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讀后感想30字(茶花女讀后感悟100)
《茶花女》這部作品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小仲馬的第一部小說。據稱,這部小說一經出版即引起了轟動,人們為書中真切感人的故事所征服,為書中女主人公瑪格麗特的悲慘遭遇以及男主人公阿爾芒痛切肺腑的悔恨而潸然落淚。后來,這部作品被改編成歌劇,劇本和小說都跨越國界,流傳歐洲各國,成為了世界名著。
今日,偶然讀閱了這部作品,深深的為女主人公瑪格麗特動人的愛情故事所感動,茶花女是當時巴黎的一名妓,但是外表和本質都像白茶花那樣純潔,她誤入歧途,但在愛情面前,她表現了自己的堅貞與執著和高尚的情操,但是最終卻因肺病加之社會世俗的摧殘23歲就過早的離開了人世。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她隨身的裝扮總是少不了一束茶花,經常是25天白茶花,五天紅茶花,人們便稱她為“茶花女”。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在和阿爾芒相愛的過程中,當阿爾芒的父親出面阻止自己兒子與瑪格麗特的愛情時,瑪格麗特選擇了退出,而且只能選擇退出。擺在她面前的只有無奈。等阿爾芒回來,她與他卻已是生死兩別。瑪格麗特的死不是一樁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種具有深刻含義的社會現象。而人世間的這些悲劇卻往往又是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發生的。茶花女無疑是這種道德觀念的受害者。黑暗的社會現實,悲慘的遭遇,無力的抗爭。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一個哀怨的,惆悵的,放浪形骸的,美麗善良的弱女子,無依無靠。她又能得到或者乞求什么呢。就象茶花那樣,帶者一片芬芳和馨香,默默的在風中展示著自己的美麗和渴望。然后慢慢地枯萎凋謝。那是對那個社會的悲憤控訴。凄美的愛情沒有結果,悲涼之致。
愛情故事,是歷代社會經久不衰的主題,是人類感情釋放的空間,通過讀了《茶花女》,我更加相信世上的真愛,茶花女為了愛人的前途和幸福,無私的付出,默默的奉獻,哪怕是被誤解、被鄙視,也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這才是堅貞的愛情。真愛難尋,但我卻在茶花女身上看到了,我覺得,愛是不分人的等級的,只要是人,就有權利去愛別人以及被別人所愛。但是社會的世俗和觀念總要阻隔相愛的人,制造種種的困難去摧殘、破壞,所以才有很多的悲劇上演。例如,我國的四大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都給我們演繹了凄美的愛情故事,但都是因為腐朽的社會道德和統治階級的摧殘,造成了人的部平等,她們的愛情也都成了愛情的悲劇。但是,她們偉大的愛情故事卻流傳了下來,愛情精神讓世人永遠的贊頌。
真愛無等級、無國界,我覺得,如果要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就應該用同情、諒解和愛心,來拯救人的靈魂,使人變得更高尚。
茶花女,如劃過天際的流星,來時絢爛奪目,可在一瞬間便留下無盡的遺憾。每當我看見茶花,就會想起那個美麗可愛、值得同情的姑娘。似乎又會看到阿爾芒站在墓地旁,握茶花。默默地看著字字血淚的日記和遺書,潸然淚下……我曾經愛過你;愛情,也許,在我的心靈里還沒有完全消失,但愿它不會再去打擾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難過悲傷。我曾經默默無語地、毫無指望地愛過你,我既忍著羞怯,又忍受著嫉妒的折磨;我曾經那樣真誠,那樣溫柔地愛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