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部門自我介紹簡單大方-進入部門的自我介紹
我叫孫昊,今年28歲,是一個國企單位的普通職員。我性格熱情開朗,工作認真負責。
張琳性格比較跳脫,第一天上班就向領導提出了很多問題,讓我們這些老同事都看得目瞪口呆。
張琳來的第一天,部門開個小會做自我介紹。張琳穿著名牌西裝,這在我們公司還比較少見。
會后,張琳直接去找老李,也就是我們部門的領導。我跟著一起去,想看看張琳要說什么。
張琳:“你好李經理,我是新來的張琳。很高興見到你。聽說你是我們部門的領導,管理工作經驗非常豐富。
老李笑著說:“張琳你好,歡迎加入我們團隊。我還算老員工了,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問我。
老李臉色微變,笑著說:“嗯。我們部門人不多,只有二十來人。我每天要批閱部門的報告,并且召開各種會議,商討工作計劃。
老李支支吾吾的,有些不知所措。
我看老李為難的樣子,忙插話說:“張琳,你剛來可能不太了解。老李實際上很忙的,管理工作看似簡單,其實很復雜。
張琳點點頭說:“我理解,剛來第一天確實不太了解情況。事情總是有進步的空間。
老李如釋重負,說:“張琳,你提出問題也沒錯。我們可以慢慢商討改進方法。”
我看兩人終于化解了尷尬,也松了口氣。我知道張琳性格直爽,可能會與我們老員工有些意見沖突,不過相信通過溝通還是可以理解彼此的。
第二天,張琳又找老李談話,繼續問他有關部門工作事宜。
張琳:“李經理,打擾一下,我還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你。”
老李:“張琳你說,有什么問題盡管提。”
張琳:“部門里面有沒有不做實事、領導退居二線的人呢?”
老李的臉“青一陣白一陣”,遲疑著說:“這個。我主要負責管理工作,具體事務都是由下屬負責的。
我看老李的臉已經漲得通紅,心里暗叫不好。這時,老張、老劉幾個副處長也過來了,勸張琳說:“張琳,你是新人,還不太了解情況。
張琳不以為然,直接對老李說:“我知道你有能力做得更好。你都有哪些優點和性格特質呢?為什么會不愿意工作呢?是因為得過且過嗎?”。
老李臉色難看,默不作聲。我看他的脖子上青筋暴起,大有要爆發的架勢。
我趕緊過去拉住張琳,低聲說:“張琳,你意見我們都聽到了,但是不能這么直接撲面質問領導啊!這已經接近人身攻擊了。
張琳狂熱地說:“但問題就在這里啊!這種低效率的做事方式必須改變,我不能忍受長此以往下去!”
我著急地說:“你也不能一上來就否定所有人并強推自己的做事方法吧?我們都是為公司好,但方法可以慢慢探討,不能強求。
張琳沉默了,他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老李的臉色終于好看些了。我希望通過溝通,我們能理解彼此,共同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互相指責。
看著老李恢復了些許血色,我暗自松了口氣。張琳沉默了一會兒,這才重新開口道:。
“李經理,實在對不起,我剛才語氣太重了。我意識到自己作為新人缺乏對公司的了解,不應當輕易批評。
老李聽后長出一口氣,說:“張琳,你問題提得也有道理。我們國企的確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年輕人積極提出意見。
“是的李經理,我太魯莽了。工作還是需要合作,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張琳說。
我看兩人又能夠正常交流了,心里的大石也落了地。
第二天,張琳很早就來了公司,開始認真工作。他幫老李分擔了許多文書工作,經常加班到很晚。
過了一段時間,張琳對老李的印象大為改觀。他逐漸理解了國企的運作方式,也看到老李工作中付出的努力。
一天午飯時間,張琳邀請我和老李一起吃飯。席間他說:“我這一個多月下來,真的很佩服李經理。
我代表年輕人向您致敬。
老李笑著說:“張琳,你我才開始熟悉彼此。國企改革確實迫在眉睫,需要年輕人的新思路。
我很欣慰張琳能有這樣的轉變。我相信有他這種積極向上的年輕人加入,定能給我們單位帶來新的活力。
聽完老李的話,張琳不禁陷入了深思。
過了一會兒,他緩緩開口說道:“李經理,我想我終于理解公司文化和大環境對我們工作方法的影響了。
老李點點頭說:“年輕人去外企看到新鮮事物眼界會開闊,這很好。但回到國企還需要適應。
“您說得對。”張琳感慨道,“我只顧著急功近利去改革,忽視了大多數員工的感受。
老李笑著說:“張琳,你能有這樣的反思已經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很多人活了大半輩子也不一定能獲得這層認識。
張琳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謝謝李經理的肯定。我明白要做好一名合格的領導,與其強調權力,不如多學會責任與愛護部屬。
老李滿意地點頭,說:“看來我們的認識越來越統一了。哈哈,去外企轉一圈確實讓你得到了很多成長。
我看兩人從最初的對立,到后來的相互理解,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欣慰。
時光荏苒,轉眼張琳已經在公司工作一年多了。這期間,在他的推動下,部門里實施了許多積極的變革,工作效率明顯提升,老員工的積極性也激發出來。
張琳逐漸融入了這個大家庭,成為了公司里受歡迎的青年才俊。每每想到剛來那時候兩人的齟齬,我不禁會心一笑。
人往往需要在不同環境中歷練,才能得到成長。張琳的故事也讓我明白,變革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智慧和愛心。
看著他們密切合作的身影,我很欣慰,也更有信心我們的國企能隨著這些優秀年輕人的加入,煥發出新的活力來!
看著張琳在公司逐漸成長,我不禁想起他最初來公司的情景。
還記得第一天見到張琳時,他穿著筆挺的名牌西裝,語速快速,充滿自信。他說要提高公司效率云云,我還以為他會是一個傲慢自大的人。
但接觸下來,我發現張琳只是想法直接了些,他對公司和同事都充滿熱忱。
再后來,張琳經常主動幫助老員工分擔工作,只要有任務需要加班,他總是第一個報名。
可以看出他內心對同事充滿了真誠和愛。
這一年多的相處,讓我看到了張琳內心真正善良熱忱的一面。他將自己的積極正能量傳遞給了整個團隊。
現在的張琳,在公司已然是個開朗沉穩的青年才俊。他勤奮工作,關心同事,又時常開啟大家的創意,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組織者和協調者。
我相信,在這樣積極進取的青年人帶領下,我們公司一定能煥發新的活力。
我也會繼續努力,與他們一起,為國企注入新的活力!。
看著張琳在公司的成長,我不禁想到自己過去在國企的經歷。
剛參加工作時,我也曾滿懷熱情,想為公司貢獻一份力量。可國企體制僵化,我的想法常常被上級否決,久而久之,我的積極性也被磨滅了。
我開始像大多數人一樣,混日子度過,不再追求進步。見識過張琳的熱忱后,我不禁為自己的變化感到遺憾。
我很感激張琳對我的影響。他讓我重新找回了當初的積極心態。他就像一個積極的化學催化劑,激發團隊每個人內在的熱情。
現在每當遇到挫折,我會想起張琳的話——改革需要時間,不能一蹴而就,重要的是保持積極的心態。
有了這層認識,我見到公司里更多積極向上人,也會主動傳遞這種正能量。
張琳讓我理解,變革源于每個人內心的力量。一個團隊,需要每一個成員發光發熱,才能匯聚成璀璨的陽光。
我感謝張琳喚醒我內心的能量。和他一起,我也將為國企注入更多活力與希望。
看著張琳在公司的成長,我不僅欣慰,也從中獲得了啟發。
張琳加入公司后,我最初對他有些成見,認為他是外企返回的急進青年,不了解國企文化。
可接觸下來,我發現張琳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驕傲。他熱心公益,經常自告奮勇幫助同事。
記得過年期間公司組織員工子女參觀活動,張琳自發成了孩子們的玩伴和組織者。
一位同事的孩子在活動中不小心磕著了膝蓋,張琳第一時間過去檢查情況,又耐心地哄孩子,替他吹吹傷口。
這件事也提醒我,不要因為第一印象就標簽化一個人。我們都需要經過相處和溝通,才能深入了解一個人的為人和處事。
張琳的故事教會我,要學會欣賞不同類型的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優勢,我們可以互補共成長。
現在每當見到性格強烈的人,我不會急于做出判斷。而是主動去溝通,設身處地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
感謝張琳這一年多的相處,讓我在人際關系上獲得成長。我們國企需要各種不同性格的人才完整,我會繼續努力,與大家建立良好關系,共同推動公司進步!。
張琳在公司的成長歷程,不僅啟發了我,也影響了許多同事。
老劉是我們部門的一位經驗老員工。他做事穩重,不太喜歡改變。張琳剛來時老劉對他頗有微詞,覺得張琳做事輕浮。
一次張琳提出改善工作流程的建議,老劉直接予以駁回。張琳沒有生氣,而是找老劉詳細討論改善理由,耐心解答老劉的每一個疑問。
從此以后,每逢張琳有新提議,老劉都會積極聽取而不是抵觸。他也開始主動學習新技能,不再是那個反對變化的老人。
還有小張,一個年輕的新員工。她剛入職時對公司充滿疑問。
一次她向老員工提出諸多問題,老員工不耐煩地回應“新人就應該老老實實做工作,別問那么多”。
在張琳的鼓勵下,小張重拾了信心。她成了部門里最活躍的新人,經常提出好的新想法。
張琳就像是一個理解者和引路人,激勵著每個人發光發熱。他讓團隊變得更加積極向上,我由衷地感激他的加入。
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有他們這些熱忱的青年人加入,我堅信我們的國企一定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張琳的加入,不僅對個人產生正面影響,也逐漸改變了整個團隊的氛圍。
原先我們團隊氣氛較為壓抑,大家工作機械,互動不多。張琳加入后,經常主動與同事閑聊,說笑風生。
有一次,張琳發現兩個部門之間經常發生工作磨合問題,但雙方都不愿首先示好。
大家在球場上暢快淋漓地放松了一番,關系也近了很多。
從那以后,兩個部門之間的溝通明顯順暢了許多,也更有團隊合作精神。我看在張琳的悉心促成下,我們公司逐漸像一個大家庭。
張琳經常說,團隊就像一臺機器,每個人是齒輪,只有緊密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我也在他的感染下,主動與不同部門的同事溝通,傳遞團隊合作的理念。
張琳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種積極向上、團結互助的精神。這種精神改變著整個組織。
國企改革任重道遠,我們還需不斷學習新思維。有張琳這樣的青年人加入,我對公司前景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