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記憶力的書籍推薦_記憶力書籍排名第一
刷到一條“大學生期末復習狀態”的小視頻。
來源于網絡視頻截圖,侵刪
視頻中,男生考前用四根充電線,“連接”書本和大腦,試圖將知識“傳輸”進大腦。
這樣跟“皇帝的新衣”有什么區別,是自我幽默,還是自欺欺人?
來源于網絡視頻截圖,侵刪
類似這樣搞笑和諷刺的視頻一度熱爆全網,紛紛效仿,連小學生也如此。
老師準備聽寫,一位小男學生捧著雙手,翻動書本,試圖要聽寫的知識裝進大腦。
對此類搞笑視頻,網友紛紛評論,“真是人才呀”,“有前途”等等。
通過不現實的操作,試圖快速復習好課本知識,不可能,學生們也深知這一點。
讀書很痛苦,不!苦惱的是“記不住,忘得快”。
剛讀完時,大腦還是有模糊印象,似乎也能應付考試了,但到了考試,或者過段時間完全想不起來課本那章節的知識點。
在學生時代,音讀和默讀是一貫的讀書方法,加之在老師的嚴格管教下,知識內容能被較時間熟記。
一旦脫離校園,特別是工作后,想要再讀些書,漲一漲文化人的氣質,或者學習掌握某種技能方法,很難靜下心來讀。
曾經的我,為了更好的工作,買了一堆學習軟件的書籍,無用功一般,總的來說,書籍積了灰塵,我還是沒能完全讀完它們。
為什么有的人讀過的書,總能在談吐間就能看出,給人一種書香氣息?
為什么那些高校里的優秀學生,睿智的辯論手們,總能把書中知識運用的如此流暢和輕松?
恍若那些知識就焊在了他們的腦子了一般。
關于讀書,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慣用的一套讀書方法。
那么再想讀點書,“裝飾裝飾”自己,又有點力不從心的你,有自己的一套閱讀方法嗎?
如果沒有,那么,李小墨的《海綿閱讀法》一定要嘗試下。
這是一本可以教會你如何吸收書籍精華的書,囊括了“提升個人的7大能力”、“攻克讀書的10大痛點”。
提升個人的7大能力包括:高效做讀書筆記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掌握閱讀速度的能力,閱讀不同書籍的能力,建立知識體系的能力,讓讀書有用的能力,長期持續穩定閱讀的能力。
這7大能力既獨立又有關聯。
我們讀書,總歸是想把書籍的力量轉化為成長的動能,即我們在書里吸收了多少知識,有哪些影響和改變,有沒有為自己所用,是否“裝飾”到人生。
影響一個人閱讀速度、閱讀深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拖延癥,專注力大不如從前,通篇逐字閱讀等等。
那么,在閱讀一本書前,讀書的動機就相當重要了,能夠使我們從被動接收信息變成一個主動尋找答案的動力。
書中,總結了3種常見的閱讀動機類型:
1.想獲得行動指導,即想做成某件事,想做某種改變,想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比如通過閱讀提升技能)
2.想獲得精神力量,即在頹喪的時候,希望得到鼓舞,在破碎受傷、焦慮不安時,需要一些溫暖治愈的力量。(以書慰藉精神世界)
3.滿足認知需求,即通過閱讀增進對自己、他人、社會和世界的理解。無知帶來焦慮和恐懼,理解和洞察讓人感到愉悅、幸福、激動和有成就感。(以書豐滿三觀)
而你的閱讀動機是哪一種呢?不同的動機,除了能給人持續閱讀力量,同樣使得我們挑選的書籍類型也不一樣,讀書的速度不一樣。
接下來便是閱讀方法了。
我們深知熟讀和掌握書本知識,跟記憶有很大關系。
一個人的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而做讀書筆記是瞬時記憶變成短時記憶,短時記憶變成長時記憶的最佳方式。
萬能的讀書筆記模板九要素,包括閱讀動力、核心概念(核心人物和核心情節)、金句收集、故事案例、聯想發散、任何疑問、洞見時刻、情緒感受、行動靈感。
這9大要素,可以說是一個整體。比如收集的金句能引發聯想,聯想獲得洞見(感悟),而洞見能使人帶來行動靈感。
即讀書過程,是使人深思的一個過程。
很顯然,筆記閱讀方法最大功效便是能讓人深度理解內化和持久有效記憶,且最大程度吸收一本書的精華。
書中前文里,筆記方法分為三種層次:
萬能讀書筆記模板(即上面所講的“9要素”),是為了快速、準確篩選書里重點。
思維導圖筆記,為了把握一本書的整體脈絡的
寫讀書文章,即用自己的話重組書的內容達到理解和內化書的邏輯結構。這一部分需要有獨立思考和個人見解,聚焦的是個人的收獲和總結。
這三個層次還只是對于單本書的閱讀筆記法,書中還提到了第四層次的讀書筆記,是對于多本書知識體系吸收的方法,更是最高境界的讀書筆記。
另外,判斷一本書應不應該精讀,以及精讀價值;不同書籍的讀法;讀書變現金字塔,等等。
《海綿閱讀法》里都有。
如何把讀過的書焊在記憶里?掌握三種層次的讀書筆記,已是足夠!
盡管如此,把讀書獲得的知識化為思考和應用時,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
希望熱愛讀書的友友們,群覽亦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