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訪情況及效果、幼兒園家訪情況分析報告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幼兒成長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園的合力共育。為深化家園溝通效度,提升全環境立德樹人,切實發揮家園共育的合力作用,濰坊新華幼兒園結合家園合作的新形勢、幼兒發展的新情況、家庭教育的新需求,不斷探索一系列家長工作的有效開展,呈現出規范、系統、務實的共育模式,形成有組織、有隊伍、有課程、有技術和有評價的“五有”家園共育協同育人工作共同體,提高家園溝通的教育效能,將教育的溫度傳遞到家長心坎上,提升了家長的滿意度。
架起家園共育彩虹橋,家園雙向合育共成長
“要想贏得家長的滿意與認同,完善體制機制建設是這條路上最基本的保障。”濰坊新華幼兒園以三年發展規劃為引領,成立以園長為組長,以家庭教育總協調員、聯絡員、家長代表、社區代表、教師代表共同參與的家庭教育領導工作小組,在幼兒園“和·樂”文化背景下,家園共同確立“家園合育、共育成長”的教育理念,通過完善家長學校、家委會、優秀家長志愿者、家庭教育專家團,以幼兒為主體、以家庭為基礎、以社會為依托,扎實開展家園共育工作,攜手服務孩子的健康成長。
幼兒園積極給教師創造條件,以解決實際問題或困惑,加大家庭教育案例研討研,有效提升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讓教師有溫度、有寬度、有深度、有高度,能夠真正以兒童為中心,在各個方面關愛、尊重、引領、成就兒童。有2名教師獲得國家級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8名教師獲得心理健康二級證書,41名教師獲得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2名教師獲得全國高級家庭教育指導教師;精心打造了一支優秀的家庭教育講師團隊;同時吸納了優秀家長參與到家長課程的落實和家園共育課題的研究中,將家園共育落到實處。
教育科研為幼兒園發展提供強大支撐。聚焦家長實際問題,濰坊新華幼兒園探索沉浸式、體驗式、項目式、預約式、菜單式的家園雙向合育途徑,在一年4次8課時的基礎上,每學年增加4次家委會活動、4次家長開放,家長訪談、家長學校活動根據需要隨時開展,做到了開齊開足家長課程;同時不定期開展家長沙龍、座談交流等活動,邀請家長分享育兒經驗,聽取家長的建議和意見,合力做好家園共育。
幼兒園創建家園社溝通機制,開展家園共育熱線、教育惠民一碼通、家長驛站、社區家庭教育實踐基地,建立家庭教育困惑解答微信群,專人負責,及時收集整理家長困惑和為家長推送教育策略;通過園長園門口辦公和園長接待日,每學期的全園大家訪、每個班級每月一次的家園小組或個體交流座談,為家長實時、隨時解疑答惑。三級家委會組織各類體驗活動等活動,拓寬孩子教育空間和視野,提升家庭教育氛圍。
家園社共融,繪就育人新圖景
為了讓家園社互動形成教育合力,濰坊新華幼兒園在高質量的主題特色活動和深層的對話互動中,創新探索出了一種協同融合、開放共生、全員參與的“345”家長學校實施路徑,多維度形成教育合力,激活喚醒家庭、社會中潛在的教育力量,讓幼兒園從單一的教育走向多方的協同共育,從一元力量的“小教育”走向家園社共融的“大教育”。
家園社之間的聯系越緊密,配合越默契,產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幼兒園立足實際,開發爸寶同樂、快樂入園、幼小銜接、習慣養成、親子悅讀、節日感恩、食育美好七個方面的課程內容,形成“七彩童樂”家園共育園本課程:探索出以幼兒興趣為點的自主式學習,以家長關注為線的浸潤式學習,以教師支持為面的鷹架式學習,以社會發展為體的傳承式學習的“點線面體”實施路徑;形成了“333”多元評價體系:從評價內容與指標、評價主體與方法、評價管理與流程三個維度實施評價。
通過積極探索與實踐,濰坊新華幼兒園家園社共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全園共享、隨時更新的動態家長課程資源信息庫;幼兒園被評為濰坊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被命名為全國學前家庭教育指導實驗基地、山東省家園共育數字示范園;幼兒園家長學校也被評為濰坊市、山東省優秀家長學校。
從小班到大班,在園三年,家長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變化:懂禮貌、會分享,學會了表達、友愛……一次次家訪、一次次講座、一次次活動,濰坊新華幼兒園不斷用高品質的教育服務“征服”著一位又一位家長。接下來,幼兒園將深入開展家園共育工作,逐步形成家園社一體化的共育模式,引領家長們更新教育觀念,推進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使素質教育的根本理念、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家庭得到落實,為幼兒全面和諧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