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有明天電影簡介,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力
近些年來我們不太用“前衛”這個詞來形容流行歌曲了,因為時代發展實在太快了,我們很難預料未來的流行歌曲是什么套路。但是當我站在當下的角度,反過來聽一些老歌的時候,真的覺得當時歌手們是多么前衛。
今天推薦的這一首《如果還有明天》就是我認為“前衛派”的典型歌曲。說到這你可能會反駁,說蘇見信不是近些年的歌星嗎?
這里我要著重介紹一下這首歌的其中一個歌手薛岳,他和蘇見信、柯有倫其實并不是一個時代的。
薛岳出生于1954年,是七八十年代的臺灣搖滾巨星,不幸在1990年因為肝癌離世,享年36歲。這首歌是薛岳的好友劉偉仁為了鼓勵患病的薛岳而創作的,而在被蘇見信重新編曲,以及加上柯有倫的RAP以后,仿佛賦予了這首歌全新的活力,無論從節奏還是配樂,這完全就是一首21世紀的歌。
2005年,蘇見信在他的《感謝自選集》中將這首歌作為第一主打歌,與薛岳、柯有倫完成了跨時空對唱,表達了對搖滾前輩薛岳的崇高敬意。
這首歌只聽前奏感覺十分平淡,然而當歌曲進入高潮,蘇見信和薛岳輪流演唱和相互和聲,薛岳沉穩綿密的聲線與信極具爆發力又真假轉換自如的嗓音相得益彰。
而柯有倫的RAP不僅表現力十足,而且歌詞也非常有味道,充分表達了薛岳在死亡邊緣的掙扎,對搖滾夢想的渴望,搖滾后生對前輩的追憶。
這首歌并不算短,一共五分半的長度,但神奇的是聽起來覺得相當短,原因是在出色的編排下,三位歌手都展示了自己最擅長的技巧,整個過程我想無論是歌手還是聽眾都完全沉浸其中,過癮至極。
信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的MV也相當精彩,信和薛岳的黑白演出影響相互穿插,很有沖擊力。表達了每個搖滾人雖然生命是渺小的,但是搖滾精神生生不息,所以搖滾人也會前赴后繼。
總而言之,從這首歌中能夠領略到七八十年代音樂人的高超的創作才華,也能感受到跨時空合唱的震撼,強烈推薦這首,《如果還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