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的三要素和結構—說明文的3要素
2024-01-25 19:35:45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事物、事理、程序進行介紹、解說的一種文體。它通過對實體事物科學的解說,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有科學的認識,從而獲得有關的知識。內容的科學性、說明的條理性、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的三大特征。
按照不同的標準,說明文有不同的分類。通常根據說明對象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根據說明特點分為自然科學說明文和社會科學說明文;根據語言風格分為平實說明文和生動說明文;根據寫作方法分為介紹性說明文、描述性說明文、記述性說明文和闡釋性說明文,詳見知識導圖。
說明文分類
說明方法是說明文考查的重點。在說明文閱讀中,只有弄清文章所用的說明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說明的對象。詳見知識導圖。
說明方法及作用
說明語言特征及表現形式
在全國各地的中考要求中,說明方法辨析及其作用分析一直是考查的重點。幾乎所有說明文閱讀中都會或多或少涉及。只要準確把握常見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類題是相對容易的。
說明方法答題模式
答題公式:說明方法分析=說明方法+(舉例)+自身作用+具體分析(角度:結合語境和內容)
同記敘性文體相似,這里的說明文結構依然從開頭和結尾、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等要素切入,且結構形式常融入順序中考查,這里主要討論的是文章的開頭、文中段、結尾段。以下知識導圖為說明文開頭的常見作用。
說明文開頭的常見作用