臆。A.《魚化石》寫于1978年,是詩人艾青“歸來”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獨具特色的歌。作為詠物詩,它借助對一種生物被無故塵埋的血淋淋事實的描述,抒發(fā)了對于逝去生命的祭奠與悼惜之情,是對一種不公正的社會現(xiàn)象的控訴,表現(xiàn)的是“痛”;B.《北方》寫于1938年2月,戰(zhàn)火迅雷般逼近了黃河,詩中既有“痛”——民族的深遠的苦難與土地的蒼茫所帶來的令靈魂驚醒的沉重感,又有“愛”——“我愛這悲哀的國土,/古老的國土/——這國土/養(yǎng)育了為我所愛的/世界上最艱苦/與最古老的種族。”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操;C.《刈草的孩子》寫于1940年,詩人告訴讀者,在那樣的時代,民不聊生,人們生活困苦,這困苦甚至也直接壓在了孩子身上,表現(xiàn)的是“痛”;D.《我愛這土地》寫于1938年秋天,此時正是抗日戰(zhàn)爭的初期,面對這樣場民族的劫難,詩人艾青一方面感受著人民的痛苦(“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另一方面卻又把自己的深切的悲痛轉化為對祖國、對人民的永不改變的忠誠(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成為“愛與痛”的凝聚;故選BD。)
7、C(林沖的綽號“豹子頭”)
8、B(諸葛亮跟隨魯肅來到江東,與江東眾謀士展開舌辯,駁得眾人無話可
答。)
9、C(選項“他的詩”指的是泰戈爾的詩,和艾青無關。)
10、D(A.奧斯特洛夫斯基一保爾?柯察金; B.父母一孩子傅聰、傅敏;C.日本一英國。)
11、D(A.應為“中國及其領導的紅色革命猶如那顆給全中國帶來光明的閃亮紅星”。B.“諾第留斯號”是小說《海底兩萬里》中尼摩船長自己設計制造的潛水艇。C.虎妞是對命運無可奈何的底層市民階級女性形象。)
12、B(王冕在小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個小說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點,這是作者在小說中極力贊揚的一個人物,因此B項有誤。)
13、B(巴金的主要成就不是詩,不能稱之為詩人,而且《我愛這土地》不是巴金的作品,是艾青所寫。)
二、填空題
14、土地 《大堰河——我的保姆》
15、①示例:稱呼阿長,從“回憶中的我”視角,叫她“阿長”,表達對她的厭煩;從“寫作時的我”視角,稱呼她為“長媽媽”,表達對她的感激和懷念。
②示例:貝多芬,在經(jīng)歷失聰?shù)拇驌簟矍榈娜笔А⒔?jīng)濟的窘迫之后,仍能創(chuàng)作出《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等一系列不朽的杰作,反映了他直面苦難、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
③示例:詩人創(chuàng)造了“太陽”“火把”“光”等明朗、熱烈的意象,表達驅逐黑暗、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
16、土地 抒發(fā)了作者對蒼老、衰弱,正備受苦難的祖國感到萬分悲哀的情感。
17、賞析《礁石》,象征手法運用形象生動、意蘊深刻,在本小詩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詩中“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一個個浪”指的是生活中遭遇的種種磨難多,“刀砍過“指磨難的傷害之大,”破碎、散開、站在、微笑“是指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我們要勇敢的迎接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不畏艱難,堅定樂觀。
18、太陽 光明 (或未來)
19、①《大堰河——我的保姆》②《光的贊歌》
三、簡答題
20、示例:在對孩子這個主體意象進行描寫時作者運用了“忙亂”“慢慢地”“小小的身子”等詞語,寫出孩子很小,小到身軀被麥子遮擋,還不會用鐮刀,就擔負起生活的重任,他們揮舞“閃著金光”的鐮刀,不免讓人揪心,這一系列的詞語寫出了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人們生活的艱辛,民族的苦難。
21、煤:中華民族有像煤一樣的歷史,有煤所遭受的災難,曾經(jīng)像煤一樣長久地沉默,更像煤一樣蘊含著無窮無盡的能量,憧憬著光明燦爛的前景。
礁石:海浪無休止地撲向礁石,但礁石“依然站在那里”,象征雖遭受種種困擾和擠壓,但依然英勇頑強的中華民族。(意思對即可)
22、示例1《傅雷家書》:選段中,“一件要緊的小事”“你看看我給你的信”
等字眼,處處體現(xiàn)著傅雷作為一名父親,對兒子細致入微地關心,嚴肅中透出親
切,深刻卻不脫離日常,充滿長者的人生智慧和經(jīng)驗,又飽含著父親對兒子的殷
切掛念,簡短的一段話充滿著“父愛”這一光輝的人性之美。
示例2《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諸葛佑僧寮遇友杜慎卿江郡納姬》:“兩個挑
糞桶的”,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打算去“永寧泉吃一壺水”“回來再到雨花
臺看看落照”,粗俗勞累沉重的勞作,辛苦的日子。但有相契的友人,也有美
好的生活,品茶、看落日。何等的風雅,悠閑,這就是南京普通淳樸的熱愛生活。
這是真實、暖心、又美好的。
示例3《艾青詩選?黎明》:文段語言明麗瀟灑,娓娓動聽,“和小伙伴去采豆莢、
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等畫面,充滿深情、充滿生活氣息,雖為詩歌,但卻有散
文的不修飾的美,無需涂脂抹粉的本色,充滿積極的生活氣息。反映了當時處于
黑暗之中的民眾,對于黎明,對于光明的一種渴望。
23、示例1探究專題:三部名著“愛國情懷”探究
探究思路:①精讀《艾青詩選》中寫于20世紀30年代的詩歌,體會詩人對士地、
對祖國的深情,通過反復朗誦深刻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
②探究《紅星耀中國》中領袖人物和紅軍將領的革命之路,并做好閱讀筆記,體
會中國人的堅定信仰。
③梳理保爾柯察金的革命成長史,精讀修筑鐵路、雙口失明后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等重
點情節(jié),感受他對革命信仰。
④總結三部名著中體現(xiàn)出來的愛國情懷,提煉觀點,寫一箱以愛國情懷為主題的
演講稿,在小組交流會.上進行演講。
示例2探究專題:三部名著體裁特點探究
探究思路:①根據(jù)詩歌文體特點,朗通《艾青詩選》經(jīng)典篇目,總結作品在意象
選擇、藝術手法運用等方面的特色。
②《紅星照耀中國》是紀實文學作品,把握文本“用事實說話"的特點,讀懂事
實,圈畫作者在記錄事實的過代程中穿插的分析和評論,讀出作者的觀點。
③《鋼鐵是怎么煉成的》是外國小說,通過梳理情節(jié),分析保爾形象等方式,把
握保爾身上凝聚的那個時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質,感受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
24、示例一:我選《艾青詩選》。《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作者一方面寫自己對乳母的感情,另一方面作者把人民棲息的“土地”作為一種意象,反映著詩人希望周圍的所有人能夠團結一致,繼而為自己的祖國盡一份力的愿望。《黎明的通知》 里“我”化身成為了光明的使者,為祖國大地帶去了勝利的消息。讓所有的人民都被喚醒,爭相傳遞這條喜訊。家國情懷表露的淋漓盡致。
示例二:我選《傅雷家書》。《傅雷家書》里面,傅雷在教導兒子時,一再提到兒子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要時刻抱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雖然身處國外,但是不能忘記祖國,自己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因為其不僅代表自己,更代表著祖國。
25、示例:《我愛這土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復活的土地》在《我愛這上地》一詩中,“土地”象征貧窮落后、多災多難的祖國。凝聚著詩人對祖國對人民最深沉的愛。
26、示例一:我選《艾青詩選》。從作品中我讀出了詩人有著崇高的共產(chǎn)主義信念,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奮斗。閱讀時,可以抓住重點意象進行精讀,圈畫出重點詞句,細細品味詩歌的語言和情感,或者有感情地誦讀,認真做好摘抄和批注,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如《我愛這土地》《復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等詩歌,以“土地”為主要意象,表達了詩人悲憫下層人民的困苦,憂傷祖國的命運,體現(xiàn)了他崇高的信仰。
示例二:我選《紅星照耀中國》。從作品中我讀出了中國人為民族解放而艱苦奮斗和犧牲奉獻的崇高信仰。閱讀時,可以結合序言,利用目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某個篇章,如“強渡大渡河”和“過大草地”或者是“紅小鬼”等部分,梳理相關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中國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革命精神,把握作者斯諾的觀點和情感傾向。也可以摘錄出重要的評價性語句進行批注閱讀,體會中國人的革命信仰。
示例三:我選《西游記》。從作品中我讀出了唐僧師徒四人披荊斬棘、不畏艱險,一心求取真經(jīng),普度眾生的信仰。閱讀時,可以采用跳讀和精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如作品中某些打斗的場面、寫環(huán)境氣氛的詩詞、降妖伏魔的雷同情節(jié)可以跳讀。體現(xiàn)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險,一心求取真經(jīng)的情節(jié)需要精讀。如“三調芭蕉扇”這一情節(jié),圈畫出一借芭蕉扇之后沙僧、豬八戒、唐僧之間的對話進行精讀,從對話中體會他們堅定不移的取經(jīng)決心,從而感受他們?yōu)榱诵叛觯掠谧非螅瑸閷崿F(xiàn)理想而敢于斗爭,永不放棄的精神。
27、示例1:
尊敬的吳承恩學生:
您好!
讀了《西游記》,您筆下的孫悟空深深地吸引了我。人們一般認為“七十二變”是他西天取經(jīng)路上降妖除魔、攻堅克難的法寶,而我從孫悟空的“變”中讀出了他的“不變”。他不變的是對師父的忠誠,是對取經(jīng)必成的堅決信念。比方,面對“火焰山”的阻擋,他三次向鐵扇公主“借”扇,最終成功取得芭蕉扇,打通了取經(jīng)路上的一個重要通道。小說中,孫悟空這種“不變”的故事比比皆是。因此,我認為“不變”才是孫悟空護送師父成功取經(jīng)的法寶。
此致
敬禮!
一位忠實的讀者
2019年6月17日
示例:2
尊敬的法布爾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一位忠實讀者,最近拜讀了您的作品《昆蟲記》,收獲良多!
我也喜歡昆蟲,讀完此書興趣更濃,也從書中學到您的一些觀察方法。在觀察螞蟻的時候,您伏在地上用放大鏡觀察了四小時;爬到樹上觀察螳螂活動,別人誤解來抓時才驚醒過來!這樣全神貫注,耐心細致,沉浸其中,才有了詳盡真實的多彩記錄。向您學習!
最后,感謝您為我們帶來了這么優(yōu)秀的作品,讓我們看到您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也讓我們學會如何去觀察和熱愛。
此致
敬禮!
一位忠實的讀者
2019年6月17日
示例3:
尊敬的艾青先生:
您好!
最近,讀了《艾青詩選》,發(fā)現(xiàn)您的詩歌中有著豐富的意象,如“土地”“太陽”等。比方您的多首詩都用“土地”這一意象來表達情感,《我愛這土地》中“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表達了您對祖國深摯的愛戀之情,《北方》和《復活的土地》等詩中也用“土地”這一意象來表達情感。我理解到,在您的詩中,“土地”象征著災難深重的祖國。
此致
敬禮!
一位忠實的讀者
2019年6月17日
28、(1)艾青;(2)在詩句中運用了排比、反復的修辭,寫出了大堰河的辛勞,及對我的疼愛,表達了我對大堰河的思念。
29、(1)捷 乏 (2)B (3)A
30、(1)我將帶光明給世界/又將帶溫暖給人類;告訴他們/說他們所等待的已經(jīng)要來(2)時間;方位地點;迢迢長路和驚濤駭浪(3)詩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動派對敵占區(qū)人民的蒙蔽和謊騙,掃除縈繞在那些人們心頭的迷霧、悲觀論,讓所有正遭受著苦難的人民立即行動起來,準備迎接這“白日的先驅,光明的使者”——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