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期望簡短寫法_個人期望怎么寫好
01
今天跟朋友聊天說到了換手機的事情,上次本來聽她意愿還想著換華為mate 60pro,忽然畫風就變了,說不想換手機了,現在手機還好著呢,大概遭遇了一些不能說的難處吧。
我很奇怪,就問她,干嘛要等現實逼迫自己后才開始努力,可以多打打提前量啊。
她很詫異地反問我,好端端的為什么要努力?這樣自己多累。
我說,因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生存空間本來就是跟隨年紀日益狹隘。
她并不認同,不屑地說,那我情愿安于現狀。
我沉默了很久,敷衍她說:對,跟隨心情去流浪,我也覺得是最高層次的生活方式。
02
我的沉默是因為我想到了你。跟我對話的女子三十六歲,上海本地人,獨生女,未嫁,在公司的運營部工作,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大概5K左右,也許家境頗為良好,并不用為生計發愁,也懂得欲望的取舍,并不貪圖。
如果就連她都有如此想法,我又何能要勉強一個孩子上進?難道僅僅就只是因為你是男孩子嗎?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還是私心作怪,重男卑女的傳統荼毒著我。
或許無須等到將來,你現在就有了如此的想法,覺得安于現狀蠻好的,學業無須求最優,生活無須求圓滿,能在完成每天的學業之后,享受獨自的網絡游戲或現實生活,就已經是一種美好。
唯一遺憾的是,這種美好不知道能夠持續多久,但也無所謂,因為不管能持續多久,你都私心竊喜,畢竟都已經經過了,活過了,享受過了,那才最重要。
人生本就是一場盡頭歸于寂滅的虛無,越是聰慧的孩子越是能超前看到,正是因為看到,所以不妨懶惰一些,慢一些,這種獨我的審視也會比努力掙扎更有意義。就如那個海邊的漁夫,與其在風浪里奔波辛苦,不如當下就安享太平,沐浴陽光。
你也不貪圖,你也很茍安,你也懂得取舍,有所進退,即便生活窘迫些也能接受,沒有關系。
這樣的生活不好嗎?這樣不才是真正的歲月流淌嗎?干嘛要讓自己這么辛苦勞累?辛苦勞累不一定有結果,但是當下就已經能成為一種結果。
沒有什么比這種自由更難能可貴,也沒有什么比這種自我更值得珍視。
03
好像都很有道理,好像都值得鼓勵,好像這種獨我的取向也正是我一貫支持的方式。
我懂得你的想法,但是我卻只能沉默。
雖然我可以列舉一大串的道理,比如這樣的人活著,其實并沒有開竅,也并沒有覺悟生命應有的意義,比如格局和胸懷,是每到一個境界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認知,顛覆認知和跨越階層所帶來的愉悅和幸福遠遠要超越坐井觀天的青蛙所謂的茍且,比如屬于自我的犧牲和付出才是找到真愛必然的鋪墊,而自私封閉的心內卻難以尋覓光明,比如對價值歸屬的判定,沒有過努力勇敢,它就永遠不會讓你看到該有的真實面目……我能夠講出一大串的道理來,每一個道理都能成為一篇文章。
但是那有什么用?
認知的位面不一樣,決定了山腳永遠無法看到絕頂的風光,歷練的磨難不一樣,決定了心態永遠不會有恒定的基礎,歸屬自我的范疇不能得以擴展,就決定了必將在有限的思維和生存空間里局促狹隘。
倘若你是別人家的孩子,或許我不屑一顧,懶得費心,倘若你成人后有此想法,我最多也就淡淡一笑,聽之由之,道不同不相為謀,意不合無以相勸。
我沒有意愿,也缺乏能力叫醒一個裝作沉睡的人。
04
可是我的孩子啊,爸爸如此深沉的愛著你,并且預見到你每一種心態下去的持續狀況,作為比你虛度了幾十年光陰的成年人,我無比深刻的看到你每一種心緒的波動,知道你所有蜷縮著的、擴展開的思維,知道你所謂的貪圖和茍且,知道你想要的振奮和努力,知道你所有已固化和未固化的行為痕跡……這些幼稚地、卻又固執自我的心態還沒有經過現實的捶打,沒有歷練情欲的冶化,都是那么的稚嫩蒼白,稍微被拂逆就改變方向,稍微被引誘就迎合心意,未來的人生必將因為缺乏堅實的基礎而歸于寂滅。
你終將會變得像某種動物,而不能成為一個人,即便你像人一樣站立著生活,即便你也以為自己能夠成熟,即便你也建立了對生存和生活的理解法則,但是你打不開自己的心竅,明悟不到活著的意義,在你的人生里面,這輩子都將跟隨際遇的人與事進行起浮,無法把控自己的命運,沒有成熟就開始凋落的自我,也從不在年華里展現出應有的面目,注定要變成一種臆想,并波動著生存的虛無。
就如我們俯身看著螻蟻的存在,雖然在自我的天地里,受著個體基因的本能安享自由,在命運的軌跡里無限循環。可是作為人而言,你終究擺脫不了對自身必然的思考,脫離不了現實造就的種種想法,注定必將淪陷在際遇遭逢的各種心念當中,最終因為感受人性里無法囫圇殘缺的自我,變成莫名的悲哀,生存的意義以及生活的意義,也會因為最終的寂滅,變成幾度的秋涼。
到后來,你就會跟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對現實產生怨恨,積累更多的負面情緒,甚至抱怨一切,為什么不能讓自己更加的幸運,以便你能在不貪圖的物質條件下享受不多的自由,你更質疑自己的命運,明明對命運并沒有要求更多的公平,可為什么它就總是給你不公。
你必將陷入抑郁。
05
我知道上一輩的認知并不一定就能獲得下一輩的認同,但是我也知道所有人的生存和生活都有基礎的理念和必然雷同的邏輯順序。
在父輩的眼里,生命只要開始啟航,就注定是一場無法違逆的過程,如同天道法則下的萬物眾生,如同市場規律中的商品周期,所謂的安于現狀從來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話。每一個階段都必然要經歷這個階段應有的厚積薄發,才能進化到下一個階段,每一個階段若是止步不前,則必然蜷縮退化,回溯到更原始更愚昧更逼仄的狀態中去。這種現象并不以你個人意志為轉移,而是以生命本體客觀的自然規律所決定。
你現在還小,一來學不會辯證的認知,不知道這世界所謂的幸運和不幸到底區別在哪里?不知道所謂的公正和不公到底是因為什么?在人類社會的這個鏈條序列當中,在你成長的每一個過程里,你每爬上一個階梯 ,都可能帶來對你認知的顛覆,知道所謂的自律和自由應該有更為廣闊和更為寬泛的定義,幸運和不幸之間的轉化本就是如此混沌,在沒有足夠多的歷練和建立更多的矛盾沖突之前,你的自我都是孤獨而蒼白的,都只是作為個體情緒的承載或宣泄體,并無助于自我世界的完善和豐富。二來你并不懂生存和生活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在獲得獨立的生存能力之前,你習慣于將二者混為一體,認為生存就是生活,在本體的物欲和精神追求中獲取最大值就是理想,可是在成人眼里,這二者之間是存有區別的,在生存當中的虛偽、假飾都是可以理解的手段,而在生活當中的真誠、忠貞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爸爸從來顧慮和教導你的,只關乎你的生存技巧和技能,卻無關乎你的生活,正如你現在的學習,就是你的培養的生存技能。在學業之外,我卻只想跟隨和照撫,我知道我不能在長大以后再教導你更多的智慧,但在我力所能及的時空里,我愿意盡心盡力。
我并不期望你在未來的生存狀態中獲取到什么樣的本領,并進化賦能成為什么樣的猛獸,因為今后所有的榮光,都將歸于你個人,而非他人。可是我不愿意你變成如女同事那樣,因為生于安樂,死于憂患,終將在自我狹隘的心態里日益逼仄,最后托遺響于悲風,抱明月而長終,縱便是有所如意,卻也無盡悲哀。
每一個人在延展的歲月長河里,終究只有自己才能承擔個體的責任。男孩子應該建立屬于自己的天地,而不是隨波逐流,漫無目的的上下浮沉。你現在還小,卻已經開始張揚出年輕的鋒銳,爸爸希望這種鋒銳能夠用在本體身上的磨礪,而不是消沉在個體私義上情緒的宣泄和滿足。
在今后的文章里,我會跟你講述一些父輩身邊人的故事,比如你熟悉的賴濤爸爸、鄒靈生伯伯等等,從他們的故事里,或許你能更清楚的了解世態無常和人心守恒,從而讓自己變得更沉穩一些,更厚實一些。
爸爸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