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黨建工作計劃—婦聯黨建工作計劃和目標
成雁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改革和建設,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這為新時代推進婦聯工作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婦女思想政治引領,創新工作思維方式,加強改革和建設,才能進一步增強婦聯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服務力,團結帶領三湘婦女同心向黨,踔厲奮發。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增強婦聯工作凝聚力
各級婦聯組織應把思想政治引領貫穿于婦女工作全過程。
加強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增強政治認同。要緊緊圍繞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開展宣講,通過組建“巾幗志愿宣講團”等形式,走近基層、走近群眾,結合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階層的婦女特點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活、講深、講實,用有溫度、有力度的宣講凝聚人心。
樹立婦女先進典型,增強情感認同。通過多種形式宣傳、表彰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和家庭建設等各行各業表現突出的優秀婦女典型,大力選樹三八紅旗手、道德模范、優秀志愿者,尋找“最美家庭”,創建“美麗庭院”,深入開展家教家風主題活動,用榜樣力量感召婦女群眾爭當表率、走在前列。
創新工作思維方式,擴大婦聯工作影響力
新時代新征程,婦聯工作開展也應順時而為、創新思維,提升工作的動力和效力。
樹立品牌化思維。積極創建融湖湘女性文化、婦聯組織形象和時代精神于一體的“湘女”工作品牌,聯合多方平臺構建覆蓋各項重點工作領域的“婦字號”品牌體系,如省婦聯與湖南廣電共同打造的“姐姐”系列品牌活動,通過扶貧大直播和巾幗創業創新大賽等形式,用品牌號召力匯聚女性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樹立數字化思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與線下工作融合。積極開展網上婦聯平臺建設,推進瀟湘女性網、鳳網等媒體平臺迭代升級,精心打造“湘妹子”官方微信公眾號,做優網上婦女之家,做強做大“湘女e家”新媒體聯盟,完善網絡平臺矩陣,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宣傳、教育的重要作用,把新媒體平臺打造成婦聯工作的重要陣地。
樹立聯盟化思維。做強“聯”字文章,多方聯動開創婦女工作新格局。加強與全省各市州各部門聯系,在婦女權益保障、弱勢群體幫扶、家風建設等領域深度合作;加強與行業聯盟,聚焦托育、家政、養老等女性創業就業優勢領域,為女性創業、就業搭建更多平臺;加強與高校聯盟,利用湖南女子學院等高校的特色優勢,在專業人才培養、婦女干部培訓、婦女研究、家庭服務指導等方面發揮高校作用。
強化基礎組織建設,提升婦聯工作服務力
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廣開渠道,從各行各業選拔一批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熱心婦女工作的先進模范、專家學者、行業代表等,打造“專掛兼”相結合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重視基層干部的培訓,深入實施“基層婦聯領頭雁培訓計劃”,全面提升基層婦聯干部的專業能力和履職水平。
充分發揮基層執委作用。積極探索“基層執委+網格管理”工作模式,發揮婦聯執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實施分工包聯,構建服務網格,基層執委通過入戶走訪、深入調研,了解婦情民情。針對婦女兒童重點人群和困難家庭實施結對關愛幫扶,解決婦女和家庭急難愁盼問題。做好基層的宣傳教育工作,用“宣講+文藝+網絡”等多元化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婦女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進一步擴大基層組織覆蓋面。探索在社區網格、商務樓宇、行業協會、興趣小組等婦女生產生活最小單位靈活建立基層婦聯組織,重點加強新領域、新業態、新階層、新群體中的組織建設。積極探索“婦女微家”創建,使其成為權益保障、家風培育、創業就業、公益服務的新陣地,用“微活動”“微服務”“微關愛”回應婦女需求,成為廣大婦女信賴、依靠的“貼心娘家”。
(作者系湖南女子學院教師、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