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管理方案和措施_垃圾分類管理方案和措施怎么寫
近日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公布
2022年第二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
示范小區、村名單
其中
東風街道羊耳峪里第一社區
入選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名單
和方方一起看看
羊耳峪里第一社區
是怎么做的吧
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指導思想,按照東風街道工委、辦事處的工作部署要求,羊耳峪里第一社區“紅色”引領助力“綠色”發展,利用“黨建+網格”服務模式,全面動員、分步推進,初步實現了垃圾分類工作的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多元化參與、信息化支撐,逐步引導垃圾分類成為了居民生活的新時尚。
學
新版《條例》一經實施,羊一社區立即組織兩委一站成員對新《條例》進行學習,以此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制定社區實施垃圾分類行動方案,建立由兩委一站和六個網格黨支部組成的垃圾分類專門機構;確立了“熟人幫熟人,對門幫對門,黨員帶群眾,支部包樓群”的工作理念;針對老舊小區的特點,提出分區試點、扎實推進的工作思路,聯合駐區黨組織及社區報到在職黨員共治共建。
分期分批培訓,發揮崗位類黨員和社區網格員的示范引領作用。結合羊一社區首創的黨員分類管理黨建工作法,分兩批對70名崗位類黨員,以黨日活動的形式進行培訓,要求黨員做垃圾分類的示范戶,以身作則影響和帶動左鄰右舍,參與垃圾分類引領生活新時尚。分三批舉辦105名基礎網格員的垃圾分類培訓班,使網格員既是垃圾分類宣傳員、指導員,又當好監督員、服務員。
宣
在社區開展“敲門行動”,強化對社區居民的宣傳。入戶進行,敲門入戶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講解,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講解四類垃圾的識別和分類、就近投放站點和投放時間;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彩頁、社區桶站位置及投放要求圖解,并讓每戶居民進行確認簽字,實現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的全覆蓋。樓門安裝“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宣傳牌,引導居民樹立“生活新時尚”的理念。普及居民知曉率,提高參與率,確保精投率。加強對駐區單位及街頭門店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和檢查,落實各相關單位的主體責任,明確責任人。
動員各類主體,參與垃圾分類宣傳。聯合駐區學校,組織小小志愿者參與垃圾分類各項活動,學習分類、路邊宣傳、童聲廣播、指導分類......吸引了眾多居民關注。巾幗志愿者、退役軍人、青年團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桶前值守,指導居民精準投放;入戶宣傳,帶上宣傳垃圾分類宣傳冊,為社區老人上門進行垃圾分類指導;分層分類分片地宣傳垃圾分類,用青春力量助力形成垃圾分類的新時尚。
巡
網格為戰,建立垃圾分類巡查體系。社區黨委書記抓總,六個網格黨支部書記為巡查負責人,物業管家和社區工作人員為指導員,社區民警和黨小組長為監督員。
每日進行垃圾分類巡查自查。物業垃圾分類員每日早晚對桶站分類情況進行自查,遇到居民投放垃圾及時提醒并給予分類指導,潛移默化促進居民養成良好的分類投放習慣。社區工作人員、小巷管家每天巡查,監督提醒,發現垃圾桶滿冒及時上報物業進行清理,保證垃圾桶周邊無散落垃圾。
賽
一是開展垃圾分類支部競賽考核
社區黨委制定《羊一社區垃圾分類支部競賽考核評分辦法》,各網格黨支部以“開戰就是決戰,決戰就要決勝”的決心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比學趕超,力爭上游。各網格支部按各自分管桶站開展垃圾分類監督、指導工作;同時充分利用微信群、宣傳欄等宣傳陣地,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精投意識。每月社區黨委對六個網格支部排名情況進行公示,以督促改。
二是開展垃圾分類知識答卷活動
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8+3”活動,每次活動開始前讓居民參加垃圾分類知識答卷,輔以垃圾分類政策講解和分類知識宣傳。社區工作人員用自家垃圾分類的經驗和居民互相溝通交流,拉近和居民的距離,讓居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垃圾分類知識,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一枝一葉總關情
一點一滴見初心
羊一社區
黨建引領、網格為戰
全面動員、全員參與
讓垃圾分類從“新時尚”
到“好習慣”
成為社區居民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