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英文名怎么寫-蘋果英文名怎么讀
中國人經常會將一個物品與美好的含義相聯系在一起,就比如蘋果。蘋果里面的“蘋”字與“平安”的“平”字讀音相同,如今在圣誕節前后國人流行起了互贈蘋果的做法。
蘋果因為營養豐富且口感爽脆酸甜,從古至今就受到人們的追捧,蘋果的營養價值豐富,稱得上一個“水果之王”的名號。然而在翻閱古籍過程中,我們驚訝的發現蘋果并沒有被“記載”上。
其實并不是蘋果沒有被記載,古代的蘋果并不被稱為蘋果,它擁有著一個相當好聽的名字——林檎。林檎這個別樣的名字,在日本的漢字寫法里面被人沿用至今。
其實在香港等地西洋蘋果也被稱為蛇果,這并不是因為蛇引誘了亞當和夏娃去偷吃禁果,這其中還有一段啼笑皆非的小故事。據說蘋果剛剛運往香港的時候,大家都對它十分好奇。
有人就說,這種東西叫做地利蛇果。因為他曾經聽過外國友人稱贊這種蘋果十分美味,而美味的英文讀法剛好就與地利蛇差不多。那個人就誤以為地利蛇果就是蘋果的洋名,傳來傳去最后就變成了蛇果。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探病都會送上紅彤彤的蘋果,寓意著生病那個人之后會平平安安。但是在說吳語的地區,人們不會送蘋果。吳語中蘋果和病故的讀音十分相近,吳語地區為了避嫌一般不送。
雖然蘋果在中國擁有著美好的寓意,但是在外國,蘋果則代表著誘惑,尤其是在西方的神話故事中。《圣經》里記載,亞當和夏娃就是聽了蛇的話,偷吃了那誘惑的禁果——蘋果,這才被上帝趕出了天堂。
而在西方神話世界體系中,那場極為精彩的特洛伊戰爭。起因也只是因為三個女神想要爭奪那代表美麗的金蘋果,才引發了一系列的爭斗。
在北歐神話里,它是青春的果實;在希臘神話中,它是愛情的象征。無論在什么地區,蘋果都有它獨特的意義,就連我國本土宗教道教,都把蘋果視為仙果供奉。
那么蘋果的別名“林檎”又是從何而來,我國古人為什么要給它取這樣一個名字呢?我們現在所說的蘋果,基本上都是指市場上販賣的那種果實,事實上作為廣義上的林檎是指所有薔薇科的蘋果屬植物。
“拂掠嬌紅香旖旎,渾欲不勝春色。”古人就曾經在詩句中贊美過林檎花的美麗,古代之所以把蘋果稱為林檎,主要是因為這種果子色彩艷麗,引來林間的鳥雀爭食,故此得名。
當然在此之前蘋果還有另一個別名叫做“柰”,據漢書記載,最早的蘋果并不像現在這樣那么好吃。那個時候的蘋果核大果子小,除了漂亮一無是處,所以那個時候的蘋果一般作為園林植物栽培。
既然“柰”有了它的用武之地,人們就開始不斷的栽培嫁接,并逐漸形成了如今的蘋果雛形。直到唐代以后,“柰”已經變得個大飽滿,引來林中鳥雀品嘗,“柰”才變成了“林檎”這個名字。
而這個時候也恰恰好是日本遣唐使來華最為頻繁的時候,唐代的“林檎”開始流入日本市場。“林檎”的種植和生產工藝也隨即被日本遣唐使所學習,并且最終被日本人保留了“林檎”這個唯美的名字。
但是這并不是如今的蘋果樣子,這個時候中國的林檎還和如今的蘋果有著很大的差別。最終讓蘋果這個名字和樣子被最終保留下來的,是西域文化傳過來的一種名為“蘋果”的水果。
林檎這個名字一直延續到元明兩代,在這兩代里面非常多的外來農作物種開始進入中國人民的餐桌,諸如像我們現在愛吃的西紅柿土豆辣椒,都是產生在這一個時代。
當時西域文化大肆盛行,“蘋果”這種西域水果也就被果農們開始栽種,在栽種過程中,果農們發現它與中國的林檎十分相似,便開始嘗試嫁接雜交。
這種果子與林檎嫁接十分順利,兩者在融合以后所產生的果實更加飽滿可人,大家也就開始以“蘋果”稱呼它。不過由于這個字符對于大多數平民百姓來說十分難以書寫,最終它以“蘋果”的名字得以傳遞。
這就是今日的蘋果名字的由來,在中國幾千年的栽培歷史上,蘋果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營養價值之高,栽培低廉且價格親民,一直處于國民餐桌的榜前地位,居高不低。
那么蘋果的功效又有哪一些呢,它為什么一直備受大家的關注和歡迎?美國有一句特別著名的話,“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它把蘋果的功效說的極為夸張,卻又不失道理。
蘋果中富含豐富的元素,在食用以后能夠幫助人們鞏固記憶力,更是對于大病初愈的人來說有著極為不俗的功效。因為生病長期打針吃藥人體的抗體不斷下降,食用蘋果能夠幫助人們提高免疫力,增強抗體。
中國的科研人員在實踐以后表示,血液中膽固醇減少的方式之一就是食用蘋果。有專人進行過實驗調查,驚訝的發現50%長期食用蘋果的人中,他們的膽固醇含量要比普通人低上10%左右。
嬰幼兒在食用蘋果泥之后,能夠有效的制止因為消化不良而產生的腹瀉疼痛。同時因為蘋果酸甜可口健脾生津,比起其他藥物來說,更適合嬰幼兒使用。
如今的蘋果在全世界各地都有著它的栽培種植,更是在東亞扎根數千年。如今的中國地區承擔的世界上50%的蘋果出口量,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果大國,與蘋果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我們在享受如此豐富的農產品時,也應當思考這些來之不易的農產品背后,是幾代人不懈的努力。一菜一米當思之不易,沒有那些人前仆后繼的奮斗,也就沒有如今的蘋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