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次申奧成功、中國第三次申奧成功
“這背后是有人搞鬼啊!”
1993年9月23日,北京以2票之差申奧失敗的消息傳回國內,小平同志得知結果之后大發脾氣。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前幾輪投票中北京始終領先悉尼,怎么突然形勢逆轉呢?
第二天早上,北京所有的早班地鐵上都貼上了標語:申奧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很快這個消息就傳到了各個地區的國人耳朵里,大家都大失所望,同時也開始產生質疑。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最后一輪投票輸掉?這背后是誰在搞鬼呢?
隨著1978年改革開放拉開序幕,中國的國力便開始逐日增強,為了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1984年我國申請到了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的主辦權,在北京開始規劃建設亞運村準備迎接各國人員。
1990年7月3日,小平同志到亞運村進行參觀,看著周圍嶄新又氣派的建筑,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已經86歲的他心中燃起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干脆辦完亞運會就辦奧運會!
小平同志越想越覺得合適,他連忙轉頭對著隨行的負責人張百發和伍紹祖說:“這么好的體育設施,只用一次就太可惜了,你們敢不敢申辦奧運會?”
兩人一聽嚇了一跳,腦子里瞬間就想到了可能面臨的挑戰,他們露出了苦笑,不知道怎么接話。
小平同志一看就明白了他們的顧慮,忍不住搖了搖頭:
“你們就是顧慮太多,想想外國人都把咱們叫成,難道要一直背著這個名字嗎!必須要早點摘掉這個帽子!”
聽到這話,兩人也覺得很有道理,干脆就抓住這個時機,讓外國人見識下我們的風采。
看著滿懷期待的小平同志上了車,伍紹祖立馬開始準備向上級匯報申辦奧運會的手續,本以為還需要一番討論,但這個想法居然得到了中央的一致認同。
原來在亞運會的影響下,我國人民也燃起了對體育項目的激情,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強身健體,這個好現象讓領導人非常欣慰,因此直接拍板支持申辦奧運會。
不僅如此,各個部門也都很樂意全力支持,財務部的負責人甚至找到伍紹祖,開門見山地表示:“你放心,我們會減少其他開支,省下的錢全部投入支持奧運會。”
這下伍紹祖算是吃了定心丸,他自信滿滿地告訴小平同志:我們可以申奧了!
1993年1月,我國申奧代表團向國際奧委會提交了申請書,這次申奧一共有8個城市,面對這些強勁的對手,我國代表并沒有退縮,而是拿出了最真誠的態度。
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三輪投票之后,只有北京和悉尼留到了最后,這個消息一出,西方國家坐不住了。
要知道2000年奧運會是21世紀的首次奧運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意義都十分重大。
因此已經落敗的英國率先開始發難,英國外交大臣主動到澳大利亞訪問,向著采訪的記者,言之鑿鑿:
“最好的選擇當然是我們的曼徹斯特,我們落選了就應該到澳大利亞來參加,選擇去北京是最糟糕的主意。”
很快這個采訪就被報道了出來,我國代表李嵐清看到報道氣得渾身發抖,按捺著怒火,他和隨行人員說:
“我們接下來更要做好每一步,要拿事實證明給他們看!”
正當中國申奧代表團不斷應對各種為難的時候,美國也下場了。
1993年6月10日,美國假借人權之名反對在我國任何地方舉辦2000年奧運會,他們要求國際奧委會中的美國委員全部投反對票。
聽到這話,不僅李嵐清等人火冒三丈,國際奧委會也坐不住了,時任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直接發表講話,要求美國放棄反對運動,不應該把政治和體育混為一談。
可美國對這些充耳不聞,而是繼續想辦法抹黑我國的形象,那段時間,不管代表團走到哪里,都會被外媒圍堵。
甚至有記者直接沖到伍紹祖面前狂吠,這讓伍紹祖氣得差點跟對方打了起來,那段時間,整個中國代表團都陷在輿論的旋渦里。
不僅如此,澳大利亞也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耀武揚威,不斷想辦法詆毀我國。
1993年8月31日,澳大利亞派人采訪張百發,張百發再次指出美國這種反對行為是違反國際奧林匹克原則的,是不正確的。
一名美國記者裝作若無其事地詢問:“那么你們會借此機會抵制將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的奧運會嗎?”
張百發聽到這個問題十分奇怪,他當即表示:“盡管我們有理由報復,但我們絕不會做出這種事情,我們始終尊重奧林匹克運動會。”
但張百發沒想到的是,這是澳大利亞提前準備的陷阱,澳大利亞記者故意混淆視聽,將這段對話掐頭去尾,迅速編造了大量“中國要報復美國,抵制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假消息,試圖摧垮中國的形象。
面對西方國家的聯手壓制,我國代表團舉步維艱,所幸薩馬蘭奇主席十分公正,在得知這都是污蔑之后,他主動把大會發言機會交給了何振梁先生,經過及時的澄清,這場風波才沒有繼續擴大。
可明明這些污蔑造謠的手段沒能成功,但最終我國依然失去了關鍵的2票繼而落敗,小平同志卻說毫不意外,這是怎么回事呢?
1993年9月24日凌晨,薩馬蘭奇正式揭曉2000年奧運會的承辦城市,會場上各國代表都焦急地等待著結果,此時我國各地也處處都亮著燈火,大家都盯著直播不愿意休息。
當看到北京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代表團忍不住都站了起來準備歡呼,可緊接著他們就待在了原地。
大屏幕上的英文單詞一個個展示著參加申奧的城市,最終落在Sydney(悉尼)停止不動了,薩馬蘭奇正式宣布:獲勝城市是悉尼
這下連澳大利亞代表們都愣住了,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是自己國家勝利,開始大聲地歡呼慶祝。
有人歡喜有人愁,看著沉浸在慶祝氛圍里的澳大利亞人,我國代表團神情都非常失落,但他們依然保持了中國人的風度,向對方表示了祝福。
事情結束后,代表團收拾好行李,懷著愧疚不安的心情坐上了回國的飛機,機艙里的氣氛很凝重,再也沒有了歡聲笑語,甚至有人暗暗落淚。
李嵐清忍不住自責道:“也許是我們面對西方的抹黑,處理的還是不到位。”
隨行人員不忍看他傷心,連忙安撫:“我們已經盡力了,也許悉尼確實設施條件好一些。”
這時候的代表團根本沒有意識到背后藏著的黑暗,只是不斷反省著自己的不足。
當他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下飛機的時候,卻被夾道歡迎的群眾驚呆了,1500名代表帶著鮮花和橫幅熱烈地迎接他們,李嵐清等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委屈,一個個都紅了眼眶,他們在心里發誓,為了這份支持,未來的某天,一定要將五環帶到中國!
回國之后,伍紹祖見到了小平同志,他很清楚這次申奧,小平同志抱著很大的期望,看著已經89歲高齡的老人,他愧疚得說不出話來。
小平同志看到他這個樣子反倒笑了起來,溫聲安慰他:“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關鍵還是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總結經驗再來就好了。”
但說著說著,小平同志面色又慢慢嚴肅起來,他不由得嘆氣:“這背后是有人搗鬼,我很清楚,你不要太自責。”
伍紹祖聽到這話非常震驚,細細一想,他也低下頭苦笑起來,是啊這顯而易見的有貓膩,可卻根本沒人在意。
小平同志也十分清楚,歸根結底是國家還不夠強大,只有真的站在讓人無法忽視的高度,才能和西方國家平等對話。
他沉默地看著窗外,期待著那一天早日到來。
經歷過第一次申奧的失敗,我國開始大力發展經濟、體育、教育等多個方面,短短幾年的時間,不僅人民富裕起來,國家也更強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開始變得不可忽視。
何振梁作為北京申奧團陳述人之一,一直對1993年的申奧失敗耿耿于懷,他總結了失敗的各個原因,其中和其他國家缺少往來就是很重要的一點。
在全力準備第二次申奧的同時,他與亞洲、歐洲、拉丁美洲等多個國家的委員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讓更多人看到了更加繁榮強大的中國。
1999年4月6日,中國奧委會再次向國際奧委會遞交申請書,希望可以在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這次美國再一次想下場阻止。
可讓美國議院震驚的是,這次連自己人都看不過去了,許多議員反對干預奧運會舉辦地點,并且提出不應讓中美關系惡化。
面對國內的反對聲音,一貫主張民主、人權的美國政府意識到什么叫大勢所趨,最終只能放棄干預投票,沒有了美國的阻止,我國代表團一路高歌猛進。
2001年7月13日晚上,無數國人等待著最后的消息,位于莫斯科的會場外堵得水泄不通,到處都是拿著國旗的中國人,每個人臉上都是滿滿的期待。
終于11點10分,薩馬蘭奇正式宣布,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消息一出,會場內外都陷入了一片歡呼聲,何振梁等人流下了喜悅的淚水,這次他們再也沒有辜負國人的期望!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順利舉行,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中國打造出了轟動全世界的一屆奧運會,“鳥巢”“福娃”“水立方”等設計成為了一代人難忘的記憶。
結果也正如小平同志所想,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徹底改變了中國人在西方各國心里的印象,徹底甩掉了落后的帽子。
都說真相也許會遲到,但不會永遠缺席,隨著北京申奧的成功,1993年的真相也浮出了水面,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指責。
“那不是賄賂,只不過是在幫助肯尼亞和烏干達的體育事業。”
1999年1月22日,一條駭人聽聞的消息被報道了出來,原來當年為了申奧成功,澳大利亞的奧委會主席竟然用7萬美元“賄賂”了兩名非洲委員。
在當年最后一次投票前,時任澳大利亞奧委會主席的考茲偷偷邀請了兩人參加宴會,提出各贈送給兩人3.5萬美元的體育基金,唯一的要求就是把票投給澳大利亞。
就這樣,原本準備投票給中國的兩位委員被金錢迷失了靈魂,改變了關鍵的兩票,我國這才與2000年奧運會失之交臂。
在這個丑聞被爆出之后,許多記者找到考茲采訪,詢問他是否承認這件事。
考茲卻十分不以為意,他笑著說:“那并不是賄賂,我只不過是在幫助肯尼亞和烏干達的體育事業,至于這個錢他們怎么花,我就不確定了。”
面對這顯而易見的狡辯,記者也露出了不齒的表情。
各家的報道紛紛講出了真相,這種行為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抵觸,悉尼的名聲就此一落千丈,我國也終于吐出了這口積壓十幾年的悶氣。
在1993年申奧失敗之后,國人就沒有一蹶不振,而是痛定思痛,就像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話: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強大起來的中國不僅成功舉辦了舉世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2022年也再次承辦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給世界人民再次創造了無數美好的記憶,留下了許多難以忘懷的精彩瞬間。
我國再一次展示了大國的風范和實力,相信小平同志和當年的領導人員看到今天,也一定是無比欣慰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