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鵝毛 一一歇后語(姜太公釣魚歇后語下一句)
上一篇短文說過,歇后語屬于熟語的一種。熟語是常用而定型的詞組或語句,是較為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它結(jié)構(gòu)上具有穩(wěn)定性,意義理解上講究整體性。
歇后語作為熟語家庭的一員,豐富了漢語詞匯。為了方便有興趣的朋友使用,特分享自己歸類整理的部分歇后語。
1、脖頸上磨刀——危險到頂
——脖頸:脖子的后部。頂:雙關(guān),本指頭頂,轉(zhuǎn)指程度最高。形容非常危險。
2、城隍廟里賣假藥——哄鬼
——指用欺騙的手段對人。
3、搭在弦上的箭——一觸即發(fā)
——發(fā):雙關(guān),本指發(fā)射,轉(zhuǎn)指爆發(fā)、發(fā)生。比喻形勢非常緊張,馬上就會發(fā)生嚴(yán)重的事情。
4、打橫切蓮藕——多心
——本指藕里露出許多心眼兒,轉(zhuǎn)指人亂起疑心或不必要的用心。
5、打開棺材喊捉賊——冤枉死人
——死:雙關(guān),本指死亡,轉(zhuǎn)指達(dá)到極點。指太冤枉人。
6、道士進(jìn)廟——走錯了門
——門:雙關(guān),本指寺廟的大門,轉(zhuǎn)指門路、門徑。
7、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竅:雙關(guān),本指窟窿,轉(zhuǎn)指竅門。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8、老和尚打傘——無發(fā)(法)無天
——"發(fā)"諧"法","法"指法紀(jì)。天:雙關(guān),本指天空,轉(zhuǎn)指天理、天道。
9、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指偽裝善良,實則包藏禍心。
10、景德鎮(zhèn)的大窯——凈瓷(詞)兒
——"瓷"諧"詞"。形容詞語豐富。
11、砍柴人下山——擔(dān)薪(心)
——薪,柴火,諧"心"。指操心,放心不下。
12、看三國流淚,替古人擔(dān)憂
——三國: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指虛假的或多余的擔(dān)憂。
13、嗑瓜子嗑出個臭蟲來——裝仁(人)
——"仁"諧"人"。譏諷壞人假裝成好人。
1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書"諧"輸"。指總是失敗,贏不了。
15、臘月里蘿卜——凍(動)了心
——"凍"諧"動",指思想、感情發(fā)生波動,起了新的念頭。
16、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癡心妄想
——譏諷人癡迷于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情。
17、老鼠鉆書箱——咬文嚼字
——譏諷人過分斟酌字句,死扣字眼。
18、馬蹄上釘鐵——蹄(題)外有蹄(題)
——鐵,指馬蹄鐵,釘在馬、驢、騾子的蹄下面,使蹄耐磨。第二、三兩個"蹄"諧"題"。話題外面有話題。指話里有話。
19、螞蟻尿到書上——濕(識)不了兩個字
——"濕"諧"識"。指識字不多。含諧謔意味。
20、木頭眼鏡——看不透
——指看不清人或事物的真相。
21、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唱本:記錄曲藝或戲曲唱詞的小冊子。本指邊走邊看,轉(zhuǎn)指事情結(jié)局如何,等著看以后發(fā)展變化。
22、旗桿頂上綁雞毛——好大的撣(膽)子
——撣子:用雞毛或布扎成的掃除工具。"撣"諧"膽"。形容膽子非常大。
23、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鵝毛:比喻輕微的東西。指禮物雖輕微,但所含的情義深厚。
24、青蛙跳井——撲咚撲咚(不懂不懂)
——"撲咚"(青蛙跳入水中的聲音)諧"不懂"。指不知道或不了解。
25、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
——本指狗咬走肉包子再不回頭,轉(zhuǎn)以責(zé)人一走再不回來。
26、山頭上——站得高響(想)得遠(yuǎn)
——"響"諧"想"。形容眼光遠(yuǎn)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