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帽真正的結局_小紅帽細思極恐
小紅帽自己就是狼?大灰狼其實是色狼?你看過這樣的《小紅帽》嗎?你真的看懂《小紅帽》了嗎?揭秘童話小紅帽中的種種暗示。
“脫了衣服,我的孩子。” 狼溫柔地說道,“然后躺在床上, 留在我身邊。把衣服什么的都扔到爐火里去吧,你不再需要它了!”
女孩順從地聽著,褪去上衣、背心、連衣裙,女孩問道:“那我把裙子和襪子放在哪里?”
……
以上兩段文字選自著名的童話《小紅帽》,看完你或許會產生懷疑,因為它跟我們記憶中的《小紅帽》確實不太一樣,但筆者可以保證,它確確實實是小紅帽的故事。
這來自法國民俗學者米利安,在19世紀80年代根據法國民間故事而整理出來的《外婆的故事》,也是公認的“小紅帽”童話的最早版本。
與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小紅帽的故事不同,在故事中,大灰狼并不是直接吃掉小紅帽的,而是先讓她脫光衣服,并且教唆她把衣服扔到火里……這里的暗示意味已經非常明顯了,這代表著性侵害。
所以最初小紅帽的故事作為一個童話,就是告誡未成年少女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要懂得保護自己,避免性侵害。
而在原始故事的設置中,大灰狼最終吃掉了小紅帽,也并沒有獵人來救她,這正是小紅帽輕易相信狼的惡果:不僅失了身,還可能失去生命。
后來法國童話家佩羅借用這個故事的原型,寫出了新的小紅帽故事,這個《小紅帽》的版本就比較出名了,因為佩羅對小紅帽故事做了一個最經典的改編——讓原文中的小女孩戴上了一頂小紅帽。
就是因為這頂帽子,《小紅帽》才會以這標志性的特征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成為如今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之一。佩羅也因此被有些研究者稱為“小紅帽故事的創造者”。
小紅帽脫下她的上衣,躺了上去。但她看到外婆穿著睡衣的樣子,感到非常詫異。于是,她就問:“外婆,你的手臂怎么這么粗!”
在以上佩羅寫的版本中,他把情節寫的更豐富了一些,又把小紅帽被狼要求脫衣服的情節稍微簡化了一下,刪去了曖昧的情節,把脫衣服變成了只是為了方便狼張口吃掉它。
這樣一來,這個故事就比較像我們所熟知的童話了:更適合小孩子閱讀。而其中的道德意味也同樣厚重,比如故事的結尾告訴女孩子們:
雖然從故事上看是寫的比較隱晦了,但其中依然還是有“防狼”的道德訓誡。
那么為什么會寫出這樣的童話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的上流社會經常有未成年少女被誘拐受傷,為了讓未成年少女免受這種侵害,大人們會給自己的孩子講述這樣的故事,讓他們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以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
結合現實來看,在所有的小紅帽故事中,狼的形象都是很有意思的。為了便于我們更細致地分析,來讓我們先重新回顧一下小紅帽的基本情節:
因為有一頂可愛的紅色小帽子,女孩被大家叫做小紅帽。
母親讓小紅帽給生病的外婆送蛋糕和葡萄酒,叮囑她快去快回,注意安全。
小紅帽在路上碰到了狼,毫無防備心的她認真地回答了大灰狼所有的問題。
狼計劃吃掉外婆和小紅帽,并慫恿她到森林里采花耽誤了時間,然后自己提前來到了外婆家里吃掉了外婆,偽裝成外婆的樣子躺在床上等小紅帽回來。
小紅帽來到外婆家,聽偽裝成外婆的狼的吩咐,進門到了外婆的床前,脫掉衣服,被狼一口吃掉了。
以上就是《小紅帽》的主要情節。
而我們所熟知的格林童話里,除了把“小紅帽”變成了“紅色連帽衫”外,又給故事加上了一個
happy ending:獵人路過這里,剪開了狼肚子,救出了小紅帽和外婆,并填上了石頭,把大灰狼殺死了。
但不管在哪個版本中,小紅帽中狼的形象都是狡猾的,他奸詐、滿嘴謊言,并且花言巧語,非常善于欺騙人,對應了現實社會上一些做派不正的男人。
而有意思的是,據學者研究,“色狼”這個詞很可能最早就衍生自小紅帽。其中狼的形象和如今的色狼可以說是十分相像,因此,直到現在,歐美地區還有一句俚語,叫做“她遇見野狼了。”指的就是女子失去貞操。
而深入去思考的話,“小紅帽”本身就含有很豐富的意蘊。紅色是火一樣的顏色,它鮮艷明媚又暗含誘惑,能讓人體會到蓬勃的生命力。
一般來說,少女對應的顏色應該是粉色,比如著名的芭比粉。而小紅帽卻把一個大紅的裝飾作為了少女的代表,其實暗含著她即將長大、即將走上成熟的命運,算是一個少女成長的轉折點。
紅色同時又是鮮血的顏色,和之后小紅帽被吞掉的血腥結局相照應。
還有人說,紅色還是少女初潮的顏色,同時也是口紅的顏色,這一切都暗示著小紅帽即將通過這件經歷成長。
回到故事中,小紅帽的媽媽千叮嚀萬囑咐,要她不要在路上東張西望,要好好地把點心帶給奶奶。但天真的小紅帽沒有見過狼,也識不出狼的軌跡,被狼騙得團團轉,因此和奶奶一起都被狼吃掉了,最終被獵人救出。
通過這件事情,小紅帽懂得了世間的險惡,開始有意識去保護自己,從而成長為一個新的小紅帽。而她從狼肚子里面出來,其實象征著小紅帽的新生——她已經披上了狼的外衣,懂得如何在這充滿危險的人世間行走。
如果說媽媽扮演著的是諄諄善誘的母親角色,而狼是色狼,小紅帽是未暗世事的天真少女,那么獵人代表著的就是父親,是小紅帽的救贖者,也是他唯一可以信任的男性。
獵人最終用他的聰明勇敢救出了小紅帽和外婆,就完成了男性對于女性的拯救,這就又是文學創作中的另一個經典議題了。
看到這里,是不是發現自己竟然從來沒有真正看懂過小紅帽?
其實童話作品雖說是面向兒童的,但大多都還是寫于成人之手,所以當長大后再去讀這些作品的時候,以一個成人的立場去看,就能看出許多兒時所看不到的東西。
這并非過度解讀,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去推究作品的價值,結合創作的背景,去發掘一些我們曾經因為種種原因很容易忽略掉的事情。
就像艾克蘇佩里寫的小王子一樣,在孩童的眼光看來,記憶最深的莫不是小王子游歷各個奇怪星球的故事。但長大后再看,才能明白狐貍和玫瑰才是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重點,而這些若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很難去讀明白。
小紅帽的故事講到這里還并沒有完結,她的故事不斷地被發掘、被改寫,這其中體現著的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斷變化著的精神面貌。
如果你對洛麗塔圈子有所了解,就會知道小紅帽的形象也是洛麗塔文化中的一個經典形象:女孩們穿上小紅帽的裝束,所展現出來的既有她的天真可愛,也有他的活潑熱情。而具體的呈現效果怎樣,還要看不同穿著者的氣質走向。
在小紅帽故事已經在格林兄弟手下定型之后,歷史上又出現了幾個顛覆傳統的新式小紅帽形象。
比較出名的是美國女詩人薩克斯頓在20世紀70年代初根據小紅帽改寫的詩,其中結尾有這么幾句:
這首女性主義的詩作無疑是具有諷刺意味的:經歷了一切危險的小紅帽,在得救之后竟然把一切都忘記了。作者也是在呼吁女孩們要增長教訓,不要被童話故事所蒙騙,若是在現實里遭遇色狼,可沒有童話那樣圓滿的結局。
后來小紅帽的形象進一步變化,從天真的少女變成了成熟的女郎。在美國漫畫家艾維利的塑造中,小紅帽雖然有著小女孩的身形,但舉止卻儼然是一個冷靜而理性的女人,她在路上遭遇了野狼先生不懷好意的搭訕,看穿了他的花言巧語,毫不留情地拒絕了他。
再后來,還有脫衣舞娘形象的小紅帽出現,這時候的小紅帽就純粹代表了人類欲望了。
在20世紀末的時候,法國著名奢侈品品牌香奈兒的廣告中也出現了小紅帽的形象。
不過這一次的小紅帽從被狼欺騙變成了主動引誘狼,穿著紅色連帽披肩的女主角涂抹上香水,魅力四射,是全場的焦點,而循著香味趕來的四處的狼,反而集體臣服在小紅帽的指揮之下,小紅帽理所當然成為hold全場的焦點。
這之后的小紅帽,變成了女性自信的象征。
小紅帽形象的不斷變化,正意味著女性形象的改變。
以往女性通常被塑造成乖巧少女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人們對于女性形象有了更大的接納度。
因此很多人不再愛白雪公主,反而喜歡上故事里經過改編后的繼母形象;許多人也不再相信灰姑娘,反而迷戀童話故事中那些真正的公主……這都意味著女性在追尋自我的道路上不斷地前進,并成功突破了自我。
2011年有部叫《童話鎮》的美劇橫空出世,她顛覆了傳統的童話,帶給人許多心靈上的震撼。
比如其中的小紅帽,就如同《童話鎮》歌詞中所說的,有一件“壓抑自己變成狼的大紅袍”,一方面對應了故事中小紅帽其實自身是狼的設定,另一方面又象征著現實的女性自身的訴求,也就是隱藏在乖乖女外表下的那些被封建道德所約束掉的叛逆之心,非常耐人尋味。
其實故事還是那個故事,只不過看故事的人想法變了。不知道在100年后,小紅帽又會迎來怎樣的新變化呢?
問題來了,你最喜歡哪一個小紅帽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