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做家務200字感悟(暑假做家務的感受200字)
今天接到孩子們學校教導主任的微信,說下周要舉辦一個家長論壇需要有幾個家長發(fā)言,我們校區(qū)有兩名家長代表,問我可不可以撰寫一篇關(guān)于鍛煉孩子勞動能力的發(fā)言稿并發(fā)言。實在是不好拒絕就“欣然”接受了。
各位老師、家長大家好。
我家有兩個兒子,都在咱們中心校**校區(qū)上學,哥哥上四年級弟弟上一年級。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下關(guān)于孩子做家務的一些感悟,我覺得讓孩子做家務不光是鍛煉孩子也是在考驗家長。
記得我們家第一次討論干家務這件事是在2020年6月,當時的情況跟現(xiàn)在差不多,也是學校停課孩子需要在家上網(wǎng)課,每天兩個小家伙把家里折騰的天翻地覆,幾個大人在屁股后面追著收拾都忙不過來,我意識到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所以組織了一場以“做家務”為主題的家庭會議。
會議呢有兩個議題,第一是小朋友為什么要做家務,第二是需要做什么。
關(guān)于第一條我是這樣跟孩子們說的:“干家務就是給我們的小家做貢獻,你們看每天爸爸媽媽上班工作掙錢可以買好吃的,姥姥姥爺做飯收拾屋子照顧我們,這都是在給我們的小家做貢獻,雖然你們還小,但是也要給我們的小家做貢獻,就像在學校里,做值日、擦黑板是在給班級做貢獻是一樣的?!焙⒆觽冸m然很小,但是道理他們都懂,也都能理解。
然后就是討論做什么的問題,最終我和孩子們達成一致:每個人每天干兩項家務,我們把能想到的家務羅列出了一些,比如:倒垃圾、飯后收拾桌子、擦桌子、用洗衣機洗衣服、晾衣服等,看著好像挺簡單,但是當時小兒子才5歲,需要大人有很大的耐心手把手教他。
對于孩子而言,開始做家務是很容易的,但是如何堅持下來考驗的卻是家長。
我們都有惰性,別說孩子們,就是我們也想偷懶不干活,所以,孩子們干了兩天家務就不想干了,這很正常,我們需要有心理準備。
在他們耍賴不想干活的時候,除了經(jīng)常提醒他們我們?yōu)槭裁匆杉覄胀猓袝r候也要讓他們設(shè)想下如果爸爸媽媽偷懶不去上班掙錢了,姥爺罷工不做飯了,后果會怎么樣?他們雖然看上去不情愿,但一般都能重回工作崗位。
至于比較突出的問題我們都集中在每周三晚上家庭會議上討論解決,最初的一年基本上每個月至少有兩次會議需要討論“干家務的議題”,因為我們所有人對干家務這件事已經(jīng)達成了一致,就是需要干,所以每次都是談論如何干的問題。
關(guān)于干家務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一起想了很多辦法,制定了很多規(guī)則,用過列表劃√、抽簽、固定項目、輪流干各種方法。比如,最近一個月的規(guī)則是這樣:哥哥每天早晚給貓咪鏟屎喂食外加任意一項家務,弟弟每天睡前收拾房間外加任意一項家務。
經(jīng)過兩年的鍛煉,現(xiàn)在家里大部分的家務他倆都能獨自完成,但是哥兒倆各有各的優(yōu)勢,哥哥畢竟大一些,能干難度系數(shù)大的家務,比如蒸花卷、糖三角、炒菜、擦地等,弟弟比較“任勞任怨”,因為難度大的和輕松的都被哥哥搶去了,他只落得干辛苦的工作,比如收拾房間,兩個男孩兒的房間睡前通常是一片狼藉,弟弟經(jīng)常一邊哭訴“累死我了”一邊收拾,弟弟被封為“收拾房間小能手”,當然弟弟現(xiàn)在也能獨立為我們準備簡單的早飯了,這幾天還學會了包粽子。
兩年下來,我的體會是孩子們并不排斥干家務,潛力也很大,需要我們大人多引導和幫助。很多時候是我們家長覺得教孩子太麻煩,總是提醒或催促太鬧心,沒有自己動手利索省事,不過孩子們一旦養(yǎng)成了做家務的習慣,我們就會多一位或兩位得力助手,倍感輕松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