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考試沒考好反思_高中數學考試沒考好反思
眾所周知,高中總共有9科,要是問同學們哪科最難學,不同的學生回答不同。有說物理的,有說化學的,還有說英語的。綜合大多數人的回答,數學算是難倒一大片人的科目。高中數學就像是一棵樹,將很多學生掛到了樹上。有的學生通過自身努力,成功找到了下樹之法,有的學生直到高考的時候,仍然被掛在樹上。
其實,雖然數學跟其它科目不同,但是一些學習方法跟考試規律都是相通的。比如數學考試的時候,一份有效的數學試卷遵循二八定律,即難題占到20%,簡單題跟中檔題占到80%,而中檔題跟簡單題考察的都是基礎知識,只要基礎知識過硬,拿下數學的大半壁江山還是沒有問題的。那么,哪些因素會影響數學成績呢?高中數學不好,每次成績很低,老師:先反思一下是否有這5個問題。
1. 運算能力差
這個問題一般是歷史遺留問題,不是上高中的時候才差的,而是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很差。只要是計算題,不管題有多簡單,總有幾道題算錯的,每次都把做錯的原因歸結為馬虎一筆帶過。計算能力差很多跟計算習慣有關,比如遇到大點的數字就用計算器,考試是不可能拿計算器的。學生還是要多做、多練、多總結解題方法跟運算要領,提高自己的運算能力。
2. 邏輯推理能力差
很多學生都期盼考試出熟題,也就是之前做過的題或者類似的題,甚至希望數據都不要變。可是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是不可能出原題的,平時的考試中也很少遇見原題。所以,這就要提高邏輯推理能力了。數學是一門重視邏輯推理的學科,只要肯用心總結解題技巧,多歸納總結相關題型,對每道題都能研究透徹,邏輯推理能力會越來越強。
3. 實際應用能力差
數學是跟實際聯系很緊密的一門學科,比如中學數學里函數與方程的思想,事件的概率等。理論是需要跟實際相聯系的,聯系不到生活,實際應用能力差,做起題來就比較難了。所以,高中生要留意觀察,觀察生活中與數學的聯系。
4. 對簡單的題目不屑一顧
有的學生對簡單題不屑一顧,對難題又一帶而過,這類型的學生一般剛剛及格。他們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成績不至于很低,但對難題又束手無策,以至于成績一直無法提升。其實,不是讓大家放棄簡單題專研難題,在考試當中要穩拿基礎分,爭取拿高分。
難題也是有它的來源的,它的出處就是教材上的知識點。只不過可能用到的公式定理多,繞的彎比較多,所以難倒了很多人。這就要求同學們不能眼高手低,多研究教材上的經典例題,對于簡單題要認真做一遍,難題要迎難而上不退縮。
5. 不預習、不復習
預習跟復習是學習過程中兩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這兩個環節沒做好,很可能拖累學習的進度。但是有的學生課前不預習,老師講什么隨緣,下課就萬事大吉了,也不復習。這樣學習效率是不會高的。不管是數學還是其它科目的學習,都要把預習跟復習這兩件事做好了。
老師有話說:數學成績差,它總有差的原因,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差。對于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刻剖析自己,找到成績差的原因并且改正。所有的改正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提高成績。只要堅持下去,你的弱科將不弱,它還可能變強,成為你高考當中的提分科目。數學成績差,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