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教學設計3到6自然段-火燒云三到六自然段教學設計
24 火燒云
?教學目標
1.認識“檀、喂”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模”,會寫“必、胡”等11個字,正確讀寫“火燒云、晚飯”等7個詞語。積累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6自然段。
3.能抓住相關句子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說出火燒云變化“多”且“快”的特點。
4.能通過朗讀等方式,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之情。
?教學重難點
背誦第3~6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說清楚火燒云的特點。
?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識字:“檀、喂、盈、彤”出現在文章第1~2自然段,可集中識記。結合偏旁識記“檀、喂、廟”,這3個字分別為木字旁、口字旁、廣字頭,結合字義,聯系生活經驗,識記生字。聯系上下文識記“盈、彤”,這兩個字在文中都以詞組(“笑盈盈”“紅彤彤”)出現,可出示圖片,再聯系上下文,識記生字。動作識記“跪”, 可結合動作,識記生字。對比識記“模”,這是個多音字,可結合“模型”,聯系學過的知識,識記生字。
寫字:“兇、廟、威、武”是半包圍結構,要特別注意提示筆順。“必”是獨體字,點的筆畫較多,引導學生注意點的不同位置,總結書寫要點。“胡、燦、騎、秒、猛、鎮”等字都是左窄右寬,偏旁大多由熟識的部件組成,書寫時應引導學生觀察“火、馬、禾”成為偏旁后形體的變化。
2.朗讀教學
本文言辭優美,想象合理有趣,適合學生反復閱讀。教學時,先指導學生通讀課文,找出火燒云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抓住重點詞句,細致引導學生朗讀第3~6自然段。如第3自然段中,讓學生找到表示顏色的詞語,從這些詞語入手,體會顏色的豐富多樣,進行朗讀指導。
3.積累表達
課后有兩個積累任務,一個是課后第一小題,要求背誦第3~6自然段;另一個是積累三類表示顏色的詞語,再說出幾個類似的詞語。其中背誦第3~6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可以在重點品讀之后借助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句子輔助記憶。本課要求會寫的詞語有7個,比較特別的是“金燦燦”,這是ABB式的疊詞,凸顯了云霞金光耀眼的樣子,可結合多媒體體會詞語的意思,再借助這些詞語說出火燒云是如何變化顏色的。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檀、喂、盈、彤”這4個生字,會寫“必、胡、兇、猛、威、武、鎮”這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火燒云是什么樣的云。
3.能說出火燒云有哪些特點。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初讀課文,理清題意
1.課堂導入,引出課文題目。
(1)師:大自然千變萬化,就連天上的云朵也有千百種姿態。你見過這樣的云嗎?(課件出示火燒云的圖片)
(2)師: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見過這樣的云?(學生描述所見情景)
(3)介紹作者蕭紅,引出課文題目。(課件出示蕭紅簡介)
2.抓住疑問,走進課文。
(1)教師板書課文題目,全班齊讀。
(2)根據課文題目,提出疑問。
師:讀完課文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3)學生自讀課文,理解課文題目。
師:文中有一句話解釋了什么是“火燒云”,通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并畫上橫線。
3.理解“燒”字,感受異景。
(1)根據學生反饋,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2)指名朗讀,師正音。
(3)認識“彤”字。
①教師范讀,出示“彤”字的讀音。
②解釋“彤”的字義,“丹”指紅色,右邊“彡”表示裝飾。
③課件出示火燒云的圖片,理解“紅彤彤”。
(4)體會“燒”字,感受火燒云的瑰麗景色。
①找出文中用得特別好的動詞“燒”。
②播放火燒云上來時的景象,說說“燒”字好在哪里。
③教師總結:“燒”字既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的顏色,如火一樣紅,也使人感受到火燒云如烈火熊熊燃燒那樣的震撼景象。
(5)學生齊讀句子,讀出贊美之情。
【設計意圖】以火燒云的圖片為切入點,導入新課,主題鮮明。對于學生并不十分了解的“火燒云”,通過朗讀課文,找出關鍵句,讓學生初步理解。抓住關鍵字“燒”,讓學生在理解“燒”的過程中,明白火燒云名字的由來,也感受到火燒云這種自然現象的綺麗壯美。
板塊二 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1.再讀課文,梳理結構。
(1)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梳理結構。
師: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火燒云”的?
(3)學生答,教師板書:上來、變化、下去。
2.圖文結合,感受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之情。
(1)學生齊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火燒云上來時的美景。
(2)圍繞“變”字,感受美景。
師:這一自然段中有一個字出現的頻率最高,把它找出來。
(3)細讀第1自然段,體會變化。
師:火燒云出現時,都有哪些事物在變化?用橫線畫出來。進一步思考:它們是怎么變的?
(4)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師:小孩子的臉、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喂豬的老頭兒的胡子。
(5)認讀生字“檀、喂”。
①結合偏旁,理解字義。
②課件出示紫檀木的圖片,加深對“檀”的記憶。
(6)結合“笑盈盈”,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心情。
師: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人們見到火燒云時很高興?
(7)課件出示“盈”字的演變。
課件出示
讓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盈”是“充滿”的意思。“笑盈盈”即笑容滿面的意思。
(8)課件出示課本中的插圖,再讀第1自然段。
師:讓我們帶著喜悅的心情,一起來讀讀第1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閱讀中,引導學生梳理出文章結構,找到作者行文的規律。在指導學習第1自然段——火燒云的出現時,先抓住“變”字,發現火燒云的美;再由“笑盈盈”體會人們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最后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對照具體畫面朗讀,感受火燒云的特點。
板塊三 書寫指導,學寫生字
學寫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要求書寫的生字“必、胡、兇、猛、威武、鎮”,學生觀察異同點。
(2)學生交流書寫要點。
教師強調:“必、威、武”這3個字的主筆分別是臥鉤、斜鉤、斜鉤。
(3)教師范寫,進行分類指導,重點筆畫重點指導。
①“必”:第二筆臥鉤起筆在橫中線上方,不宜過長,筆順是點、臥鉤、點、撇、點。
②“胡”:左右結構,注意“月”字撇畫的穿插。
③“兇”:先內后外,第一筆是撇,第二筆是點。
④“猛”:左窄右寬,右部底橫宜長,托住上方。
⑤“威”:半包圍,被包圍部分小且靠左,斜鉤是主筆,要寫舒展。
⑥“武”:第二橫從橫中線起筆,寫得斜長,被包圍部分要寫得小,斜鉤要寫舒展。
⑦“鎮”:左窄右寬,右邊“真”字里面有三橫。
(4)學生書寫,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先觀察字形特點,將本課生字按結構進行分類識記、辨析,重點筆畫、特殊筆順重點指導,特別是引導學生注意重要筆畫所在的位置。這樣先觀察后書寫,寫后進行評價反饋,讓學生在實踐中把字寫美觀,從而提高其書寫能力。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跪、廟”這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模”;會寫“燦、騎、秒、廟”這4個字。
2.指導朗讀,背誦第3—6自然段。
3.能抓住關鍵句,說出火燒云的變化特點。
4.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發現規律,說出幾個類似的詞。
?教學過程
板塊一 深入朗讀,感悟變化
1.復習詞語,檢查認讀。
課件出示
火燒云 晚飯 胡子
2.師:人們看到“火燒云”的出現會覺得很欣喜,火燒云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3.學生自由朗讀第3~6自然段。
師:文中從哪些方面寫了火燒云的變化?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4.交流反饋。(課件出示句子)
課件出示
l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l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
l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
l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顏色變化、形狀變化。
5.在讀中感受。
師:自由讀一讀,和小組同學互相討論:作者寫了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什么特點?
6.引導學生從“一會兒、忽然”等詞中總結出變化多、變化快的特點。
(1)從數量上體會“一會兒”。
師:這幾個自然段中反復出現了哪個詞?數數有幾個“一會兒”?
(2)從詞義上體會“一會兒”。
師:你能找找“一會兒”的近義詞嗎?
(3)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師小結:火燒云不僅變化多,而且變化快。
7.適時板書:多且快。
8.積累詞語:金燦燦、兇猛、威武、鎮靜。
(1)讀一讀這幾個自然段中的紅色詞語。(出示課件,將詞語“金燦燦、兇猛、威武、鎮定”標紅)
(2)你能選擇幾個詞語說一句話嗎?
(3)在課堂作業本上抄寫這幾個詞語。
【設計意圖】對課文的理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問題的分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從易到難逐次解答問題,體會學習的快樂。注重引導學生尋找關鍵詞、關鍵句,幫助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板塊二 細致朗讀,落實積累
1.問題引入,學習第3自然段。
師:作者是如何描寫顏色變化很多的?
2.同桌合作,梳理出所有描寫顏色的詞語。
3.語言積累,拓展練習。(課件出示詞語)
課件出示
紅彤彤 葡萄灰 半紫半黃 梨黃
金燦燦 茄子紫 半灰半百合色
(1)師: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2)師:天空中的顏色就這些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3)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4)師:這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你覺得還會有哪些呢?仿照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說一說。
①ABB式:黃澄澄、綠油油。
②以常見的食物來描述顏色:番茄紅、葡萄紫。
③兩種不同顏色組合:半紅半紫、半青半黃。
(5)交流書寫“燦”字。
師:寫“燦”字時需要注意些什么?你能用它組個詞嗎?
書寫指導:注意“火”變成偏旁時,字形變窄,最后一筆變為點。
組詞:燦爛、金燦燦。
4.抓住表示時間的詞語,指導朗讀。
(1)師:默讀第3自然段,找一找文中哪個詞語是表示時間的。
(2)抓住“一會兒”,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①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②師:誰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
③師:火燒云果然變化多,變化快。誰覺得自己能比他讀得更好?
④男女生比賽朗讀。
(3)師:細心的作者不僅觀察細致,用詞巧妙,在標點的使用上也別具匠心。(課件出示句子,用紅色標注頓號)
課件出示
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
① 師:思考,為什么作者用頓號而不用“和”來連接?
② 全班交流討論。
③ 師:全班齊讀這一句,讀出頓號的輕、短,讀出火燒云變化的迅速。
5.分步指導,背誦第3自然段。
(1)指導朗讀。
師:火燒云的顏多,變化之快,你能用朗讀的方式為老師介紹嗎?
(2)根據提示進行背誦。(課件出示句子)
課件出示
這地方的火燒云( ),一會兒( ),一會兒( ),一會兒( ),一會兒( )。( )、( )、( ),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 )、( )的顏色。
(3)師:你們的深情朗讀,將火燒云也吸引到我們的課堂上來了。看,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課件出示火燒云各種顏色的圖片,學生隨圖背誦第3自然段)
【設計意圖】學生的背誦離不開教師的適當指導。教師帶領學生抓住第3自然段中表示顏色的詞語和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該段所寫的火燒云的特點,為后面分步背誦做好鋪墊。這樣既讓學生熟練背誦了此段,也讓學生在背誦中學習了背誦的方法。
板塊三 朗讀品味,感受魅力
1.關注形狀變化,找時間詞。
(1)教師朗讀第4~6自然段,找找火燒云有哪幾種形狀的變化。(學生反饋,教師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l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
l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
l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
(2)師:這幾種動物形狀的云,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小組內合作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形狀變化。
2.預設,隨文識字。
(1)預設1:
課件出示
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卻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
①師:試用文中的句子描繪這匹馬剛出現時的樣子。
②學生齊讀。
③結合動作識記“跪”字。
④師: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匹馬消失得很快?(“過了兩三秒鐘……”“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
⑤學生邊朗讀邊做動作。
(2)預設2:
師:人們還在尋找馬尾巴呢,這時來了一條大狗,瞧……
課件出示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條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①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
②交流識記“猛”字。
③聯系生活,理解“兇猛”。
師:說說還有什么可以用“兇猛”來形容。
④抄寫詞語“兇猛”。
⑤師:再讀這一自然段,讀出大狗兇猛、跑得快的特點。
(3)預設3:
課件出示
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那么大,也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可是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
①師:朗讀第6自然段,根據課文內容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獅子。
②根據學生回答,圖片出示石獅子照片,從而理解“鎮靜”“威武”,讓學生抄寫詞語“鎮靜”“威武”。
③聯系學過的知識,認識“模”字。(區分讀音,“模”在詞語“模型”中讀“mó”,在“模樣”中讀“mú”)
④學生用“一模一樣”造句,加深理解。
⑤利用偏旁識記“廟”。
師:廣字頭的字大多與建筑物有關,如“府、庫、店、庵”等。你還知道哪些偏旁是廣字頭的字?
⑥再讀第6自然段,感受火燒云的變化之快。(學生補白課件)
課件出示
大獅子如此威武又鎮靜,卻在一轉眼間再也找不著了。“火燒云”的形狀變化可真()呀!
3.理清結構,指導背誦。
(1)回顧段內結構。
①師:有三種動物呈現在我們面前……
課件出示
一會兒……忽然……接著……
②師:這些動物各有特點……
課件出示
l馬頭向( ),馬尾向( )。馬是( ),像( ),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 )了,腿( ),脖子也( ),尾巴卻( )。
l那條狗十分( ),在向前跑,后邊似乎還跟著( )。
l(大獅子)跟廟門前的石頭獅子( ),也( ),也( ),很( )很( )地蹲著。
③師:它們消失得也特別快,就在一瞬間……
課件出示
l看的人正在尋找( ),那匹馬變( )了。
l跑著跑著,小狗不知( ),大狗也( )。
l可是( )就變了,再也( )了。
(2)根據課件提示,同桌互相練習,嘗試填空背誦。
(3)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提示,背一背吧!(學生齊背課文)
(4)師:如果去掉提示,你能根據自己頭腦里的畫面,背誦第3~6自然段嗎?(學生練習獨立背誦,指名展示)
4.熟悉樣式,文段仿寫。
(1)展開想象。
師:火燒云的變化極多,極快。大自然會賦予它各種形態。想一想火燒云還會變幻出什么形狀呢?(指名回答)
(2)仿寫拓展。
師:大家說得真好,我們也來模仿課文第3~6自然段來寫寫火燒云吧!
(3)教師巡視指導。
(4)佳作賞析。教師抓住學生寫話的閃光點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課文朗讀學習,為學生記誦服務。在朗讀指導中,穿插字詞學習,同時也借助字詞的學習,理解文段內容,感受作者用詞的恰當和巧妙。梳理結構,將學生背誦的難度降低。將當堂獨立背誦作為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學習要求,其余大部分學生在課下鞏固練習中達到要求。
板塊四 觀察生字,指導書寫
1.告別美景,回味余韻。(教師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引導回顧全文。
(1)師:趕緊趁著夜色還未完全降臨,我們再在朗讀中欣賞火燒云的魅力吧!
(2)教師朗讀第1~2自然段,學生朗讀或背誦第3~6自然段(鼓勵學生背誦),師生合作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指導書寫“騎、秒”。
(1)學生觀察生字,找出異同點。
(2)教師范寫,指導“馬”“禾”作為偏旁時變窄,最后一筆有變化。(“馬”最后一筆變成提,“禾”最后一筆變成點)
(3)學生練寫。
(4)教師評價反饋,學生再改寫。
【設計意圖】最后回顧課文,師生合作背誦,進一步鞏固了背誦效果。寫字環節,引導學生先觀察,注意重要筆畫所在的位置。寫前的觀察幫助學生掌握方向,寫后進行評價反饋,看寫結合,在實踐中把字寫美觀,提高書寫能力。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