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的歷史背景;庖丁解牛由來
一、作者名片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戰(zhàn)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chuàng)立者,與老子并稱“老莊”。最早提出的“內(nèi)圣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jīng)》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等。其作品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jù)傳莊子嘗隱居南華山,卒葬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其書《莊子》被奉為《南華真經(jīng)》。
二、背景鏈接
莊子生活在戰(zhàn)國中期,這是非常激烈的社會轉(zhuǎn)型時期,中國社會經(jīng)歷了一次“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滄桑巨變,社會動亂,民不聊生,身處亂世的人們對人生、對前途充滿了迷茫。莊子針對人在殘酷現(xiàn)實不能任其本性無拘無束生活、面臨無情摧殘難以盡享天年的現(xiàn)實,被迫隨時隨地悚然驚心地謹慎藏鋒,適時順應,無求遠害,想在復雜的斗爭的骨節(jié)縫中尋找一個空隙,把它作為保全生命的安樂窩,以便在這亂世中游刃有余地活下去。這篇寓言體現(xiàn)的就是這種心境。
三、文化常識
1.《莊子》現(xiàn)存33篇,有內(nèi)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一般認為“內(nèi)篇”為莊子所著,外篇、雜篇可能是莊子的門人或后學者所著。《莊子》一書的寓言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闡發(fā)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fā)展了道家學說。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長于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具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后世文學有很大影響。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2.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稱魏惠王。魏國原來的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因受秦威脅,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所以又稱梁惠王。戰(zhàn)國時魏國國君。姓姬,魏氏,名罃(yīng),魏武侯子。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
四、文脈梳理
五、文言現(xiàn)象
一、通假字
1.砉然向然 (同“響”,聲響)
2.技蓋至此乎 (同“盍”,何、怎么)
3.批大郤 (同“隙”,空隙)
4.善刀而藏之 (同“繕”,擦拭)
二、一詞多義
1.族
(1)族庖月更刀(眾,一般的)
(2)每至于族(叢聚、集結(jié)之處)
2.道
(1)臣之所好者道也(名詞,天道,自然的規(guī)律)
(2)會天大雨,道不能(名詞,路,道路)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風尚)
(4)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動詞,說)
3.為
(1)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
(2)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動詞,解;動詞,作為)
4.然
(1)砉然向然/怵然為戒(助詞,形容詞或副詞詞尾,……樣子)
(2)雖然,每至于族(代詞,這樣)
5.乎
(1)技蓋至此乎(疑問語氣助詞,相當于“呢”)
(2)依乎天理(介詞,相當于“于”)
(3)而況大軱乎(反問語氣助詞,相當于“呢”)
(4)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三、古今異義
1.所見無非全牛
古義:沒有不是
今義:只,不外乎
2.依乎天理
古義:生理上的天然結(jié)構(gòu)
今義:天然的道理
3.雖然,每至于族
古義:雖然這樣
今義: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
4.視為止,行為遲
古義:動作因此
今義:受思想支配而表現(xiàn)在外面的活動
5.吾見其難為
古義:很難做
今義:使人為難
6.因其固然
古義:本來的樣子
今義:表示承認某一事實,引起下文轉(zhuǎn)折;表示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
四、詞類活用
1.名詞的活用
(1)良庖歲更刀(名詞作狀語,每年)
(2)族庖月更刀(名詞作狀語,每月)
2.形容詞的活用
以無厚入有間(形容詞作名詞,厚度)
3.動詞的活用
視為止,行為遲(動詞作名詞,目光;動作)
五、倒裝句
1.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判斷句)
譯文:技術(shù)好的廚師每年換一把刀,(是用刀)割肉;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換一把刀,(是用刀)砍斷骨頭。
2.臣所好者道也。(判斷句)
譯文:我所愛好的是(事物的)自然的規(guī)律。
3.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賓語前置句)
譯文:脈絡相連和筋骨相結(jié)合的地方(容易使刀刃鈍折),不曾拿刀去嘗試。
4.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狀語后置句)
譯文: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
5.合于《桑林》之舞。(狀語后置句)
譯文:與《桑林》舞樂的節(jié)拍相合。
6.如土委地。(省略句)
譯文:就像泥土堆積在地上一樣。
7.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省略句)
譯文: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眼睛因為(筋骨交錯聚結(jié)的地方)而凝視不動,動作也因此緩慢下來。
六、相關(guān)成語
1.游刃有余:刀刃運轉(zhuǎn)于骨節(jié)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jīng)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2.目無全牛: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jié)構(gòu)。比喻技術(shù)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3.躊躇滿志: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滿,滿足;志,志愿。形容對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4.切中肯綮:切中,正好擊中。肯綮,是指骨肉相連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關(guān)鍵。指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一下子擊中了問題的要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5.批郤導窾:批,擊;郤,空隙;窾,骨節(jié)空處。從骨頭接合處批開,無骨處則就勢分解。比喻善于從關(guān)鍵處入手,順利解決問題。
6.新硎初試: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像新磨的刀那樣鋒利。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干。亦作“發(fā)硎新試”。
7.官止神行:指對某一事物有透徹的了解。
8.庖丁解牛: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人;技術(shù)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9.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凈。將刀擦凈,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