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四字成語大全—中 字成語
王劍松
天地之中自古就被人們尊之為神圣的地方,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后,天地之中與“中”文化成為中國人、中原人甚至世界華人議論的熱點話題,連河南省會鄭州以及遺產所在地登封的宣傳廣告語也打出了中的方言,“中不中,中中中,中!”。那么,什么叫天地之中?“中”文化究竟是什么?多數人就不得而知了。筆者通過近兩年的考察論證,查閱大量資料,寫出了天地之中與“中”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淺顯的理解,以求教各位方家。
天地之中是中國古人天圓地方,道在中央,天人合一,觀象授時的宇宙觀,是華夏民族對自然界的特殊認識。由天人合一,居中而近四方,古之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可引領四方的中心論,繼而發現中為道,道為中,“中”是打開天地及萬事萬物奧妙之門的金鑰匙,從而產生對中的崇拜。“中”成為衡量萬事萬物不偏不倚的標尺。形成“中正”、“中和”、“中庸”等無處不在的龐大的中文化體系,被稱之為允執厥中的“中華密碼”,影響華夏文明五千年。
站在天地之中的嵩山之巔才能領略到“翠嶺千重包楚塞,黃河一線下秦川”的王者氣派,故此人們在嵩山尋找“嵩門”,望嵩門、讀嵩門,從中“悟道、明理、見性”,產生靈感,創造人類奇跡,“嵩門待月”成為千古神秘一景。這里可以讓你明白自然,融入自然,與天地對話,與日月談心,獲得好心境,讓心靈回到原點,讓心真正回家。
天地之中是不偏不倚,上通九天,下貫九野,陰陽交合,四季分明,萬物俱生,統領天下,立國安邦的靈境圣地。盤古開天、三皇五帝等古圣先賢們在天地之中創下一個又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曠世功業,成為華夏人永不磨滅的記憶,并代代傳承,發揚光大。從崇拜皇天(天中神)后土(地中神),到在中天太室立下太廟,由地域崇拜概念轉化為文化符號。尤其是在天地之中立竿見影,神奇般地測出了大自然的變化規律,制定歷法,指導農耕生產,用人的智慧打開了天地奧妙之門,更加堅定了華夏古人對中的仰慕。于是便有了“定天保,依天室”,“宅茲中國”,“少室、太室皆冢也”的千古不變的定律。
中在華夏兒女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獨一無二的神圣地位,是世間所有事物方方面面不可偏倚的標尺,是人類生態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坐標。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和優秀傳統文化以及道德精神的秘笈和密碼,是崇尚和實現華夏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所追求的目標。中是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中庸之道的核心,是治國安邦之道,發展成功之道,執政為官之道,富民強軍之道的導航,是國人為人處事、接人待物、言談舉止和規范行為的指南。天地之中與中文化成為無處不在的深厚的文化現象,至少貫穿華夏文明五千年。
中為根,中為帥,中為旗幟,中就是核心,中是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全人類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的象征。一個中字代表著中、正、安、和,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領域,還是在思想、生產生活、人際交往、物理學、邏輯學、易學、哲學、醫學、數學、文學藝術等方面,均可充分展現華夏文化海納百川的博大和包容。中就是要通過各種途徑的學習,弄清事物的本質,根據世間的客觀規律,制定出合乎發展的最佳方式方法,加以利用,提高生活水平、工作效率,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故而才有了“擇天下之中而立國”、“得中原者得天下”、“允執厥中”的千古定論。
華夏古圣先賢得出中的深刻理論后,在教化自己的子孫時,開始說中、論中。于是就有了中華、中國、中央、中天、中原、中土、中州、中岳、中心、中正、中庸、中和、中間等詞語。如今中原人在評價所有事物好不好時的方言仍說“中不中?中,中中中!”以此來增加對中的記憶和理解,也就是說,老祖宗在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其用心之良苦,可見一斑。中字的單用與聯用,形成了獨有的中文化現象。一個“中”字,可以將肯定與否定、喜悅與不滿、感激與威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蘊藏了中文化既奧妙無窮又豐富多彩的深刻內涵。
過去京都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按《封禪書》: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瀆咸在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岳、四瀆皆并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軼興軼衰,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其禮損益世殊,不可勝記。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于是自殽以東,名山五,曰太室。恒山,太山,會稽,湘山。這說明先定中岳,而后四岳才按其方位而定名。這是以我中心的定中概念,沒有定中,哪里有東西南北。并演化為萬事萬物要有中心,為人處事做到允執厥中……唯言四岳者,以堯之建官而立四伯,主四時四方之岳而已,不主中岳。故《堯典》每云咨四岳而不言五也。
沒有高山哪顯平地,也就是說,沒有高山就沒有河流?人在洪水滔滔的遠古時期,是居住和生活在大山內的山洞中的。山為大地最高處,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地上若有重大變化,或者大人物誕生,是受上天的主導,是通過大山的靈石所產生。故此才有了"嵩高惟岳,峻極于天,惟岳降神"的民謠,傳承數千年。歷來人們朝圣和祭天是朝山岳而來,沒有朝河而去的。西方人朝圣是奧林匹斯山,東方人(華夏民族)朝圣就是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