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后感_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后感500字
2024-01-08 19:30:35
這是一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讀后感,會有關鍵情節透露。
作者是塔拉·韋斯特弗,她是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美國歷史學家、作家。
塔拉在這本書中講述了自己的家庭故事,讀完,心里有些許難受,也有一些共鳴,那就是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枷鎖和痛。
- 塔拉9歲才有出生證明
- 父親不愿意她去學校,而是讓她幫忙在廢料場干活,父親編織荒唐的故事,讓塔拉知道上學是不好的事情會被政府追殺。
- 當塔拉喉嚨痛,扁桃體發炎,父親沒帶她去醫院,反而讓她張開嘴巴,站在外面被太陽照射就可以療愈。這是多么荒唐,可荒唐的還不止一件事。
- 塔拉多次被哥哥肖恩欺負,頭曾被按進馬桶,最終父母卻不站在她這一邊。
- 在塔拉的家里,生病,生孩子都要在家里進行治療,因為父親說,醫院屬于政府機構是個害人的地方。
- 塔拉所看到的世界是父母愿意讓她看到的世界,那座山之外有什么,她一無所知。
- 塔拉被告知,穿裙子,露出胳膊,穿低領衣服都是的做派。
- 后來在哥哥泰勒的引導下,塔拉終于通過考試并接受了教育,但是在學校期間,她所學所見與父親教導的一些理念有很大的沖突。那些沖突源于,新的認知和新的思維方式在對原生家庭桎梏的瘋狂撞擊,痛的卻只有自己。對于父母,塔拉心里始終充斥著一種夾雜著愛、無奈、矛盾的情緒。
- 最終家里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再見她,因為父親通知所有親戚,塔拉被惡“惡靈”附身。
- 塔拉在對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和對自己的否定中,在家庭糾葛和現實的矛盾中,一步步努力獲得了博士學位。
- 塔拉能夠存活下來本就是個奇跡,她還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事實證明,后天教育加上個人覺醒能夠深深影響和改變一個人。
原生家庭
- 我的原生家庭并沒有塔拉那么糟糕,但也有傷痛。
- 多年以后,大腦里零星還會有原生家庭的一些觀念在影響著自己,我愛他們,我也深深地恨過他們,但我始終保持著感恩的心態。至少我的父母付出金錢讓我接受了教育,而接受教育是為了改變現狀的,并不是用來反抗和仇視父母的。
- 我和哥哥的關系也曾一度跌入冰點,后來的轉變是源于我給他寫了一封長達3000字的信。自那之后,我們的關系徹底改變,我們又變成了血濃于水的好兄妹。現在回想,是我的那份感恩讓我沒有選擇逃避和繼續憎恨,而是面對并解決了這個問題。
- 大學期間遭遇一個男生的表白,不知道該怎么做,去找媽媽敞開心扉,希望得到一些寬慰與建議,不曾想迎來的卻是一頓不分青紅皂白的唾罵。她以為我要跟人家跑私奔,要做丟人現眼,傷風敗俗之事。掛了電話之后,我哭了很久才睡著,無盡的絕望和孤單向我涌來,還夾雜著一絲恨意。現在卻已經釋然了。因為母親沒有接受過教育,在這方面她并沒有一個好的認知來引導和教育自己的女兒。她當時只是太擔心而已,她太慌亂,也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來阻止這件事。
- 有一句話這么說,如果童年是不快樂的,那么長大之后,他便會往相反的方向去走。我覺得我就是這樣的。我努力地“不走尋常路”,想要卸下那些枷鎖,證明我的活法是正確的。我不聽從家人的建議,按照我學習的科學育兒方法來養育自己的孩子,用我收到的好的成果去證明給他們看。這一切都表明我心里還藏著那份倔強。后來,我不再去證明什么了,而是專注于過好自己的生活。那些證明又有什么意義呢?就算證明自己是對的又能怎樣?一生這么長,該把精力放在如何過好自己這一生,并不是去爭個對錯。就像塔拉,無論過去多么黑暗,也不能阻礙她擁抱光明。過去有傷痛,但眼下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如果她沉浸于跟過去對抗,那么她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救贖自己,而不是憎恨過去。
也許你我都有原生家庭帶給的傷痛,但請試著擁抱自己,救贖自己,用行動去編織自己人生的意義。
我是善芝,覺察并思考,用樸素的文字給你一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