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義的歷史根源;恐怖主義的由來
據新華社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日前,公安部反恐專員劉躍進就反恐怖主義法的熱點問題接受記者采訪。
防止恐怖主義思想形成和蔓延
恐怖主義概念包括主張和行為。《現代漢語詞典》、我國締結和參加的一些國際公約及多國法律對“恐怖主義”的定義都包括行為;反恐怖的基本方略就是防止恐怖主義思想形成、蔓延。將恐怖主義界定為主張和行為,就是要在法律上明確反對恐怖主義思想。
本法是要防止恐怖主義思想的形成和蔓延,依法打擊傳播恐怖主義思想的行為。
極端主義是我國當前恐怖主義的思想根源。禁止極端主義,有利于從源頭上遏制恐怖主義的形成和傳播,是防止恐怖主義產生的重要措施。
恐怖主義在我國滲透進一步加劇
反恐維穩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我國當前的反恐怖形勢總體穩定可控,但受國際恐怖活動活躍的影響,恐怖主義在我國的滲透進一步加劇,滋生暴力恐怖的土壤依然存在。境內外“”勢力加緊滲透煽動,境外指揮、網上勾聯、境內行動的活動趨勢愈加明顯,極少數具有恐怖主義思想的人員仍在陰謀策劃在我國內制造暴力破壞活動,新疆個別地區暴恐事件仍偶有發生,反恐維穩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公安機關將絕大多數暴
恐案事件發現處置在萌芽階段
當前國內暴恐犯罪活動新特點:暴恐犯罪活動暴力對抗性較強;有的團伙在作案前已做好長期對抗準備;涉恐在逃人員異地潛藏蟄伏,糾集新的團伙實施作案;一些暴恐極端分子還接受境外恐怖組織指令。
對此,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反恐情報體系建設,將絕大多數暴恐案事件發現、處置在萌芽階段;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社會面整體防控;嚴格落實邊防出入境管控和內地重要通道查控措施;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工作;依法嚴厲打擊暴恐活動,打掉了一批暴恐團伙;加強與周邊國家及重點國家的反恐實務合作。
網絡已成為組織實施
恐怖活動重要工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成為恐怖組織和組織、策劃、實施恐怖犯罪活動的重要工具。近年發生的一些重大案件甚至是在境外通過互聯網策劃、指揮實施的。加強網絡安全管理,明確網絡運營商和服務商反對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已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