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舊去新來的唯美詩句,不念過往,不負當下,不畏將來
冬日夕陽美景詩詞六首:鴉背夕陽金瑣碎,樹頭斜月玉玲瓏
冬天的太陽特別的明凈溫暖。雖然冬至之后,太陽自南歸線慢慢北歸,但是到春分才會晝夜平等,這之前,仍舊是夜長晝短。仲冬晚冬時節的夕陽,落山特別早,但是日影就特別的斜。在無雨雪的日子,因為空氣的干燥,天空的明凈,那種斜光會將蕭疏的樹影拉得很長,而人面向太陽的時候,并不會刺傷眼睛,這是一年中可以直視太陽的階段。尤其夕陽落山的時候,那種在晚霞叆叇里的太陽,剩下最美的紅色,可詩可畫。
“夕陽孤倚立溪頭,三兩漁舟溯碧流。
驚起一行新宿雁,斜飛又過別汀洲?!?/span> 宋末元初 · 吳錫疇《冬日 其二 》
這是一輪冬天的夕陽,光線柔和,下面是無盡的江南的水面。
所謂孤倚,是指的這里開闊,沒有山或者大樹,一輪太陽帶著柔和金色的光芒懸在溪水之上。
是指景色的開闊,也顯示他就站在溪流的岸邊。
而這正是漁舟唱晚的時候,三三兩兩的漁船,沿著溪水逆流回家。
那船聲水浪,驚動了沙灘上才停留的雁子,紛紛起飛,又飛往別的地方。
這冬天柔和清麗的景色,雖然沒有秋水共長天一色那么浩瀚,落霞與孤鶩齊飛那種壯麗,卻別有江南水鄉冬天那種帶著煙火家園氣的柔和。
那水面想必也是夕陽波光,雁子的身上馱著溫暖的陽光飛行。
而漁船,滿載著豐收和疲勞,是辛苦也是幸福。
“平波不盡蒹葭遠。清霜半落沙痕淺。
煙樹晚微茫。孤鴻下夕陽。
梅花消息近。試向南枝問。
記得水邊春。江南別后人。”宋 · 葉夢得《菩薩蠻 湖光亭晚集 》
這是開闊的湖邊冬天 晚景,寫得舒緩動人,想必這冬天的太陽曬得舒服,整個狀態相當放松。
因為冬天了,所以水面開闊,遠處的蘆花因為枯黃,色彩清淡,在這樣的水面構成了天際風景線,反而使得水面更加清麗開闊,一個遠,也寫出了湖水的面積之大,因為蘆葦往往是在淺水岸邊。
而因為天氣肅殺,氣溫走低,霜降水落,露出了湖中的淺淺沙洲。
凋落葉子的遠樹,在斜陽里宛如半透明的青煙,若無還有那種美,一只大雁舒展著羽翼,從夕陽光線里飛下,打算停留在沙洲上。
這是舒緩的黃昏曲,因為有著夕陽,溫柔清麗,帶著讓人不舍的留念。
那么黃昏之后,就是晝夜溫差極大的夜晚了。詩人轉筆寫到了梅花,這讓整首詩從黃昏走到暮色,落腳在濃厚的人情相思里。
梅花要開了,我在斜陽下找著梅花,記得曾經在春天的水邊我曾經和你在江南梅花下的旖旎時光。
如今我是滯留在他鄉的不歸人。夕陽余暉,落腳蘊藉深長。
“王謝風流墮渺茫,黯然懷舊見新堂。
山無多樹夕陽遠,梅始一花春意長。
燕去有時來畫屋,鶴飛何日到青岡。
休言枉灑新亭淚,猶勝如今似醉鄉?!?/span> 南宋 · 陳著 《咸淳元年乙丑冬同金陵制幕諸公游舊烏衣巷新來燕堂制參董靜(字居烈)有詩因次韻 》
南京烏衣巷是有名的歷史景點,三國時是吳國戍守石頭城的營地,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大族的宅第。唐朝杜牧名句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唐朝就是歷史景點。
南宋陳著來時,是在冬天,雖然沒有燕子,但是這里有一座“新來燕”堂。這不免讓他有歷史的懷舊和感喟。
杜牧的烏衣巷,寫的是春天,而陳著寫的是冬天的夕陽。
特別有此時江南的氣息。山上沒有多少茂密的樹冠,所以可以看到遙遠的夕陽,而夕陽的光線也正好打在這座燕子堂的建筑前,不只有景色的長度還有歷史的深度。轉筆卻是寫這里小梅一朵,現實的冬至后的太陽梅花,春意來歸,歷史循環。
當然也包含著他自己的身世和心情,自己何時能夠從現實的壓抑,歷史的沉重里走出來,回歸一種自在的生活呢?
南宋對于很多想有作為的官員,是打壓的,且南宋經歷了北宋亡國,不思雪恥,這讓很多正直的官僚都感到悲憤,而且陳著的不幸在于,他又經歷了南宋的滅亡。
在這樣冬天的太陽里,在南宋還沒有覆滅之前的平靜里,陳著感到的是歷史和現實的悲哀。
“溪山盡處夕陽斜,溪上冬風雪滿沙。
便是江南舊行路,和煙隔水見梅華。”宋 · 釋曇瑩《頌古二首 其一》
行腳僧行過江南,霜風苦雪中他看到的景色,多半別人難以看見。
在溪水和山林的盡頭,他看到夕陽斜掛,漸漸日暮。
而此時黃昏有風,冬晴之后的溪水上,是雪痕蓋滿了沙洲。
寒風烈烈卻又夕陽晚霞,白雪流水,這樣的景色只有時常旅行的人才可以看到。
所以我相信他是在苦行的云游的路上,而且是歸路。
天地嚴寒,山川寂寞,但是從這邊的岸上,可以看到對岸,大雪封枝,卻有無限紅梅開放。
清寒,瑰麗的江南黃昏晴雪風梅圖。
但是他更是行走的梅花,衲衣上,是落落斜陽。
這首詩,加上他的身影,是一幅絕美的冬雪圖畫,也顯示著他苦行的艱苦,心地的高潔。
“木葉捲寥空,颼飗起朔風。
萬峰寒翠里,一點夕陽紅?!?/span> 清 · 繆公恩《冬日行山中》
這是冬天行在山路上真實絕美的風景。
黃昏里,有山風卷起樹葉,飛揚在天上,寒氣逼人的北風撲打行人和樹木。
這是流動的近景,可能大風還卷起砂石塵土,眼前略有混茫。
然而在道路的一側,是萬山連綿,萬松寒翠,在山頭,一點夕陽在晚煙里,露出最紅最圓的樣子,雖然只是一點,晚云紅日,寒山翠色,已經是絕美的山林落日圖。
曠遠,恢宏,瑰麗卻沉靜如畫。
他在想什么呢,或者什么都沒有多想,這首詩像照相機照下了片段。
但是這種景色帶給人的震撼和仙意是無窮的。長天落日,萬峰連綿,冬天里的壯麗河山。
“扁舟渺渺倚孤篷,鳥鵲聲寒古戌空。
鴉背夕陽金瑣碎,樹頭斜月玉玲瓏。
高低野燒烘殘壘,明滅漁燈亂曉風。
把酒論教舊游夢,十年前憶與君同?!?/span> 清 · 錢凌云《冬夜同程祖芬舟行過吳門 》
這是寫了江南吳門從黃昏到第二天凌晨的景色。
非常有筆力。
在船上扁舟一葉,行經古代的吳門,水闊舟小,從船上看到的是古代烽火臺的剪影。
無數的烏鴉在夕陽里飛過,金色的陽光閃爍在它們的背上,翅膀上,一種清麗又蒼茫的美。
而此時還有一彎月亮,掛在沒有樹葉的枝頭。
白居易說,可憐九月初三夜,但是這里的冬日黃昏,同樣日月同天,卻不是清麗,而是古樸,有歷史的滄桑感。這是春秋吳國的故地,還留著歷史的烽火遺存。
明麗金色的斜陽,古戌,一鉤如玉新月,有著現實的漁火人家,歷史和現實就這么巧妙在一起,讓人不得不有所停留。
而晚上也是,新的野外篝火在殘留的古戌邊燃燒,那是不知道歷史的人在生活求存。
而一整夜點著的漁火,在風中搖擺,這里又是人煙繁茂的當代碼頭。
兩個人在這樣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停留,更巧的是他們十年前也來過此地,這一夜晚在舟上就有話可說了,從歷史談到現實,從興亡談到友誼和人生。
多年以后,他必然記得那天的黃昏,烏鴉翅膀上金色的碎光,那是最有意義的景色,歷史和現實交匯的人生場景。
這首詩很耐讀。
冬天的太陽給人溫暖,冬日的斜陽給人溫暖清麗的同時,又往往和景色聯系在一起,或綺麗或蒼茫。站在冬日暖陽里,你有哪些美好的感受,又哪一種景色深深共鳴了你的心情呢?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