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美食 > 美食菜譜 > 正文

    自制元宵的家常做法竅門;自制元宵的家常做法竅門圖片

    中國新聞網

    又是一年元宵佳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觀念里,“過了十五才算過完年”,有的地方則直接將元宵節稱為“小年”。

    元宵節是怎么來的?作為節令美食,湯圓和元宵有哪些不同?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講師賀少雅介紹,元宵節作為年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春節的壓軸節目,其地位的凸顯與正月初一“歲首”的確立有密切關系。

    至于人們喜歡吃的元宵、湯圓,外形相似但制作方法略有不同。民間有“包”湯圓“滾”元宵之說。此外,有的地方會在元宵節吃生菜,寓意“生財”。

    自制元宵的家常做法竅門;自制元宵的家常做法竅門圖片

    資料圖:泰安岱廟廣場舉辦舞龍、舞獅、踩高蹺民俗活動慶元宵。劉水 攝

    元宵節是怎么來的?

    關于元宵節的起源,民間有多種說法。其中比較有影響的一種說法是,元宵節源于漢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燈祭祀太一神。

    賀少雅說,《史記·樂書》載:“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常有流星經于祠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她認為,元宵節的起源涉及復雜的歷史文化元素,諸如傳統的生產生活周期、天文歷算知識、民間對月亮的信仰以及“年”的時間體系等。

    自漢代“太初歷”制定頒行后,正月十五之夜即成為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是這一輪圓月,寄托著人們對于農業風調雨順、生活幸福美滿的美好期許。

    它是年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很多傳統節日都依托自然時序而來,比如清明節與清明、端午節與夏至、中秋節與秋分、冬至節與冬至等。

    但賀少雅表示,元宵節并未與特定的時序相對應。元宵節作為年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春節的壓軸節目,其地位的凸顯與正月初一“歲首”的確立有密切關系。

    正因為正月初一歲首的確立,正月十五的圓月才具有了“一年明月打頭圓”的特殊意義。

    “鬧”是元宵節的節日主題?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大節,一般來說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辭年(辭舊年)兩個部分,時間上一般從農歷臘月初八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

    資料圖:民眾用舞龍的方式歡慶元宵節。楊華峰 攝

    “鬧”是元宵活動的主題,“鬧”的形式多樣,游人喧嘩、鑼鼓喧天、燈火光彩。

    明清時期,老百姓將元宵節過得熱鬧非凡,各種響器、歌舞競相上演。顧祿《清嘉錄》記載清代蘇州“元宵前后,比戶以鑼鼓鐃鈸,敲擊成文,謂之鬧元宵”。

    除此之外,還有放焰火。清雍正《朔州志》記載,民間“架鰲山,燒旺火,張燈放花,群相宴飲”,名之為“鬧元宵”。經此一“鬧”之后,人們再度回歸到生活的日常。

    “湯圓”也稱“浮圓子”?

    要說元宵節的節令食物,那就不得不提“湯圓”。

    湯圓,又稱圓子、湯團等。據記載:“京人以菉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

    這里的“圓子”就是后來的湯圓,不過做法和食用方法與現在不同,當時的圓子沒有餡,蘸以糖臛(即糖漿)吃。

    宋代周必大寫過一首詩《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嘗賦此坐間成四韻》,其中提到:“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浮圓子就是湯圓,元宵節煮食浮圓子寓意著月圓人圓、幸福美滿。

    “湯圓”“元宵”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和湯圓外形相似,但制作方法卻有所不同。

    賀少雅介紹,明代以后,宋代時所稱的圓子類節令食物又被稱為湯圓、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較多稱為“湯圓”。

    《清稗類鈔》云:“湯圓一曰湯團,北人謂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就制作方法而言,民間有“包”湯圓“滾”元宵之說。

    二者在餡料上也有一些不同,元宵多為甜餡,有豆沙、黑芝麻等;湯圓則甜、咸、葷、素餡皆有,例如水果、肉類等。

    資料圖:圖為制作好的卡通湯圓。李昕燃 攝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和湯圓的餡料更加豐富,有些商家推出了各種新奇口味的元宵,有的還推出了低糖、木糖醇湯圓。

    還有哪些美食?

    在飲食方面,元宵節習俗呈現出豐富多彩的一面。

    比如有的地方元宵節食用面燈,又稱“燈盞兒”。“燈盞兒”一般由兩部分構成,底部是用黏性的黃米面制作的小面餅,上面插上裹著黃裱紙的麥秸段,黃紙上蘸上食用油,以便于燃燒。

    元宵節當天,人們把燈盞點燃,放在家里窗臺、門口等處,祈福吉祥。點完以后的燈盞,就剩下了黃米面的小餅,油炸或者煎熟食用。

    在廣東,元宵節流行吃生菜,生菜與“生財”諧音,為的是討一個好彩頭,希望事業發達、財源滾滾。

    賀少雅說,在江蘇揚州、南通一帶,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一說,指的是正月十三晚上上燈,要吃湯圓;到了正月十八落燈,要吃面條。在浙江臺州,元宵節吃糟羹。

    元宵節是中國古代的“狂歡節”嗎?

    元宵節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狂歡節,其狂歡性是傳統節日中不多見的。

    古代城市例有宵禁的規定,入夜有執金吾(儀仗棒者)執勤。但元宵節時,官方給予假期、特許夜游,以便于觀燈。這時,官民士族、男女老幼走出家庭,飲宴玩樂、賞燈夜游。

    唐代劉肅《大唐新語》載:“神龍之際,京城正月望日,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游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游。”

    資料圖:山西省太原市,由演員扮演的“媒婆”在社區表演社火,慶祝元宵節。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另外,古代元宵節時女性可借節日之機走上街市、暢游玩耍。也正因這種狂歡,男女青年在此時得以結識,許多文藝作品都描寫了元宵節時發生的愛情。

    宋代歐陽修《生查子·元夕》中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元宵節俗何時出現?

    元宵節的定型時期,學界尚有爭論。但一般認為,漢魏六朝時期,已經出現元宵節俗,唐宋以后,元宵節俗伴隨著城市生活的發展而逐漸繁盛,諸多節俗傳承至今。

    比如張燈。《如夢錄》記載明代開封一帶:“諸王府、鄉紳家俱放花燈,宴飲。各家共有大犁(梨)園七八十班,各街廟宇俱有燈棚,各家俱放花燈,門前俱點門燈,爭放花炮。”

    耍社火亦是元宵節習俗之一。社火是一種歌舞雜耍以娛神娛人的活動。至今,在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元宵節耍社火仍然是年節的重要活動。

    資料圖: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九曲黃河燈陣”亮燈,歡慶元宵節。 成學磊 攝

    賀少雅舉例道,河北井陘縣桃林坪花臉社火,屬于武術社火,主要以表演古典名著中民眾耳熟能詳的片段為主,此外還有跑陣儀式。

    為何此時要“走百病”?

    古代還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習俗(或叫散百病、走橋等),即元宵節晚上婦女們相約結伴出游,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婦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橋。”

    每逢元宵節,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習俗。紫姑是古代婦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習俗自南北朝時期就已存在。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說: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并占眾事。”

    如何傳承元宵節習俗?

    節日的傳承需要時間、空間、儀式活動等多方面元素的整體性存在。元宵節所具有的社會性、公共性與現代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相契合,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

    賀少雅說,如今可以將聲光電等新技術與元宵張燈傳統、傳統彩燈制作工藝相結合,用新工藝、新技術推動彩燈的設計制作,用知識性與趣味性、現代性與傳統性相融合的“燈市”,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

    再如,可以利用元宵節重視社區集體娛樂、重視成員交流的傳統,組織街道社區開展燈會、集體包元宵、互動游戲等,增進社區成員之間的熟悉程度,重建人群聯結等。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综合在线观| 福利深夜小视频秒拍微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免费下载视频| 一级黄色香蕉视频| 孕交动漫h无遮挡肉|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男女啪啪高清无遮挡免费|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97av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出在线| 啦啦啦www免费视频|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在线a免费观看最新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蜜桃97爱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eeuss免费影院| 拍拍拍又黄又爽无挡视频免费|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国产va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日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欧美另类videovideosex|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丁香六月纪婷婷激情综合| 日韩亚洲第一页|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