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易不以己悲什么意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2024-01-06 16:12:00
看了這句話,我一知半解。有似曾相見之感,大概記得是中學語文課本的內(nèi)容。
查閱資料,確定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釋義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身的得失而感到歡愉和沮喪。
這名句充分表達了古仁人的處事深遠與豁達的胸襟,這是一種忘我的境界。
人要有一個大度的胸襟,做一個胸襟寬廣的人,才會有豁達的人生。
在充滿誘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總是為物質(zhì)而奮斗,這無可厚非。與其說社會環(huán)境和身邊的人和事,讓你多了許多煩惱,實則是你沒有豁達的心懷。
追求是信仰,放下是境界,“舍”與“得”是智慧。
人生要學會豁達,生活要學會釋懷。精神上要有追求,學會做一個悟性的人。
不自小不自大,是人生必修課。
一個人不斷提升自己,就是一種修行,如是方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看到網(wǎng)友的一段文字,讓我深受啟發(fā)。
“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邊,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愈加完美。”
“人生的高度,是你看輕了多少事;心靈的寬度,是你包容了多少人”
記得金句摘抄,有關(guān)“格局”寄語讀者的一段話:
格局大的人都懂得一個道理:強者互幫,弱者互撕。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相互為難,人活著發(fā)自己的光就好,何必吹滅別人的燈。
人生匆匆,自渡是一種能力,而渡人是一種格局。
豁達,讓人生活快樂。
豁達,使人生祥和。
作者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