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讀后感800字、格局 讀后感500字
這本《格局》是繼《態度》一書之后,吳軍老師將《硅谷來信》和《谷歌方法論》專欄中涉及到格局的內容整理出來,重新組織材料創作寫成了這本書。
這本書一共分為了七個章節。分別從”人生的格局“、”命運的力量“、”生活的節奏“、”智者的見識“、”心智的成長“、“悲觀與樂觀”、“未來法則”7個方面來進行總結。
吳軍老師總結了提升格局的五個維度: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任何人無論起點高低,只要能認清自己的位置找準方向,用正確的方法做事,提高進步的速度,同時把握好節奏,幾年后就會看到一個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
一個人要提升自己的格局,要認識到超出個人能力之外的能力,只有敬畏這樣的力量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工作中,主動性不僅體現在像老黃牛一樣把本職工作做好,還要學會主動和領導溝通,承擔更多更重要的任務,讓上級多了解自己的工作,并且在必要時及時尋找上級的幫助。
主動做事的收益或者不會在一兩天之內顯現出來,但是長期堅持 下來,主動做事的人就會和其它的人拉開差距。
吳軍老師建議在沒有聽到反對意見之前不要貿然行事。對于那些人們都覺得特別好的事情需要格外小心,因為往往在這個時候可能會忽視它的問題存在。
習慣先聽反對意見,把各種壞的消息都考慮到了,再決定是否做一件事。如果一件事大家都覺得有好處,這個時候就需要謹慎一些,那些事情要么大家都沒有看到風險,要么眾人都覺得有利可圖,其實可能已經沒有利潤空間了。
吳軍老師建議每個人都需要分享利益,感激他人的貢獻。因為在一個大型組織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合力。而獨立決斷的背后是每一個人本身的責任。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就意味著對自己的所有決定學會負責任,當每一個人愿意承擔自己的責任時,決斷就不難了,而且效率也就提高了。
吳軍老師建議在公司里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否定全部,而是需要能夠從大局出發,好好合作。
比如大學畢業到了一個好單位,這是一件大好事,當然并非會一直順利開心,有時候同事會排擠你,有時候上級會不公正,但是如果這家單位值得你為它工作,遇到的麻煩就屬于“小惡”,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不能因為一件壞事把所有的好事都否定了。很多美國人能夠奉行“勿以小惡而忘大善”的做人做事態度,一是因為職業素養比較高,二是人與人之間感情談得少,利益談得多,容易做到心平氣和就事論事,而不會因為自己正確,對方錯誤逞一時之快,最后毀了自己的前程。
在工作中對于一些比較理性的人來說,他們通常不問做錯事是否有理由,而是確定當前是否做錯了事,如果錯了,該怎么解決就怎么解決,至于 是否是其他人造成了這個人做錯事,那是另一碼事,不要混在一起去處理。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別人犯了錯誤,我們就有理由犯錯誤。
同理,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事超越他人的長處,而不是滿足于超越別人的短處。
總之,當我們的格局提升了,我們眼前的世界會分外寬廣和開闊。那些把事做成功的人,都是每往前一步,都要聚焦足夠多的勢能,讓每一次進步都成為下一次進步的基點,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開始。而要做到高速率,可疊加的進步,關鍵是做減法,懂得放棄,聚焦特長,持續進步。
把這些提升人生格局的方法都用起來,一定會收獲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點擊上方關注【運營喵在職場】:分享運營干貨與職場成長方法論,期待與你共同成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