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政治體檢自查報告_個人政治體檢自查報告范文
這里是家庭教育與自我提升的補給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萬千爸媽學習、思考、放松的后花園。
45篇原創(chuàng)內容
公眾號
“都說了不要檢查,非要讓我來檢查,現(xiàn)在這下好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辦了。”看著手中的檢查單,齊大爺陷入了焦慮。
齊大爺今年68歲,平時身體雖然沒什么大毛病,但卻小毛病不斷,因此兒女們給他買了個體檢套餐。齊大爺很抗拒體檢,覺得體檢就是浪費錢,萬一查出什么毛病來,就更不好了。
其實像齊大爺這種心理的人有很多,他們往往會覺得體檢是在浪費錢,尤其是看著體檢單上的各項指標,要是指標正常還好,萬一指標異常真的能把人嚇半死。
事實上,體檢報告中的某些異常結果,并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嚴重,有些甚至都不需要治療,千萬別再自己嚇自己了。
體檢報告里的符號,到底是什么意思?
醫(yī)學上一般會將95%以上正常人的某個指標所在的范圍,當作參考值范圍,要是你的體檢結果中,某個指標不在這個參考范圍里,就會被標記成上升或者下降,上升用“↑”,下降用“↓”來表示。
就比如在血常規(guī)檢查中,如果血小板計數(shù)偏低,那么體檢報告中就會顯示為“血小板計數(shù)↓”,這一般代表著患者有貧血,甚至有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慢性長期出血等,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而體檢報告中的“+”“-”,則對應著“有”和“無”,也就是醫(yī)學上的陽性與陰性。
要是加號和減號同時出現(xiàn),也就是“±”,那么就代表著這是不確定的陽性結果,需要完善檢查。
體檢發(fā)現(xiàn)這8項指標異常,不一定是病了,別自己嚇自己
①轉氨酶升高
平時在拿到體檢報告時,我們看到轉氨酶升高,會立刻變得十分緊張。
轉氨酶作為一項十分敏感的指標,在劇烈運動、大量飲酒、感冒、口服某些藥物后都會升高,這種指標升高一般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恢復正常,所以看到轉氨酶升高不必過于緊張,不一定就是肝膽出現(xiàn)問題。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轉氨酶持續(xù)升高,在停藥、停止飲酒和保證睡眠后,依然升高,就要去做進一步檢查了。
②血常規(guī)單項異常
血常規(guī)作為比較常見的檢查之一,其中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這幾個指標需要重點關注。這些指標如果只是某一個不在正常范圍,且與正常數(shù)值差距不大,則不需要過于擔心。
比如血小板偏低,一般和感染性疾病有關,升高則可能和缺鐵性貧血或急慢性炎癥有關。白細胞偏高往往預示著體內存在細菌感染或炎癥,偏低則可能是過度勞累導致的,在機體恢復健康后,這個數(shù)值也就正常了。
總而言之,單項數(shù)值偏高或者偏低一點點,一般不會很嚴重。可一旦數(shù)值與正常范圍相差較大,或者好幾項數(shù)值都不正常,并且身體還有不適癥狀等,就要引起重視了,必要時需要完善檢查。
③尿常規(guī)異常
看到尿常規(guī)指標異常,不要急著治療,更不要過于擔心,有些指標異常不一定就是生病了。
比如尿膽原陽性,尿液濃縮、尿色深黃,尿膽原就會呈陽性。要是尿膽原陽性的同時,膽紅素也是陽性,那么就有必要檢查一下血液的膽紅素水平了,用來排除肝膽問題。
還有尿比重異常,這個不用過于緊張,平時如果你出汗較多或者飲水較少時,尿比重就會高于正常值,這時候檢查結果就會呈假陽性。如果你大量喝水,尿比重就可能低于正常值,并呈假陰性。
如果尿酮體呈陰性,先看看自己是否體型偏瘦,體檢前沒有吃飯,如果符合那可能是假陽性,因為饑餓也會導致尿酮體陽性。
④血壓偏高
醫(yī)學上有個詞叫“白大衣性高血壓”,指的是某些人只要醫(yī)生或護士對他測血壓,哪怕這個人沒有高血壓,也會表現(xiàn)出血壓升高的跡象。并且這類人的占比還不低,在全人群中占到了15%。
另外,平時影響到血壓的因素有很大,比如情緒憤怒、緊張焦慮和劇烈運動等。所以,如果你平時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也不是高血壓高危人群,卻在體檢時查出血壓偏高,最好復查一下,也可以自己在家測量測量,測量前避免劇烈運動和心情波動大。
如果做到以上步驟,并且連續(xù)多日都血壓偏高,那可能就是高血壓了。
⑤肝臟回聲增強
B超檢查報告上如果顯示“肝臟回聲增強”,一般提示著脂肪肝。雖然是脂肪肝,但不用一看到這些字樣就感到緊張,因為根據(jù)超聲的回聲強度不同,脂肪肝又可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輕度和中度脂肪肝,一般可以通過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來改善,如果是重度脂肪肝就需要及時治療了。
⑥肺部鈣化結節(jié)
CT檢查報告中有時會顯示鈣化結節(jié)、陳舊增殖灶和肺結節(jié)樣鈣化灶等字眼,這些基本上都是疾病恢復后遺留的疤痕,很多都是因為以前的肺結核、肺部感染等所導致的,對肺功能的影響不會很大,更不會癌變,所以基本不需要特殊處理。
綜合以上所述,對于體檢報告中的異常,我們并不需要過分解讀,也不能過度輕視,一定要正確理性地看待。不用吃藥或治療的,不要強行吃藥,有時候會適得其反。做好定期復查、保持好的心態(tài),保證休息,保持運動,合理飲食,才是身體健康的前提和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