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的題目62個、9999999999兆字的日記
從初一新生開始入學后,語文老師就應該要求學生寫觀察觀察日記,一周可以寫六篇日記,至少要寫三篇日記。我做過實驗對比,寫日記與不寫日記的對比,明顯有很大差異。勤于動筆,越寫越好,學生都有惰性,但是語文老師提出要求,當做每天作業(yè)來布置,必須完成,這樣才能實現(xiàn)多寫。
從目前看,很多語文老師按照教材寫作六個單元去要求學生寫作文,每個學期僅僅寫八篇作文,兩周才寫一篇,是遠遠達不到寫作量,力度明顯不夠。
實際上每個寫作單元有若干個作文題目,語文老師可以布置學生把這些作文題目當成小作文來寫,就當寫日記來寫,這樣有八大八小,至少每一周都得寫一篇作文,一學期寫16篇作文,夠不夠量,我以為還是不夠的,要養(yǎng)成每天都寫點日記的好習慣,最后中考會看到大相徑庭的,但是學生屬于惰性氣體,語文老師不布置,他就不寫,再不檢查驗收,流于形式,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真的很難,語文老師要求歸要求,寫不寫在于學生自己。
思想認識不到寫日記,會積少成多,行動遲疑,一學期一晃就沒了。
好多作家都有先例,托爾斯泰,有?日記的習慣,他平時記錄的人和事,都是他創(chuàng)作小說的素材,魯迅也有記日記的好習慣,很多小事,隨手記下,一件小事,就是他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過目不忘,畢竟是少數(shù)天才,勤于記錄生活瑣事,看是無用,用時就全在平時無意中變得有意義了。隨時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寫日記,就是準備寫作的必要階段。
書到用時方恨少,寫到用時方知遲。筆者小時候有過苦痛經(jīng)歷,一到寫作文時,抓耳撓腮,提襟見肘,窮于沒有素材。平時不觀察,當然如此。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誰舍得下功夫?qū)懭沼洠l作文便會文如泉涌,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不趕趟了。
我曾經(jīng)教初一初二初三學生時,一直要求學生寫日記,經(jīng)過初一初二兩個學年,使得學生從初一起步階段,一開始就養(yǎng)成好習慣,后來這幾批學生上高中,在校內(nèi)組辦的小荷報上發(fā)表自己的詩歌、小說、散文,我看到后,深知自己初一做了很多批改日記的工作,終于見到了豐收的果實了,心里想,用心去寫日記的同學,功夫不負有心人。
寫日記不一定要寫每一天的流水賬,要選材,要選擇自己看到的好人好事,要善于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長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總之把日記當成小作文,練筆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重視寫日記,和忽視寫日記,必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天道酬勤,正如魯迅所說“我哪里有時間啊,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寫作上啊。”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拿起你手中的筆,少看手機,每天多讀書,每天寫日記,勤快點,你的作文水平就會逐漸提高的。
寫日記好處多:
1.觀察能力隨之提高
2.動筆能力隨之熟練
3.思考能力隨之強化
4.寫作能力隨之進步
5.表達能力隨之漸變
6.記憶能力隨之增強
勤于動筆,積累素材,
日積月累,日久天長,
作文能力,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