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園幼兒家訪內容;幼兒園新生入學家訪內容
收到心儀幼兒園的Offer以后,家長們也算松了一口氣,終于不用擔心孩子沒學上了。不過,剛松懈了兩天,又有新的“硬仗”要打:幼兒園老師要來家訪了!
家訪要準備些什么?
該不該給老師送紅包?
孩子需要準備才藝展示嗎?
聊哪些話題能給老師的印象?
今天,口袋君就為家長們一一解答關于家訪的若干疑問。
01
家訪的時間
按照往年的慣例,老師家訪一般是在開學前一個月,也就是每年的8月份左右,家訪之前老師會提前電話通知家長們,預約家訪的時間。
02
家訪的目的
每年6月底,幼兒園錄取結束后就會進行分班,帶班老師會對班級的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孩子的身體、心理情況,以及特殊的個性需求,便于開學后能夠迅速地從家長手中“接管”孩子,讓孩子順利融入幼兒園生活中。
同時,老師還會帶來一些入園的注意事項和準備工作,提前和家長們溝通好,以免家長們手忙腳亂。
對老師來說,家訪是走近孩子的第一步,通過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現和父母的描述,能夠掌握孩子的穿衣、飲食、睡覺、上廁所等日常生活細節,也能了解父母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成長背景,是照顧孩子的基礎。
對家長來說,家訪是給自己吃的一顆定心丸。面對孩子即將入園的緊張和焦慮,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里不習慣、表現不好等,都可以通過和老師提前溝通得到回應。通過和老師交流,培養起教育孩子的共識,孩子一些情況(比如性格比較羞怯/身體容易過敏等)也可以直接和老師溝通。
對孩子來說,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見到提前見到老師,能營造出一種交朋友的的感覺,以后幼兒園里再見面,會有親切感和信任感,緩解初次離家的分離焦慮。
03
家訪的準備
家長們對家訪有了一定的了解,應該是期待大于緊張,但迎接家訪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
*確定時間
老師們家訪的任務比較重,每個孩子家里都要去,所以家長們和老師預約時間后,一定要合理安排,不要臨時隨意更改,會給老師造成麻煩,也容易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果確實有特殊原因,難以約到合適的時間,口袋君建議家長們主動提出開學前帶孩子到幼兒園里和老師單獨見一面,完成家訪的談話內容,千萬不要錯失這個機會。
*誰來接待
很多家庭里都是工作日由老人帶孩子,但是家訪時,口袋君并不建議由家里的老人接待老師,很容易產生無效溝通或教育觀念傳遞不明確。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主體,由爸爸或者媽媽主導,平時幫忙帶孩子的老人或者育兒阿姨也可以在場,加強溝通交流。
同時,家訪一定要確保孩子在場,不要覺得這是一場大人間的對話,有孩子在不方便。老師來家訪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前認識孩子,有的老師會主動提出和孩子進行互動,比如簡短的交談、一起拍合照等。爸媽可以提前告知客人來訪,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房間整理
老師到訪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家庭環境也是展示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提前打掃房間,做到窗明幾凈是很有必要的。有的老師第一次到家里,發現孩子玩具扔得到處都是,沙發上連坐的地方都沒有,讓老師到訪異常尷尬,對家庭的評價也會有影響。
*招待禮儀
和老師確認好家訪的具體時間后,家長可以當天和老師提前聯系。很多小區因為疫情和物業管理的原因,非業主進門會比較麻煩或者停車不方便,家長最好到小區門口接一下老師。
家里也可以提前準備好客人需要的拖鞋/鞋套,小點心和茶水。基本的接待禮儀是必要的,細節上的體貼和細致是家庭素養的體現,也能讓整個家訪過程順利。
口袋君也要提醒一下爸媽,雖然是在家里和老師見面,衣著也不要太隨意,穿著睡衣就和老師攀談會顯得特別不重視哦。
*是否準備見面禮
每個幼兒園規定不一樣,許多幼兒園是明確禁止老師收禮物和紅包的。如果要送,家長們會糾結禮物選哪一類,紅包金額又是多少,萬一老師不收怎么辦。
口袋君的建議是不用準備,老師不會因為紅包就刁難或者特別關愛某個孩子。如果孩子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就算是給了紅包,老師也會很頭疼;如果孩子在園表現懂事可愛,沒有紅包老師也一定很喜歡。如果實在不放心,等開學后節假日時,送點小禮品感謝一下老師的照顧會更為妥當。
04
家訪進行時
*時長
通常來說,家訪是老師的例行訪問,時長一般在15-30分鐘。有的時候老師會在一天安排幾個家庭走訪,對時間控制覺緊。家長們要提前準備想咨詢老師的問題,像老師介紹孩子和家庭情況時也注意內容盡量不要太擴散。
比如有一次某位老師去家訪,學生媽媽談到孩子的飲食習慣,說起廚藝這個話題,就拉住老師大聊特聊了十幾分鐘,聊完才意識到還沒說孩子的事兒,特別尷尬。
*內容
老師家訪一般都有自己的提綱,會詢問孩子的基本情況,告知幼兒園的信息及開學事宜,家長可以以傾聽為主,老師提出問題簡單明了的答復即可。
比如常見的家訪話題有:
孩子的性格,有無愛好,生活習慣(有無過敏或疾病),自理能力如何,主要由誰照顧等;
幼兒園開學時間,接送時間,班級分配情況,課程設置,入園前的必需品采購,如何幫孩子入園過渡等。
家長們如果疑慮比較多,可以提前將問題準備好,老師沒有提到的問題趁家訪的時間請老師解答,打消自己和孩子的困惑。尤其是怎么處理分離焦慮,孩子如何融入集體生活的準備等,老師們都非常有實戰經驗,很值得取經。
*談話方式
很多家長面對老師有一些“通病”,會使用一次不恰當的語句,這些內容盡量在談話中避免。
第一類:我們工作忙,孩子就拜托給您了。
老師在幼兒園里是孩子的引導者,要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而不是將教育責任一股腦兒扔給老師,要改變這種思想觀念。
第二類:請老師管教,該罵該批評就可以。
這類話會傳遞出兩個,一是孩子本身比較調皮,經常犯錯誤;二是家長喜歡用批評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是幼兒園很不贊同的。
第三類:孩子有很多特殊的地方,請老師額外關注。
口袋君建議除了過敏及特殊疾病之外,不要請老師特殊關注,有的家長甚至會說孩子特別貪睡、特別挑食、性格比較好勝等,請老師照看。孩子在老師眼里都是一樣的,不會厚此薄彼的特殊照顧某一些孩子,家長這些話語反而會讓老師認為孩子特別受溺愛,讓老師難以回應。
看完這篇家訪指南,家長們應該沒那么焦慮緊張了吧。只要按部就班的準備,家訪不僅能給老師留下好印象,也能消除孩子入園前的緊張感,帶來不少信心!
?
版權歸家長口袋所有
家長口袋作為家長教育路上的必備智囊,幫助您緩解升學焦慮,坐覽全球領先教育理念與方法。歡迎關注家長口袋(ID:jiazhangkou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