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青年感悟200字_新時代青年感悟200字大全
[開欄的話]
“中國紅”是國慶最亮眼的底色,青年是祖國最年輕的血脈。在這個國慶假期,長江日報特推出“紅色騎行·大學生看英雄城市”全媒體系列報道。國慶期間,多名在漢大學生將騎行不同的線路,探訪新時代英雄城市的紅色印記,講述青年的故事,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愛國、朝氣、雄心,以及對新時代的領悟、對新征程的信心。
“破風”是騎行的代名詞,風是阻力的焦點,而“破風手”就是那個騎行在最前面擋風的人,會比在后面跟騎的人多消耗20%以上的體力。車隊中的“破風手”起到保護隊友、為隊友節省體力的作用。對騎行者來說,破風就像是一次“革命”,要突破強大“敵人”設下的阻力才能前進,當“破風手”更是一種挑戰。
視頻加載中...
我是一名大三學生,來自湖北工業大學軟件工程專業,也是一名熱愛騎行的青年,騎行的軌跡不可計數。2023年國慶期間,我選擇騎行追尋武漢這座英雄城市里革命先烈的足跡。
我破風騎行,從漢陽向警予烈士陵園出發。這里莊嚴肅穆,向警予是中國創建時期重要領導人之一。她為黨的事業和共產主義理想這“唯一光明唯一希望”犧牲一切乃至生命。1927年,在白色恐怖籠罩下,中央三次命令向警予盡快撤離,她都拒絕了,她說,現在是黨最困難的時候,“絕不能向敵人示弱”。
是的,“破風手”在遇到困難時絕不示弱!
朱從宇在五大會址紀念館。 長江日報記者高文舉 攝
如今的陵園山水環繞,紅色戰士公墓靜靜佇立,烈士的英魂安息在此,靜看江水長流。我仿佛看到那些燃燒生命、照亮黑夜的星火,正是這點點星火選擇了“破風”,敢當“破風手”,逆風前行,無怨無悔,才有了今日的中華盛世。今日的我,面對學業、生活中的困難,曾有過彷徨、有過猶豫、有過放棄的念頭,但看看腳下的車輪,想到革命先烈的精神,我要“破風”,我必“破風”。
隨后,我沿著武漢長江大橋向武昌方向騎行,在武漢長江大橋上我看到,經過偉大抗疫精神的洗禮,今日的英雄城市車水馬龍,洋溢著喜悅祥和。這正是迎難而上“破風”后換來的新時代。
一路前行,迎著風,腳下踩踏板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到達了武昌“紅巷”里的五大會址紀念館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陳潭秋是一大代表、黨的創始人之一。董必武在回憶他時高度評價稱:“潭秋同志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鞠躬盡瘁,戰斗一生。”1942年,黨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員全部撤離時,陳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并表示:“只要還有一個同志,我就不能走。”碧血灑邊塞,天山存浩氣。
是的,“破風手”在遇到困難時絕不能走!行至這里我更加感悟:我是新時代青年的一員,當不負這時代,過去我曾破風,現在我正破風,未來我將破風,而只有勇當“破風手”,才能為祖國的建設多發光發熱。
騎行在路上,腳下的車輪帶我感受這座英雄城市的脈搏。我在路上,勇當“破風手”!
文:湖北工業大學大三學生 朱從宇
整理:長江日報記者陳靜茹
【編輯:鄧臘秀】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