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什么意思
與人交往時我們往往會先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比如,我說:“我叫劉阿斗,92年,喜歡讀史。”在古人看來,我的自我介紹是不完整的,名字都沒說全。
在古代,【名字】包含【姓】、【名】以及【字】。古代為什么要稱未嫁的女子是“待字閨中”?就是因為女子在滿一定的年齡之后要就要舉行笄禮并取“字”,以示許嫁。
《禮記·曲禮上》:“女子許嫁,笄而字。”
再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劉禪姓劉,名禪,字公嗣(阿斗是他的小名)。這樣看來,現如今,我們大多有名無字。這是因為在古代稱呼他人的字有尊敬之意。古人自謙稱名,他人則稱字。比如,諸葛亮字孔明。而劉備常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稱諸葛亮為“孔明”,而不稱他為諸葛亮或亮。
《儀禮·士冠禮》中:“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儀禮》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匯編,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禮法。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并命字,表示已經成年。那么從先秦到秦漢,古人又是如何取字的呢?
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則:
- 按排行取字。如按照伯、仲、叔、季來取字。
孔子的例子又來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而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叫孟皮,字伯尼。
三國時期的東吳孫氏兄弟就更齊全了,湊在一起正是“伯仲叔季”。孫策,字伯符;孫權,字仲謀;孫翊,字叔弼;孫匡,字季佐。
- 名和字的意義互訓,相互解釋。
孔子的愛徒顏回,字子淵。《說文解字》中:“淵,回水也。”
如屈平,字原。“平”和“原”的意思是可以互通的。《爾雅》中:“廣平曰原。”
諸葛亮,字孔明。明和亮也是一個意思。
- 名和字的意義相對,互為反義。
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曾點,字皙,“點”(小黑)與“皙”(色白)。黑與白互為反義。
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字公休。“誕”為開始,“休”為結束。
當然,取字還有很多其它的原則,尤其是到了漢代,還有用典、用官名、用一些固定的比較高的字等等,所以,取字是很需要技術含量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內涵。相比之下,先秦到秦漢時期在給出生的嬰兒取名時就隨意多了。
都說“人如其名”,意思是人的外貌或性格就如他的名字一樣,但也有說“名如其人”,意思是一個人的名字和他的人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這兩個詞語其實就分別蘊涵著古人在取名時的兩個基本原則。
目前發現最早的關于取名的文獻資料是春秋戰國時魯國大夫申繻與魯桓公的一段對話,魯桓公問該給太子取何名時,申繻答:
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于物為假,取于父為類。《左傳·桓公六年》
這是取名的五個原則。“人如其名”即對應“有義”。也就是“以德命名”。這個名字寄托著父輩們對孩子未來的期望,期望孩子長大后能“人如其名”。而“名如其人”即對應“有象”,也就是嬰兒出生時的生理特征。比如孔子,名丘。之所以名“丘”有說是孔子頭上有凹陷,所以取名為丘。晉成公名黑臀,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了……
孔子形象
“有信”即參照嬰兒出生時的情景取名。鄭莊公姓姬,名寤生。“寤生”的意思是難產。因為武姜生他的時候難產,于是便起了這么一個名字。
“有類”即嬰兒的名字和父輩相關。如魯莊公姓姬,名同。取名為“同”字不過是因為他與父親魯桓公姬允同月日。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記得甘夫人生阿斗那一段。
是夜有白鶴一只,飛來縣衙屋上,高鳴四十余聲,望西飛去。臨分娩時,異香滿室。甘夫人嘗夜夢仰吞北斗,因而懷孕,故乳名阿斗。
阿斗名字的由來便對應取名五原則的“有假”,即借著事物來取名。電視劇里演的是阿斗出生后,劉備當即取名,其實按照先秦時期的習慣,貴族之家的小孩出生滿3個月后,才會起名的。當然,阿斗出生時已經是漢末了。再者,秦漢時期一個人通常會有兩個名字,一個大名,一個小名。比如曹操,大名是曹操,字孟德,小名叫阿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小時父親給起的名字實在是太俗了,難登大雅之堂。長大了,尤其是功成名就的時候是一定要再取個大名的。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取名雖然質樸,但好歹也算是一個人的專屬。相比之下,殷商時期的帝王取名是絲毫不用動腦筋的,只要查查“黃歷”就行了。
如:祖丁、南庚、陽甲、盤庚(盤庚遷殷的主人公)、小辛、小乙、武丁(婦好的丈夫)、祖庚、祖甲、帝乙、帝辛(商紂王)。
不知道您瞧出規律了沒,“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殷商的三十一代帝王名,全部都與天干有關。這與一段傳說有關,相傳天上曾有十個太陽,分別被命名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一日輪值,十天就為一旬。于是,商代帝王出生于某一日,就以這一日的符號作為名字,為了避免重復,就在前面再加上“大(太)”、“中(仲)”、“小”或其他字符。也是相當省事了。
所以,就整體來看,無論是名亦或是字,先秦至秦漢時期的名字是非常通俗好懂的(現代人覺得不好懂主要是因為不懂文言文)。名字中也包含著那個時期獨有的時代風貌。正如四五十年代一樣,很多人的名字中都帶有建國、國慶、躍進、軍、紅啊等等這類反應時代特征的字。
不管怎么說,名字伴隨我們一生,取名時還需謹慎!如果實在不知該給孩子取什么名,我這里有個12字的秘訣: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
參考:
《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雁俠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國人的名字別號》任繼愈,商務印書館
《名字與文化》謝艷明,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說文解字》許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