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包法利夫人有感1000字(讀包法利夫人有感500)
欄目:文棚
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讀《包法利夫人》有感
人類的一切思想情感都是建立在生命的根基上。生命結束后,也就萬事皆空了。
法國作家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與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這兩部作品把兩個女主人翁都寫死了。她們的死,表面上是死于服毒與臥軌的自殺,實質上都是死于出軌的愛情。
愛情這東西,在漫長的人生過程中,只能算是滄海一粟,真不值得女人們為此丟了性命。愛情在沒有步入婚姻之前,是小孩子的鉛筆字,任由你涂改擦拭自己不滿意的部分;而一旦進入婚姻,就是成年人蓋了印章的毛筆作品,再好質量的橡皮擦與再高超技藝的裝飾師,想要在作品上額外添墨,只會留下更黑的敗筆。
"女人嫁給誰都是錯,將錯就錯才是對。"說這話的人,是有著深度智慧的、有著悲觀遠見的。
婚姻中,即使有再多的不甘不滿,也沒有比安于現狀更為穩妥的方式。當然"安于現狀"并不是一味地放縱與退讓,是在修正自身不足的同時,提升對方達到你要的效果,如果實在無法改變又無法接納,民政局的大門隨時朝你敞開:九元錢可以買一張自由通行證,不會在經濟上有困擾吧?千萬不要象《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妮娜》中的艾瑪與安娜一樣,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未知的"第三者"身上,腳踩兩條船,自身水性又不好,腦海里前任現任左右反復一比較:發現懊悔是比乏味平淡更為痛苦的事,想著想著精神崩潰了,于是一死了之。
人活著,還是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欲望奢念。吃著鍋里的,還伸長脖子望到菜市場那些五花八門的新鮮菜,其實那些菜到你鍋里煮出來,就是你鍋里正煮的味道。人的胃容量永遠小于人的視力范圍,吃不了兜著走是負擔,吃飽了撐著也是累贅,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量力而行。
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寫的《廊橋遺夢》,此書中的女主芬西絲卡,就比艾瑪和安娜要理智聰明,盡管與攝影師愛得刻骨銘心,盡管分手時的淚水多過那場大雨,但她始終坐在丈夫的車里守著一雙兒女,多年后,她得到了丈夫的莊園遺產,得到兒孫繞膝老年歡樂,安逸地坐在夕陽下重讀攝影師的情書,一臉欣慰滿足。那一幕,詮釋出愛情在生命里最美好的模樣。
世上沒有什么是永恒的,不停的變化才是永恒。任何時候,保全性命看世間不停變化才有永恒。
回過頭來,再看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和英國的《朱麗葉與羅密歐》,如果不把他們安排死去,誰能保證朱麗葉不會愛上梁山伯?祝英臺不會與羅密歐私奔?因為人是善變的,是不由自主的,而且是難以琢磨的,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愛情的理解與需求也會不同。所以說:永恒的愛情,如果不在道德與法律的約束里,就只能在死亡里。
現實的婚姻,哪怕真的是愛情的墳墓,你也別指望"盜墓賊"會在你墳前種下玫瑰,他只會把你的尸體翻得七零八落,劫取你身上有利于他的物品,哪管你死全還是尸全?
哲學家周國平說:婚姻無天堂,好之為人間,壞之為地獄。
婚姻中的女人們,好好在人間打造各自的地獄吧!天堂是留給死人的。
作者簡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南省作協會員,書法老師。
(請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個以散文為主的共享平臺,面向全球華人開放,供作者、讀者轉發推送。其“寫手”欄目向全國征集好稿。凡當月閱讀量達6500次,編輯部打賞100元/篇。請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體。投稿郵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內。非簽約作家請注明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及銀行賬戶全稱、賬號。)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編輯:徐向東
◆二審:韋多加
◆三審:岳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