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課文講解_山中訪友課文講解視頻
第一單元復習資料
一、四字詞語
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左沖右撞、意味深長、龐然大物、
行色匆匆、奇妙無比、不拘一格、年過花甲、隨心所欲、亭亭玉立
二、詞語解釋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德:道德品行。望:名望。
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意味深長:說話行為含蓄深遠,耐人尋味。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花色斑斕:色彩艷麗燦爛奪目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勤勉:勤奮
行色匆匆:匆忙趕路的神態。
望而生畏:看見了就害怕。畏:畏懼。
年過花甲:年齡超過了六十歲。花甲:指六十歲
返璞歸真:去掉外在的裝飾,恢復原來質樸的狀態。
三、短語
清涼的山泉、汩汩的溪流、陡峭的懸崖、挺拔的身軀、奇異的游歷、
優雅的小曲、清脆的音響、俏麗的彩衣、精致的紋理、巧妙的辦法
四、解析課文、語句
1、主旨:《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說說作者在山中都拜訪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答:作者拜訪的“朋友有老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云、云雀、落花、落葉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訪友”為題目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將自然界的一切都稱之為朋友,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4、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答: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和作者之間的默契和親密的情誼。
5、《草蟲的村落》是一篇散文,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著一只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標題含義:比喻句,指蟲子們的快樂天地。村落:森林邊緣的小丘。
6、想一想隨著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們和作者一道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來來往往的“村民們”、花色斑斕的小圓蟲、龐大的蜥蜴、甲蟲音樂家們、搬運食物的“村民們”、氣象觀測者、建筑工程師。
7、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叢中爬行的小蟲,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俠” );看到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把它們想象(成“南國的少女” );看到振動翅膀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音樂家” );看到推著食物行走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從遠方歸來的“勞動者” )
五、必背內容
1、文學常識《山中訪友》作者李漢榮,著名詩人、散文家;
《山雨》作者是趙麗宏;《草蟲的村落》作者郭楓著名詩人、作家;
《索溪峪的“野”》 作者曹敬莊,作家、教授,編有《現代散文精選》。
2、日積月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龔自珍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新雷》張維屏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月夜》劉方平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秋夜洛城聞笛》李白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襄邑道中》 陳與義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元稹
第二單元復習資料
一、短語
艱巨的工程、精密的工作、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彩色的翅膀、沉悶的氣氛、細細地端詳、緊緊地抱著
二、詞語解釋
寢不安席:無法安然入睡。寢:睡
可見一斑:比喻見到事物的部分,就能推知事物的整體。
百折不回:無論多少次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志堅強。
三、課文內容
一、解析課文、語句
1、《詹天佑》本文記敘了詹天佑一生的突出成就----主持修建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表現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華和強烈的愛國精神。
2、、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必須修筑京張鐵路的重要意義,它關系到國人的自信心。這是詹天佑克服困難完成艱巨任務的動力。這句話充分體現了詹天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為祖國爭光的堅定決心。
2、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員勘測繪圖計算等都要精確嚴密決不能含糊馬虎。表現了他對工作一絲不茍和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3、重點問題:
(1)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2)詹天佑開鑿居庸關采用的是(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法)開鑿八達嶺采用的是(中部鑿井法、兩端鑿進法)。
4、詹天佑是一個(不怕困難,勇于挑戰,工作嚴謹,熱愛祖國)的人。
5、《懷念母親》作者:季羨林。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6、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頻來入夢”,頻,屢次,連續幾次。意思是祖國母親經常到夢中來。作者遠離故土,身居異國他鄉,猶如孩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心中無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對祖國母親的情感隨著離別時間的長久在不斷加深。句子中一個“也”字很巧妙地將祖國與母親聯系起來,可見在作者心目中兩者的確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
7、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凄涼”,寂寞冷落,凄慘。作者身在異國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與母親的距離遠了,與祖國的距離遠了,與親人的接觸少了,心中有憂愁、有思念;但是在遠離家鄉的日子里,能時常懷念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他們是那樣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在作者孤寂時陪伴著他。
8、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悵望灰天”,惆悵地望著天空。由于作者長期在外求學,留在母親身邊的時候不多,必然對母親的音容笑貌記憶不深,對母親的懷念更多的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因此盡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親的樣子和容顏,但無奈模糊不清,只能盡力地懷念,不斷地回想。母親的面影是慈愛的,親切的,對我充滿了關愛。
9、《彩色的翅膀》贊揚了海島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中華少年》作者:李少白。
四、 日積月累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周恩來)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她,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