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讀后感300字—《人生》讀后感300字免費
人生道路漫長,每個人都會不滿于現狀,人各有所求,哪怕終其一生
高中畢業生高加林經歷了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三個階段。高中畢業后回到農村當小學教師,但好景不長,不久便被人頂替,他無奈絕望。善良的農村姑娘巧珍闖進了他的生活,他沒有想到,愛情會在他最絕望、最落魄的時候到來。如書上所說:當愛情在一個青年人身上第一次蘇醒以后,它會轉變為一種巨大的力量,甚至對生活完全失去信心的人,熱烈的愛情也可能會使他的精神重新閃閃發光。巧珍給了他精神的慰藉,但是在巧珍眼里幾乎完美的高加林,在叔父的“照顧”下,得到了一份城里的工作,在遇見高中同學黃亞萍之后,他偏離了軌道,拋棄了巧珍。他在劉巧珍和黃亞萍之間掙扎并做出艱難抉擇,三個人的情感糾葛推動著故事的發展。
高加林追求體面的職業,巧珍全心全意愛著高加林并且想和他有美好的未來,亞萍敢于追求心中所愛。但是他們的追求到最后好像都付諸東流。高加林在城市折騰了一番之后,最終回到農村,巧珍在高加林選擇了黃亞萍之后,不久便嫁做他人婦,亞萍也跟高加林之間也橫上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最終分道揚鑣。
是生活給高加林開了一個玩笑,還是他給生活開了一個玩笑,他不得而知。他唾棄、鄙夷別人用不公正的手段把他頂替下來,但是他自己又通過叔父的特殊“照顧”去了城里當通訊員,并且在遇見了黃亞萍之后,選擇辜負并拋棄巧珍。正如莫言所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也正所謂“反者道之動”,事情發展到極點,就會往反方向走。正當高加林以為他會在城里安穩的工作,與亞萍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的時候,故事發生了轉變,他被告發了,沒了工作,對美好生活的各種憧憬化為泡影,又重新回到了原點。
在重新回到土地之后,他褪去了驕傲,他懊悔,發出自我的悲鳴,但已經無濟于事。這一切怨誰呢?想來想去,他現在誰也不怨了,反而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劇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為了虛榮而拋棄了生活的原則,他漸漸明白,如果這樣下去,就算躲過了這次懲罰,也躲不過下一次懲罰。
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道路上,他無暇顧及其他,不惜拋棄巧珍。與其說巧珍對他的情感是喜歡,不如說那是一份崇拜。巧珍表現出的過多的愛慕無一例外會讓高加林心生厭煩,他更喜歡跟自己有共同話題的黃亞萍,好高騖遠,想要在城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那個時代,他的這些想法充其量不過是信口開河的幻想罷了。
過分的急功近利,讓自己從哪一刻開始失以毫厘,以至于如今差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