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衛作文500字優秀作文_創衛作文800字優秀作文
□本報記者羅昊
近年來,我市始終緊緊圍繞建設大氣、雅氣、秀氣吉安,不斷加大城市綜合管理和創衛工作力度,先后獲得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江西省衛生城市、江西省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文明城市等稱號,并連續四度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1年我市啟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來,突出“創衛為民、創衛惠民”導向,堅持建設與管理同步,城市與農村互動,創衛與育人并行,取得良好成效。
構建創衛高效運轉體系
創建衛生城市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我市從創建活動一開始就采取強力措施,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保障了創建工作高效運行。
為充分發揮愛衛會在創衛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各區,各鄉鎮、街道都組建了愛國衛生組織,并配備了專(兼)職工作人員,形成了全市愛國衛生工作組織網絡。同時,成立了由市長任總指揮,分管副市長任副總指揮的市創衛指揮部,下設創衛辦公室和16個專業工作組,各職能部門一把手任各專業工作組組長,并抽調城管、衛生、藥監、建設、教育等部門業務骨干到指揮部進行集中辦公。此外,市委常委會、市長辦公會多次聽取創衛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問題。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將創衛工作列入當年政府重要工作任務。
根據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和要求,我市還制定了創衛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實施方案,并結合創衛十個方面的工作內容,制定單項工作方案和整治計劃,將創衛工作任務和要求分解落實到各級各部門,各街道鄉鎮、社區,形成了“千斤重擔萬人挑,齊心協力抓創衛”的工作格局。
營造創衛工作良好氛圍
創衛是一場群眾觀念和衛生習慣的革命,不僅在于讓城市變得更美、功能更完善,更在于市民衛生意識的增強。要廣泛動員群眾參與,使市民真正成為城市文明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受益者。
在創衛工作中我市在積極發揮新聞媒體宣傳主渠道作用的同時,還借助多種載體開展宣傳,印發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宣傳手冊、健康教育宣傳手冊等各種宣傳資料12萬份;組織健康教育講師團,面向學校、單位、社區、農村以及重點人群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全市各醫療單位通過設立宣傳欄、編寫黑板報、播放錄像、制作健康教育處方等形式,向病人和家屬進行衛生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各大、中、小學校全部開設了健康教育課,開課率達100%;設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傳欄,共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500多處,刊載健康教育宣傳知識3000多期次;廣泛開展控煙工作,實現了公共場所全面控煙,城區內無廣告;在入城口、主街道及重點區域設立大型創衛戶外公益廣告宣傳牌200余塊;在審批戶外廣告時,要求每塊廣告要有20%的版面進行創衛公益宣傳。
加強創衛硬件基礎建設
近幾年來,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緊扣標準,盡力而為”的指導思想,全力實施暢通工程、環衛工程、綠色工程、碧水藍天工程、市容環境整治工程“五大”工程,創衛硬件設施不斷完善。
暢通工程:10多條主次干道“白改黑”;貫通、延伸、打通部分斷頭路;在城 南新建多條道路網架;完成城南、城北兩個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建設和整治;投入4000多萬元,完成了200多個無物業管理居民小區和小街小巷改造,極大改善了城區交通狀況,拉大了城市框架,完善了城市功能。
環衛工程:投資1300萬元建設吉福路垃圾壓縮轉運站;投入400多萬元購置灑水車10輛、清掃車34輛;投資800萬元新建改造公廁、垃圾中轉站24座;投資214萬元購置果皮箱2500個、密閉化垃圾桶2650個、“門前三包”垃圾桶3.3萬只,購置不銹鋼密閉保潔人力板車159輛;投資2537萬元建設占地面積255畝的樟山垃圾處理場;投資910萬元建設了吉安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
綠色工程:我市在中心城區和縣城大力推進“高品質公園+生態綠廊(街頭小游園)+郊野公園”布局,充分彰顯吉安“城在水中,水在綠中,水城相映,綠環水繞”的山水生態魅力。目前,建成區綠地面積1868.12公頃,綠化覆蓋率45.56%,綠地率41.3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95平方米。
碧水藍天工程:牢固樹立生態立市、綠色崛起理念,在項目準入上,我市堅決向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項目說“不”,防止新污染源產生。此外,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關閉了污染企業40多家,全面取締了燃煤鍋爐。吉安給了城市一個避暑藍天,近年來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件與破壞事故。
市容環境整治工程:整治亂倒垃圾,城區居民生活垃圾全面實行袋裝;加強建筑工地管理,建筑工地、拆遷工地、待建空地建美化圍檔1.56萬米;城市主次干道700多棟臨街建筑物實施“穿衣戴帽”工程,清洗粉刷外墻,統一設置門店招牌;對10多個農副產品市場進行了提升改造,拆除亂搭亂拉,合理劃分水產區、生熟區、干菜區、蔬菜區。
強化公共衛生安全管理
公共衛生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健康水平,我市嚴格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突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
在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基礎上,重點抓菜籃子放心工程,對米、面、肉、豆制品、奶制品等開展專項整治,推行索票索證監管。對餐飲業、單位學校食堂開展了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針對小餐飲店、小美容美發店、小旅館、小浴池、小歌廳、小網吧等“六小”單位衛生條件普遍較差的問題,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改造。加強了對飲用水水源的衛生防護,定時對水源水、出廠水和管網水進行監測并制定了二次供水管理辦法。我市還堅持以環境整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方針,廣泛開展病媒生物防治活動,組織專業消殺隊伍,對居民住宅區、菜市場、綠化帶、垃圾中轉站、公廁、城中村、城鄉結合部、下水道、池塘以及大型公共場所進行消殺,滅蚊、滅蠅、滅蟑。
推進創衛工作長效機制
創衛工作是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載體。我市在抓好突擊整 治的同時,積極研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通過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我市將創衛工作十大項任務分解到市直100多個部門,市政府與各區、創衛16個專業工作組和100多個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簽訂了創衛目標責任狀,將創衛工作納入了市委、市政府年終目標考核管理體系。
通過推行檢查評比制度,市財政從2013年起,每年安排100萬元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獎勵基金,專門用于中心城區環境衛生獎勵,組織專人進行檢查、評比、考核,對在日常城市管理工作中或考核排名靠前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城區環境衛生清掃保潔質量明顯提高。
通過出臺一系列長效管理制度,構建了市創衛辦對各專業組、專業組對成員單位的雙重督查網絡,《吉安市城市管理長效管理工作獎懲辦法》《市中心城區城市長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等規范性文件相繼出臺。
通過創新城市管理模式,我市轉變管理觀念,創新思路,在城區次干道和各社區設立便民服務攤區,落實保潔措施。同時,整合公安“天網工程”、交通監控設施和人民防空監控設施等資源,投入1500多萬元,建設了吉安市城市管理數字化監督指揮中心,構建了網格式、數字化的城市管理系統,城市管理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現在,吉安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城市品位明顯提升,市民素質明顯提高,形成了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民生改善良性互動、相得益彰的生動局面。在吉安,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幸福感、歸屬感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