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活動有哪些主題-100個科普活動主題名稱
9月24日上午,以“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廣州市天河區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天河區華融小學舉辦。華融小學師生約80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三大主題科普展亮眼吸睛
據悉,活動現場設有黨建百年科技成就展、航天科普展、百年突出科技人物展三大專題科普墻展示區。
黨建百年科技成就展帶領孩子們穿越時光回望歷史,感受在中國領導下,我國科技領域的輝煌成就和科技工作者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航天科普展以生動形象的漫畫,繪聲繪色地描述了神舟“足跡”、航天員出倉需要解決的科學難題、神舟十二號宇航員們的一周經歷等,讓孩子們從歷史、生活、科技等多維度了解航天方面的相關知識,在孩子們心里播下向往太空的種子。
百年突出科技人物展以科學家精神內涵為框架,向孩子們展示了鄧稼先、袁隆平等十位科技巨匠在各自領域的科技創新成就,弘揚科學家們追求真理、勇于創新、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以及牢記使命、不負重托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
▎“互動+體驗”點燃科普熱情
科普體驗區共提供20個科普體驗項目,孩子與家長們流連其間,身臨其境感受現代虛擬技術、腦電波控制的意念蜘蛛、工業機器人阿爾法狗,天河區反邪教協會的反邪教科普宣傳、天河區城管局的垃圾分類科普小游戲、天河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新型消防設備展示以及天河區童睿幼兒園的steam體驗等。學生們盡情享受科技帶給人們的創意之趣,便捷之樂,感嘆生活中科學無處不在。
▎低碳環保主題校園巡演講座——“碳中和、碳達峰”
廣東省環境教育促進會會長楊中藝教授 “碳達峰、碳中和” 校園巡回講座是今年科普日活動的又一亮點,講座從中國“碳達峰、碳中和”莊嚴承諾開篇,從人類文明發展角度,解釋碳排放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
楊中藝還闡述了國際社會對人類生存危機的覺醒,揭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展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中國布局和實施路徑,回答重點領域如何通過低碳轉型、控制碳排放源、減少碳排放,如何借助自然的力量提升生態系統碳吸收能力,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天河區華融小學科普學習氛圍濃厚
據悉,天河區華融小學是天河區科技創新的十佳學校,是天河區兩屆“天英匯”科技創新大賽的優秀組織單位。近幾年,同學們在全國、省、市區各項科技競賽中,獲獎超200人次,取得優異成績,初步形成了學校特色。學校有專業敬業的科學老師,有扎實有效的科學課堂,有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有眾多的愛學善學的科學小大人,校園學科學愛科學氛圍濃厚。
▎科普日系列活動打通科普惠民“最后一公里”
圍繞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天河區各部門、街道聯動起來,組織策劃了系列科普活動。除“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外,天河區科協在“廣州天河發布”微信公眾號舉辦了天河區全國科普日線上有獎競答活動,題目緊扣時下科普熱點,涵蓋航空潛海、科學家精神以及碳中和·碳達峰等科普知識,活動為期一周,瀏覽人次達7.3萬。
天園街邀請南方三院醫療團隊開展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的防治科普講座以及義診活動,為現場居民答疑解惑;獵德街開展“智能手機大課堂”科普活動,幫助轄區長者學習使用智能手機,適應新時代生活;天河區城管局在東圃社區、天河公園、獵德晟府廣場等地點開展垃圾分類科普宣傳,通過垃圾分類有獎知識問答、垃圾分類小游戲等加深轄區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認識。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鈞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鈞圣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何鉆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