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案及教學設計-搭石教案及教學設計PPT
《搭石》是人教版中經典課文,作者借搭石抒發了對鄉親們之間美好情感的贊美之情,這種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這種表達方法的獲得,不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因為本單元是一個特殊的單元編排——閱讀策略單元,這是統編教材的一個亮點,這次的閱讀策略是什么呢:
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是本單元語文要素訓練點。速讀能體現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結合新課程標準,我們的教學目標該如何制定呢?
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是重要的語文實踐活動,我們用什么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
1、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總結收獲。
2、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
3、梳理閱讀方法,總結閱讀體會,找到適合閱讀此類文章最好的方法。
一、回顧單元導讀課的收獲,熟悉速讀的方法。
二、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運用速讀方法。
三、交流閱讀收獲。只要是收獲,都可以交流,看看自己的速讀質量如何?
一、老師對第一次速度的收獲進行梳理:學生的收獲可能集中在最簡單的對內容的感知上:
1、什么是搭石?
2、人們為什么搭石?
3、搭石的作用是什么?搭石的樣子是什么……
二、帶著問題再次速讀課文:搭石的背后蘊含著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再次速讀課文,注意抓住文章的詞句,進行快速分析,思考,提煉語言,說出理解,并做好時間統計。
生活環境所迫,人們要這樣做,生活的條件不是很好;
是一道風景,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自然的一道風景;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一種胸懷,這也許是作者最想傳達的一種信息;
對這種自然生活方式的喜愛,懷念,追憶,這樣美好的時光永遠在作者的心里,心向往之。
一、再次總結速讀的方法,總結適合此類文章的閱讀方法:
如:帶著問題讀課文、想象畫面讀課文等方法
二、解決沒有解決的問題。字詞的書寫,詞語的理解是速讀課文最薄弱的問題:什么是汛期、什么是懶惰、緊走搭石慢過橋什么意思,都需要我們把閱讀速度降下來,聯系生活經驗和語境理解詞語、短語。也就是不能為了速讀忽略了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